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海南省油气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

2017-04-06 15:1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 面临形势。

1.行业发展环境严峻复杂。“十三五”是我国油气产业转型升级、迈入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增长潜力和下行压力同时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艰难缓慢,全球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疲软,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现象并存。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国内看,“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亟需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为油气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压力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从省内看,海南后发优势明显,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进,全省经济仍将保持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油气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2. 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工业化和现代化,推动了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呈稳步增长态势。以乙烯为例,全球乙烯消费从2000年的9050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59亿吨,2020年有望达到1.7亿吨。中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油气产业作为基础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化产品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6%,人均乙烯当量需求将从目前的25千克提高到34千克,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仍处于成长期。

3.具备精细化发展条件。随着国家对原油进口权限的逐步放开和油气产业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海南迎来油气产业精细化发展的新机遇,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海南地处南海海上运输的必经之地,我国80%左右的进口石油走南海运输航道;直接辐射环北部湾、东盟两大石化产品消费市场;靠近海外油气资源地和产品消费市场,交通运输便利,成为我国最适合发展油气产业的地区之一。

(2)港口条件。海南拥有优良的深水良港条件,拥有34个万吨级泊位,海上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其中,洋浦拥有两个30万吨级原油专用码头、多个成品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可接卸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学品等100多个品种。东方八所港是海南大型深水良港之一,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有生产性泊位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含1万吨级)泊位8个,可与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

(3)资源条件。海南受权管辖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天然气、石油资源丰富,占全国油气资源总储量的1/3以上。根据中海油勘探,全国5个天然气富集区中有3个分布在海南周边,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凹陷的天然气资源量12万亿立方米。崖l3-l、东方l-1、乐东22-l、乐东l5-l等气田正在平稳生产,向海南提供稳定的原料。

(4)商储条件。洋浦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保税港区功能不断完善,已建成的油气储备总库容已近千万方,到2020年,油气储备能力有望达到1700万方以上,良好的商储条件为我省油气产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原料保障。

(5)政策条件。洋浦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内还设有保税港区,享受开发区和保税港区的政策优惠;也是我国第一批新型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油气产业聚集区。东方工业园区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享受国家西部地区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等

(一)指导思想 。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为主线,严格落实《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去产能、降消耗、减排放、补短板、调布局、促安全,推动我省油气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油气产业要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规范化和集约化。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推进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建设,突出不同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构建结构布局合理、产业链配套完善、国际竞争力强和可持续发展的临港石化产业体系;引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生态立省,以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发展油气产业。

(二)基本原则 。

1. 坚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底线。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重复建设。采用先进技术,集约利用资源,完善环保设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项目准入条件,把在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放在首位;推进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梯级、重复、循环利用,降低消耗。

2.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化、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落实国家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港口为依托、高科技为引领、环保节能为前提集约发展,推动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向园区聚集,优化发展油气开发及产业链,配套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油气产业服务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洋浦、东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绿色环保的现代石化产业链。

3. 坚持市场导向,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临港优势,放眼国际市场,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广泛吸引投资者;重点选择国内外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产品,推动我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4. 坚持选好选优,执行先进标准。优先考虑采用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化、产品档次高、环境友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与现有产业紧密结合,并执行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和安全环境管理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5.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本质安全。加强职业培训,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确保规划项目实施后符合消防法规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

(三)规划目标 。

坚持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将现有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两大主攻方向。勘探开发“立足近海、加快深水、以近养远、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建设覆盖全岛的天然气管网和油气产品销售网络,拓展天然气(LNG)综合利用领域,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形成油气储运交易集散中心,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加速形成新的重要增长点。实现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明显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广泛使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形成新动力、新优势,实现全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经济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东方13-2气田、陵水17-2气田投产,福山油田、文昌油气田增储上产;中海油马村、东方服务保障基地功能完善;建设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天然气管网,形成全省天然气环岛主干网;大幅提高全岛天然气普及率,力争全省天然气管网覆盖全部市县;形成每年1200万吨原油加工、160万吨对二甲苯等产能,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现有装置100%升级改造;新建加油站342座、加气站125座。

2. 结构调整目标。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向产业下游延伸,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高端化产品特色。油气开发方面,海南岛周边海域规划的海上油气产量保持稳产,天然气产量上台阶,建设5座综合平台、1座保障终端,平均年钻井50口。炼化方面,炼油领域加快升级,改进工艺与装备,提高对劣质原油的适应性,提高行业副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烯烃产业走炼化一体化道路,促进石油基烯烃原料的轻质化,稳步推进乙烷裂解制烯烃,完善芳烃产业。有机原料方面,发展短缺品种的乙二醇、丙烯腈、苯乙烯等,加快环氧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清洁工艺的开发、替代和推广。化工新材料方面,高端聚烯烃树脂领域要开发新型催化工艺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在高性能橡胶材料领域,促进丁苯橡胶、顺丁橡胶,适度发展杜仲胶等非传统天然橡胶。

3.绿色发展目标。“十三五”末,行业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4.两化融合目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油气产业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推进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

5.供给侧改革目标。按照国家要求,推进油气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发展高端油气深加工产品,推动下游产业链延伸精细化发展。

(1)调整原料结构。炼油企业改扩建和新增炼油项目,合理安排大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项目建设。优化乙烯原料结构,利用炼厂轻质资源、回收干气、副产液化石油气及进口轻烃等优质资源作原料,降低石脑油、轻柴油、加氢尾油等高品位原料在乙烯原料中的比重。在具有港口和储运条件的地区,通过与LNG接卸站项目规划的结合,加大海外轻烃资源的获取力度,提高乙烯原料的轻烃比例。加强乙烯副产C4、C5、C9等综合利用,形成经济规模,突出产品特色。适当发展丙烷脱氢制丙烯,丰富丙烯原料来源。加快芳烃发展,依托现有炼化一体化装置及配套基础设施,整合和优化芳烃资源,合理布局对二甲苯项目。

(2)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健全油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硫磺回收、烟气脱硫脱硝、制氢等配套措施,力争2017年底全部达到国Ⅴ标准。优先发展苯乙烯、双酚A等国内缺口较大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端有机化工产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化工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转移。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力争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提高到80%以上。

(3)充分利用本地油气资源。海南油气产业涵盖了上中下游,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条,本地油气产业企业要承接加工本地及周边油气资源。“十三五”期间,岛内陆上原油产量稳定在30万吨/年,天然气产量稳定在1亿方/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