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与《电力过剩不能全归咎于煤电》的作者商榷:关于我国电力产能过剩问题的认识和讨论

2017-03-02 09:00来源:中国能源网作者:张博庭关键词:电力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外,作者在文章中虽然也承认“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也是我国能源规发展的必然逻辑。” 但是,作者却非要强调“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理由是”从新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无不经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依我国而言,至今尚未完成从煤炭到油气的转变,而且薪柴在广袤的农村依然占据着较高的份额。从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的转变尚且如此,本轮转型从高密度能源到低密度能源,即使在政府介入干预下,也不可能改变转型的艰巨性、长期性。”

作者的这种论调,很可能来自社科院某学者的《国家能源转型 德、美实践与中国选择》一书。我记得前不久该书还曾获得了2015年国家能源局软课题的二等奖。不过,受到了热衷煤电人士的追捧并获奖,却不能掩盖该书在调研上的重大失误。为了搞清楚这种论调的具体逻辑,笔者阅读了原书之后,才发现,社科院的学者在论述中国能源的禀赋时,居然忽视了(或者说忘记了)至关重要的水电。所以才会得出了,所谓“由高密度能源向低密度能源转型”等等一系列错误的结论。

我们知道风能、光伏确实都是低密度的能源,但是,水电能源的密度并不能算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是三峡。可以说目前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发电还是水电。况且,我国的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早已非常明确。初期主要是以水电、核电(等高密度能源)替代煤电为主,后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才是以低密度的风能、光伏替代为主。因此,断言中国能源一定是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的转型,绝对是片面的、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同理,强调 “中国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很多基本前提,都是不成立的。尽管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都只是些定性的形容词,我们很难判断其说法的合理性。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学者已经暗示了长期性是指不应少于薪柴到煤炭,煤炭到油气能源转型所需要的上百年。作者的文章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意思。我们知道欧盟公布的煤电彻底退出的时间表是2030年前,全球达成的巴黎协定是本世纪下半叶,就实现“净零排放”。相比之下个别不了解实国情的社会学者所鼓吹的(上百年的)长期性,能靠谱吗?

再比如,作者所说的“薪柴在广袤的农村依然占据着较高的份额”,也并不能代表我国农村都必须要经历从薪柴到煤炭,到油气再到可再生能源的所有转变过程。我国的沼气利用、小水电代柴,以及最近国家大力推广的光伏扶贫等政策,都是我国农村能源从薪柴直接转型到可再生的最好体现。与此同时,我国的发电行业正在跳过油气阶段,直接完成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型。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去煤化、去碳化的能源转型,我们非但不应强调什么“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反而应该强调“必然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必然性的问题,其实作者自己在文章中也承认“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的时代,煤电迟早将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已提出‘弃煤’。”。紧迫性在于我国已经签署了“巴黎协定”,我们将要在本世纪下半叶就实现“净零排放”。留给我们煤电逐步退出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可行性在于:2014、2015两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实际增量,均已经超过了社会用电量的增长。也就是说,现实中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社会用电增长的可行性。遗憾的是2016年随着我国煤电的发电量重新又开始增长,我们能源结构的调整趋势又有所倒退。不仅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增速下滑,弃水、弃风、弃光的程度也在大幅度的加剧。根据我们对相关水电企业的实际调研,2017年仅川、滇两省的水电弃水量就已经高达800亿千瓦时之多。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弃风、弃光的电量损失,也已经高达500亿千瓦时。

 

严重的弃水、弃风、弃光固然有可再生能源项目自身建设、线路配套以及电网调度等方方面的原因,但是,最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电力市场被疯狂扩张的煤电所挤占。以原来国家规划好的“雅中直流”受电地江西为例。由于江西省自己坚持要建设煤电,所以他们坚决地拒绝接受西部的水电。失去了市场的落地保障,线路配套、工程建设、包括电网调度都成了没有着落的“空中楼阁”。直到目前为止,已经写进十三五规划中的雅中直流电网建设,仍然是个“悬案”。当然,我们也能理解,地方政府想靠(煤电)建设拉动经济,能源革命电力转型要靠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在现实中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矛盾,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总之,笔者虽然并不完全否认作者的“电力过剩不能全归咎于煤电”的说法。但却不能苟同作者论证这一问题的一些举例和论据。特别是作者最后所举的那个中国能源“多马拉车”的例子,尤其不合适。试想如果各马拉车必须共同均匀出力的现状,总也不能改变,那么是不是预示着,我国的能源革命和电力转型,永远只能是一个口号,永远无法实现了呢?

笔者认为,如果非要举个拉车的例子,还是用汽车比较合适。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汽车业和全世界一样,正在实现着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快速转变。这也恰恰说明了作者的“本轮转型从高密度能源到低密度能源,即使在政府介入干预下,也不可能改变转型的艰巨性、长期性。”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当然,除了这些分歧,作者和我们的大方向还是一致的。大家都承认,从人类发展需要可持续的能源来看,以去煤化、去碳化为标志的能源革命和电力转型一定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也无法抗拒。(作者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