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市场正文

专家: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2017-02-09 09:50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杜忠明 韩小琪 王顺超关键词: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煤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布局

本次规划中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期间,抽蓄电站开工6000万千瓦,投产1700万千瓦左右。但也应看到,抽蓄站址资源有限且建设周期较长(建设周期一般5~6年),“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可建成并发挥作用的抽蓄仅56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将主要在“十三五”以后发挥作用。

(三)合理布局调峰气电

天然气调峰电站运行惯性小、爬坡速度快并可进行日内启停调峰,是一种优良的调峰电源。天然气调峰电站发展主要受限于其经济性和外部供需形势。目前天然气价格仍偏高,发电的燃料成本是煤电的3~4倍。同时,“十三五”期间“三北”许多地区存在电力盈余,也不适宜大规模新建气电机组。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调峰气电主要布局在中东部地区,作为一种补充性调峰电源。

(四)加大通道外送并优化电力调度运行

为了进一步发挥电网的资源配置与互济效益,本次规划提出依托锡盟至泰州、酒泉至湖南、山西至江苏、扎鲁特至山东、准东至华东等多条电力外送通道,实现跨省跨区联合消纳4000万千瓦左右的可再生能源。

此外,规划提出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进一步优化电力调度运行,这将有利于实现波动性电源与灵活性资源的最优匹配。为此,应加强对可中断负荷的统一调用,研究制定储热装置、电热锅炉接入后的新型调度机制,科学合理利用风光功率预测信息,进一步完善日内发电计划滚动调整机制,以确保系统内的灵活性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五)实施电力需求侧响应

需求侧响应的直接成本小,是提升系统灵活性最经济的辅助措施之一。“十三五”期间,随着“电能替代”的推进,需求侧响应的内涵也将得到扩充,在负荷特性调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考虑到电力消费者参加需求侧响应的机会成本不同,需求侧响应的实施效果往往难以预测。因此,规划并未就需求侧响应提出具体量化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以上各项措施,根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可以为电力系统增加调节能力4600万千瓦以上。在优化调整风电布局基础上,可以满足全国2.5亿千瓦左右风电消纳的调峰需求,使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提升系统灵活性需政策保障

提升系统灵活性各类措施的落地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机制保障。本次规划也为此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路线图: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市场。

目前,北方地区辅助服务的中心正在由为负荷调峰向为新能源调峰转变,建立市场化的、激励充裕的辅助服务机制的条件也已趋于成熟,在“两个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辅助服务机制进行市场化改良即可较快发挥效果。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和调整,东北区域辅助服务市场试点已经正式启动,为其他区域开展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样板。“十三五”期间,北方地区应聚焦于调峰激励不足的问题,推动辅助服务的市场化交易。在现货电力市场建立完善之前,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将是改革过渡期推动系统灵活性提升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灵活性改造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