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8日至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设计启动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工程成套设计和初步设计等相关工作,明确工程设计组织管理模式,提出工程设计质量和进度要求,评审科研设计专题大纲,安排部署了后续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北柔直电网工程为汇集和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多种形态能源的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系统电压±500千伏,包括张北、康保两个送端换流站,北京受端换流站和丰宁调节换流站,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线路全长约648千米,是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也是世界首个应用柔性直流技术进行陆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示范工程,创新引领和科技示范意义重大。
刘泽洪说,张北柔直电网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原始创新难度大,要求工程的科研攻关、设备研制和设计工作深度融合。各相关单位要全面梳理张北柔直电网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创新研究手段,完善试验条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整合资源,做好迎接张北工程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和现场建设等各方面挑战的准备。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组织协调、加大资源投入,做好科研对设计的支撑,确保科研成果推动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建设推进科技进步,做好重大科研成果的培育;切实提高工程安全可靠性,全面落实安全可靠设计指导原则,总结柔性直流工程运行经验,通过设计创新,提高能量可利用率;深入落实依法合规要求,从设计源头来提高工程质量,全面评估补短板,抓好三维数字化设计,全力以赴做好设计工作,确保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英主持会议。公司有关部门、相关直属单位,参建科研、设计、航拍、监理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19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宁1标)基础首基试点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工,标志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电入浙’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是国内首个全容量特高压柔直工程,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800万千
3月19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宁1标)基础首基试点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电入浙’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是中国“西电东送”的大动脉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容量特高压柔直工程,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800万千瓦送电能力,推动国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x2014;#x2014;甘肃-浙江#xB1;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工程
2月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光储充换检”一体化全绿电示范站,国网江苏南京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直流交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启用,为交直流充电桩之间的电能互济搭建了“桥梁”。在传统充电场站中,由于供电方式不同,交直流充电桩各自独立运行。以南京“光储充换检”示范站为例,该站建有600平方米交流
近年来,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dconverterbasedHVDC,VSC-HVDC)(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被广泛应用,推动全球电力向着清洁和绿色发展。但是,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交流输电线路受两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策略影响,故障时短路电流会存在波形畸变、相角受控、幅值受限等特征。基于
日前,由中国能建广东院负责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个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1回115公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记者从南网超高压公司获悉,截至2月4日,昆柳龙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万吨。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该工程线路全长1452公里,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发应用的9项重大技术装备成功入选,入选项目与申报成功率创历年新高,充分彰显公司在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方面的技术引领水平与自主研发应用能力。据悉,这9项重大技术装备分别为“4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6月9日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创的换流阀整塔加压定量测试技术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年度检修作业中成功应用,使检修效率提升了17倍,核心设备检测覆盖率达到100%。该技术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换流阀5%单体子模块抽检方式,可一次性100%全检测换流阀全部子模块,提高了检测效率。“以前,一个
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5月12日,±500千伏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超300亿千瓦时,达301.64亿千瓦时。张北柔直工程线路全长666千米,建有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延庆4座换流站。截至目前,工程已平稳运行超过1400天,累计节约标准煤1050万吨,减
2月21日上午,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市发展改革委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近日,经京津冀三地政府批准,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
12月9日,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揭晓,由国网冀北电力投资建设管理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该工程继2022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后,再次斩获国家级殊荣。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倡导“追
8月30日晚,随着±500千伏康巴诺尔、阜康换流站各作业面验收完成进入空载加压试验阶段,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三座换流站2023年度检修工作圆满完成。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应用“自主管控检修”模式,打造“五级四化”管理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安全培训,推进现场“网格化管理”,对交叉作业、高空作业、吊车
3月19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行的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是我国原创、领先国际的重大技术创新——驭风而上逐光向前国家电网报记者高雅2023年03月20日国家电网报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的最
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本届中国工业大奖。这是继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和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后
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100%绿电供应。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可谓功不可没!据悉其创下了超过10项世界第一。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3大赛区的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而100%绿电供应离不开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的助力,它将张北新能源基地
日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在张北柔直工程±500千伏中都换流站成功完成柔性直流与新能源振荡复现及抑制现场试验,开展柔直与新能源振荡的现场在线复现、在线抑制,实现柔直与新能源振荡现象与抑制的理论推导、仿真分析与现场复现的一致性比对,为解决电力电子网络振荡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目前,清洁能源外送、柔直示范、主网强化、智能配网、清洁供暖、高铁配套冬奥“六大工程”全部建成投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双链式、10千伏电缆双环网的高可靠供电体系搭建完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柔直示范,该工程是最年轻的团队用最短时间攻克了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和最高技术含量的工程,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中国三峡能源”获悉,三峡集团云南弥勒风电场柔性直流工程通过连续168小时试运行后转入正式并网运行阶段,标志着全球首个采用IGCT(集成门极可控晶闸管)器件、全球首个采用6.5千伏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柔性直流工程取得重要突破。云南弥勒工程地处云南省弥勒市,海拔高达2500米。工程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7月2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从甘肃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量。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额定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约353亿元。该工程起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止于浙江
7月2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从甘肃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量。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额定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约353亿元。该工程起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止于浙江
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首批确定了“4+1”共5个突围点位,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一揽子”启动36项重大攻关任务。五个突围点中包括建设世界首个百分百新能源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17日,在浙江舟山,全球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工程迎来投运后首次全面“体检”,此次检修运用海陆空智能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以往需要15天的换流站检修工作压缩至9天,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本次检修,首次在柔直检修中应用X光检测装置,检查阀塔上水冷却系统内
继3月18日“钠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项目在鄂尔多斯市启动后,3月29日,又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关键技术”在呼和浩特市启动。针对无常规能源支撑情况下,该项目将开展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攻关,并规划建设长距离
4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完成±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控制参数分析整定。控制参数是直流控制保护的“运行代码”,其正确性关系到直流输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国网直流中心已累计解决直流工程重要参数问题242项,编制控制参数清单732份、整定报告24份,并将相关文件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广州召开“特高压±800千伏混合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定该项目实现了理论突破、技术创新、装备创造、工程引领,建成了世界首个特高压±800千伏混合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
近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修试中心牵头的团体标准《柔性直流换流阀设备监造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该标准”)草案稿完成了专家评审,与会七位行业知名专家和代表对该标准的起草工作表示认可,会议要求标准起草工作组依据会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尽快完成标准报批稿。据悉,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尚无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