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总的来说,高端动力型锰酸锂(LMO)的生产工艺目前已经很成熟了。由于尖晶石锰酸锂自身特点的限制,这个材料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比较小,毕竟95-100mA/g的实际容量发挥直接限制了LMO的应用领域。
LMO的产业化生产主要基于高温固相法,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主要包括混料、预烧、粉碎分级、多次烧结、粉碎过筛这几个主要步骤。高端动力型LMO生产的核心技术在于氧化锰前驱体的生产以及烧结工艺。
早期的LMO生产一般都选用EMD作为锰源,通过添加过量锂来提高材料电化学循环性能,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因而在国内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工艺很难对LMO进行掺杂或者包覆改性,产物的形貌受EMD本身形貌的影响很大,生产的产品属于普通的容量型LMO,国内一般用在B品手机电池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工艺路线主要是采用高活性CMD或者Mn3O4并且掺混改性氧化物,高活性CMD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改性,而且产品的形貌也可以得到优化,高温性能有一定提高。但是该工艺难以实现Al原子的均匀掺杂,这主要是因为Al-O键具有很强的结合力,铝离子在烧结过程中很难通过固相扩散反应进入尖晶石锰酸锂的晶格中。另一方面,该工艺不太容易生产得到大粒径并且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的单晶颗粒。
目前国际主流的高端LMO生产一般采用液相法或者半固相法制备前驱体,在前驱体阶段就将Al掺杂进晶格当中。前驱体的生产需要调整络合剂含量和pH值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从而保证Al和Mn原子级水平均匀混合而不发生相分离。并且,前驱体的形貌、粒径和粒径分布也决定了最终产物这些指标,因此前驱体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锂源一般选用碳酸锂并且混合一定的氟化锂以提供F掺杂,在配料阶段要添加过量的Li盐从而保证烧结后的产品是富锂的。在预烧结阶段一般还要加入促进晶粒生长的添加剂,以便在烧结过程中调解产物的形貌和晶粒大小。单晶LMO的生产还需要在烧结程序上下功夫,一般采用数次长时间烧结以保证晶体结构完整,从而形成大颗粒单晶LMO。降温阶段的程序设计也很重要,较长时间的缓慢降温并且控制气氛可以防止生产缺氧固溶体的产生。这些都是高端LMO生产的核心技术,需要厂家根据自己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特点摸索规律。
总的来说,高端动力型LMO的生产工艺目前已经很成熟了。由于尖晶石锰酸锂自身特点的限制,这个材料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比较小,毕竟95-100mA/g的实际容量发挥直接限制了LMO的应用领域。
国际上,日本Nippon Denko (日本电工)在高端LMO方面生产技术和产能方面都具有领先地位。2013年Nippon Denko大约销售了3500吨LMO,其主要客户是SONY和AESC,并且不对日本以外销售。目前畅销北美的日产Leaf混合电动车就是采用日本电工的高端锰酸锂。此外,日本Toda Kogyo(户田工业)、JGC和Mitsui Kinzoku (三井金属)都有超过一千吨以上的实际年产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25%至1700万辆,电池年需求量首次突破1TWh;全球电池产能达3TWh,如果目前官宣项目全部建成,未来5年,电池产能有望再增加3倍。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随着需求的急剧上升以及价格持续的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IEA数据显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的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全部完工,项目整体综合完成率达96%左右,现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室内在进行吊顶装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网、室外绿化、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和技术的日益标准化,全球电池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能进一步整合,同时由政府主导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举措也在重塑格局。随着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和价格的持续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25%,达到1700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求》等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标准编号:SJ/T12001-2025标准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相继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EVT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货量均出现较大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329.2万吨,同比增长32.9%,主要增量来自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到242.7万吨,同比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文件明确,指导新增集中式风电、光优发电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推动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优化储能电池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稳定性、高低温性能等指标,满足复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积极构建有色金属产业新发展格局。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建设制造强国重要支撑,也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1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发布湘潭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文件提到,2023年,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推动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进阶”、智能“革新”、绿色“升级”。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全力推进“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发展模式,出台先进储能(动力)电池及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推动先进储能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装备。做优动力电池,做强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级利用装备,突破发展储能电池及系统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方案》
碳酸锂此番涨价对产业链下游影响几何?后续能否企稳?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仿佛坐上过山车,令市场充满变数。自去年年底冲高60万元/吨后,今年4月底,碳酸锂价格一路回落至18万元/吨左右,紧接着又开始止跌回升。业内关于近期碳酸锂价格波动的讨论十分热烈。碳酸锂此番涨价对产业链下游影响几何?后续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6日,潮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潮州市优先发展产业目录(2023年本)》。文件明确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服务,包括: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
3月14日,广西印发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计划。广西2023年第一批“千企技改”工程项目计划共634项,总投资1949亿元。其中涉及多个电池项目,北极星电池网汇总如下: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一期)年新增90万套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及材料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新型
2月28日广西印发《2023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推动补链强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增产增效等制造业重点项目各500项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650亿元以上。2023年力争全区新开工制造业重点项目超过480项,竣工投产制造业重点项目超过480项。其中《实施方案》提
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不一样的是,前者是一次电池,后者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就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移动。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穿越隔膜到达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
为实现风电叶片长期稳定运转,需要在叶片上涂装防护涂层使得叶片具备优良的耐候、耐磨、防污等性能。文中介绍了各种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在风电叶片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应用最普遍、性能全面的聚氨酯,耐候性极佳、表面能较低的氟聚合物以及粘接性好、附着能力强的丙烯酸树脂等。这些聚合物以单一组
2013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报告“2013年全球正极材料供应量为11.57万吨,同比增长26.86%,主要产品有钴酸锂(LCO)、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镍钴铝酸锂三元材料(NCA)、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等,各自的供应量分别是:LCO 31,450吨,NCM 48,100吨,NCA 7,750吨,LMO 19,000吨,LFP 8,400吨,其他约1,000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介绍,目前NCM是用量最大的正极材料,主要用在18650等圆柱型小电池的制造上,这些电池的制造以日韩企业为主。中国
2013年全球正极材料供应量为11.57万吨,同比增长26.86%,主要产品有钴酸锂(LCO)、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镍钴铝酸锂三元材料(NCA)、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等,各自的供应量分别是:LCO 31,450吨,NCM 48,100吨,NCA 7,750吨,LMO 19,000吨,LFP 8,400吨,其他约1,000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介绍,目前NCM是用量最大的正极材料,主要用在18650等圆柱型小电池的制造上,这些电池的制造以日韩企业为主。中国企业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还是以方型电池为主,因此用量最大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AlliedSignal公司为他们的Mat-glass产品在我国开始寻找出路以来,国内已有十多家电力变压器制造企业相继推出了使用铁基非晶合金材料铁芯的工频电力变压器(以下简称“非变”),以取代传统的硅钢材料铁芯的电力变压器(以下简称“硅变”)。可喜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自己的各类非晶磁性材料的研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起步较早的上海钢铁研究所,已形成规模的钢铁研究院及其它企业。各类非晶软磁箔带材料的出现,解决了中大功率开关变换装置产品开发的燃眉之急。这类产品的工作频率一般在数Khz乃至数百Khz以上,若用坡莫合金材料价格昂贵,各种大
无卤无磷阻燃材料研发,是环境友好电子化学品和电子部件领域重点,目前美国、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在全球相关文献检索中可以发现:%26ldquo;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组成物%26rdquo;比其它材料多得多,并且本质阻燃树脂的研究,已经从过去的热塑性树脂聚焦在热固性树脂上来,同时还聚焦了热固与热塑复合阻燃材料,其中阻燃环氧树脂居热固性树脂之首。研究的焦点在于无卤阻燃剂、无卤无锑阻燃剂、无卤无磷无金属氧化物阻燃剂;阻燃树脂组成物聚焦在覆铜板和电子封装上;阻燃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聚有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