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河南省“十三五”节能低碳发展规划:煤电机组节能改造规模4100万千瓦

2017-03-13 15:3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节能低碳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一节  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目标,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工业产品、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着力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提升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等四大改造计划,积极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动企业生产向能耗低、排放少的产业链两端延伸,打造绿色低碳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生产要素重点向产业集聚区流动和配置。

积极发展低碳型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业,加快壮大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专业生产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和附加值,创新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加健康养老、居民和家庭等服务供给,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到2020年,全省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47%左右。

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兼顾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因业、因地、因企制宜,有序处置过剩产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目标任务。强化能耗、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效和碳排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治理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和降低生产生活用能成本,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和产品,扩大高效节能产品和先进环保装备的供给能力,推行节能环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新业态,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中西部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

第二节  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强化煤炭生产、储运、消费全过程管理。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增加煤炭洗选比重,提升商品煤质量。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开展集中配煤、物流供应试点示范。城市建成区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淘汰改造非禁燃区分散燃煤锅炉(窑炉),严格控制散煤和劣质煤利用。推行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和劣质煤就地清洁转化利用,强化煤层气、瓦斯气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优化煤炭利用方式,促进煤炭与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企业多方式合作,推动煤炭产业与煤化工深度融合,延伸高端精细煤基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煤炭消费集中用于发电和热电联产。开展煤炭清洁化利用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消费等量和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至70%。

提升电力供应能效。有序建设燃煤发电机组,新建机组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配套建设环保设施。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节能增效和环保提标改造,全面提升能效,供电煤耗达到全国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合理确定城镇和工业集中供热方式,以背压机组建设和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改造为主发展热电联产。实行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造提升城乡配电网络,推动电网智能化发展。持续扩大吸收省外电力规模,提升省际电力交易和华中电网水火调剂运行水平。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设“能效电厂”。到2020年,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0克标准煤/千瓦时。

深入实施“气化河南”工程。重点发展民用、交通、发电、工业等领域天然气高效利用项目,开拓天然气消费市场。完善省内天然气配套支线,实现全部省辖市和部分重点县(市)双管道供气。拓展延伸供气管道,将管道燃气覆盖到产业集聚区、重点乡镇等用气集中区域。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城镇天然气利用工程。鼓励省内页岩气、煤层气、生物质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就近接入地方干网或支线,推动省内各天然气管线之间、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管线与天然气关系之间的互联互通。争取2020年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突破7000公里,天然气年消费量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城市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80%,天然气消费在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7.5%。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豫西北、豫西南和豫南风电基地建设,开展豫北太行山与平原过渡地带风电开发项目示范,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新增风电装机500万千瓦。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有序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在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公共设施及商业建筑屋顶和个人家庭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太阳能热水利用建筑面积,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0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利用面积800万平方米。建设先进生物质能示范基地,新增各类生物质发电装机23万千瓦。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在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推广地源热泵供暖制冷,新增地热供暖制冷面积3000万平方米。加强各类并网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及消纳。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7%。

相关阅读: 【重磅】2017清洁燃煤发电中国国际论坛通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低碳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