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锂电池市场正文

大量充电宝被弃机场,“三重隐忧”不能让无限压价毁掉行业信任

2025-07-01 10:53来源:真锂研究作者:真锂 老于关键词:锂电池消费电池电池应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动自行车已经不能进楼入户了,难道今后充电宝也要步其后尘?

近日,民航局新规实施后,大量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机场拦截。自2025年6月28日起,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上飞机。此规定源于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

此外,6月20日,罗马仕宣布召回49万余个充电宝,同日,安克创新也宣布召回涉及7批次共计近71万件充电宝。原因是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充电宝和锂电池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近期充电宝行业却遭遇了一场严峻的危机,引发了公众对充电宝和锂电池安全的高度关注。

低价“悲剧”不应重演

先有电动自行车自燃,后有充电宝冒烟,锂电池安全再次拉响警钟!

“低价内卷的悲剧不应重演,不能一味地价格内卷,最终导致安全问题,进而威胁到整个行业的生存。”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充电宝市场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随着共享充电宝的兴起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充电宝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然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不断压缩成本。

这种 “内卷”现象导致了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电芯原材料的选择上以次充好,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2025 年6月,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新规的出台,起源于充电宝锂电池的安全问题。近年来,飞机上充电宝起火事件时有发生,给乘客的生命安全和飞机的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例如,韩国釜山航空一架A321飞机在地面运行时起火,造成人员受伤和飞机烧毁,而充电宝短路自燃被认为是起火的原因之一。

对此,真锂研究数据显示,一枚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芯成本在40元以上。对于充电宝企业来说,电路板、外壳、封装等都是成本,一个充电宝的基础物料清单成本通常在60元上方,加上研发、营销、物流、渠道费用等,充电宝的售价理应更高。

然而,为了压缩成本,厂商冒险使用一些更便宜的、含有杂质的正极材料,这样就会导致电芯更容易过热,进而造成电芯产品不合格。这样虽然节约了成本,但也挑战了安全底线。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充电宝企业需要引以为戒,采购电芯的时候,不能无限制地压价了,否则会把品牌毁掉。

质量管理“三重隐忧”

和电动自行车一样,目前充电宝的安全也面临着源头电芯安全,与后期市场监管的三重难题。

首先,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促销策略,压低产品价格,导致行业整体价格水平不断下滑。一些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其次,由于充电宝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一些小型代工厂或贴牌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有限;同时出于成本考虑,还可能会使用劣质的电芯、外壳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进而导致劣质充电宝的泛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检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充电宝不合格率从19.8%飙升至44.4%,半数企业存在工艺不达标问题。

最后就是监管问题。虽然我国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开始对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等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3C 认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在 3C 认证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伪造认证标识等,使得一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充电宝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在实际监管中,由于缺乏对3C标志真实性的验证手段和自动化的监管,也使得3C检查流于形式。

大量3C贴纸甚至公然在网上售卖。大量二手充电宝、拆机锂电池还在以十几元钱/万毫安的极低价格公然兜售,这些甚至已经成为大家见怪不怪的现象。

变卖点为底线,或成行业分水岭

面对目前充电宝的产业困境和安全隐忧,究竟怎么办?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可以效仿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管理,逐步加强对锂电池电芯的电子验证码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防止私自改装、防止小作坊式的二手电池的翻新;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对电芯厂家的溯源和安全问责,实现锂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闭环管理。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目前对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管理尚且难以到位,更何况是对充电宝的数字监管。对于售价只有几十块钱的充电宝,利用数字监管无疑将大幅提升产品成本。对于高端充电宝产品尚可接受,但是对于以低价为卖点的品牌则意味着一次行业洗牌。

对此,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危机可以视为充电宝行业从无序‘内卷’跨向品质竞争的一个分水岭,安全将从市场卖点变为行业底线。”。 墨柯认为,此次安全危机及后续规范发展过程中,充电宝行业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技术门槛会提高,像快充技术、高能量密度等关键技术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规范和成本结构的改变,充电宝产品的价格体系会进行重构,合规产品的平均价格可能会回升到一个更合理的范围,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因为过度 “内卷” 而价格过低。

此外,相关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充电宝和锂电池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和伪造认证标识等违法行为。同时,企业应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严格控制电芯等关键部件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可控。

此次民航局的 “3C 禁令” 为充电宝行业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充电宝和锂电池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消费电池查看更多>电池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