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中非石油合作需要新思维!

2017-02-20 08:56来源:清泉能源SpringEnergy作者:陆如泉关键词:火力发电油气资源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要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谋划与非洲的石油合作,差异化非洲各地区的合作策略。从政治的文化的角度讲,非洲实际上分为5个相互缺乏联系的地区。北非是信佛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语国家,这一地区的主导国家是埃及,重点油气资源国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苏丹。

西非地区也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其文化是非洲文化,人种主要是黑人,多数讲法语,这一地区占主导地位、且是资源大国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此外还有尼日尔、乍得等资源国。

中部非洲的最大国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是讲法语的国家,主要信仰天主教。

东非和南部非洲国家,多数讲英语,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肯尼亚是东非的主导国,但资源大国是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2010年以来在其海域发现了数个世界级的天然气田)。南非是南部非洲的主导国,资源潜力有限。

由于非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基本划分为5个次地区,中国在非洲的深层次油气合作理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未来五年,在北非和西非等工业基础落后、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宜采取前文所述的一揽子、一体化合作策略;在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具备较多合作经验的资源国,宜采取在油气产业链某个环节(比如下游炼化)、某个领域(比如天然气领域)加强合作的策略;在肯尼亚、莫桑比克等油气市场相对高端的东非国家,除了积极开拓工程服务市场外,与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联合作业的方式不失为理性策略。

另外,非洲资源国大多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政府腐败现象十分突出,中国石油企业未来在非洲的油气合作务必恪守国际规范和当地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再者,经略非洲需要处理好与美国、法国等大国的关系,多谋求经济利益,暂不谋求政治和价值观的认同。历史上,由于法国长期殖民非洲,曾是非洲一部分资源国的宗主国。直到目前,法国政府和法国企业在非洲依然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于尼日尔、乍得、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非洲法语区国家,中国石油企业在当地的合作宜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进行,理想的方式是由中国公司和法国公司、当地公司组成三方联合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球大国中,美国对非洲的控制和影响依然最强。未来5年,随着中国崛起的势头在持续,中美在非洲的战略竞争不可避免,但中美战略竞争可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在非洲的竞争。美苏争霸时代,主要是向非洲不同的政治力量提供军事支持,帮助亲自己的政治力量夺取政权。未来,中国与非洲合作目的依然是谋取经济利益,避开美国谋求军事合作的锋芒。在非洲形成“经济上靠中国、军事上靠美国”的战略均势。当然,积极寻求与美国大石油企业在非洲的共同开发建设油气项目,也是中国石油企业的明智之举。

以上的思考和建议,只适用于未来5年,当下的全球经济低景气周期和不确定的时代,形势变化的速度之快超出预期,做好未来5年的事已属不易。愿中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经营管理、中国与非洲的全面合作越来越顺畅,且行且珍惜。

(本文部分说法参考了闫学通先生的《历史的惯性》一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力发电查看更多>油气资源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