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电力行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电力发展,依托“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搭建起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和“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培育形成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正式竣工。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搭建起了我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国际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已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搭建了国际电力产能合作服务平台。中国核电“走出去”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沙特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核电站项目开发建设、技术合作协议。中埃产能合作首个能源项目——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正式签署。中国第一个海外百万千瓦级IPP火电项目——印尼爪哇项目顺利开工。中国电建海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6年开工建设的昌吉至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的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常规直流单元建设投产,世界首个特高压GIL综合管廊工程也已开工建设;CAP1400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评;超超临界100万千瓦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示范工程全面投产,机组发电效率超过4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世界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中国电力工业科技创新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2016年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融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另有12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与示范运用等五个项目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溪洛渡水电站获得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小湾水电站拱坝工程获得第二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我国大容量高效节能环保型煤电机组比重持续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持续提升。2016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12克,较2015年降低3克/千瓦时。截至2016年底,全国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装机超过了2.5亿千瓦,节能改造达到1.9亿千瓦,五大发电集团过半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国电网线损率为6.47%,较2015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2016年电力行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障供应、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创新、加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电力大国。
电力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电力过剩和环境硬约束双重压力将贯穿“十三五”,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此同时,能源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消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电力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显现。截至2016年底,全国煤电装机9.4亿千瓦,“十二五”以来,煤电装机累计净增2.9亿千瓦。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降至4250小时,为1964年以来最低水平。全国纳入规划、核准、在建及其他项目总规模达到3.5亿千瓦,其中核准在建项目235个,规模总计1.86亿千瓦,未核先建和其自备电厂项目3800万千瓦。如果全部投产,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预计达到13亿千瓦,将大大突破“十三五”确定的11亿千瓦的控制目标,煤电利用小时数也将降到3600小时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淘汰禁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将成为今年乃至今后数年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新能源消纳问题近几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接近1100亿千瓦时,造成清洁能源投资的巨大浪费。为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碳排放目标,未来较长时间清洁能源仍然需要保持较快增长。我国80%以上的风能、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85%以上的待开发水电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而当地用电需求有限,需跨区、跨省消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速度和消纳问题,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的特殊问题。
系统安全面临挑战。当前交直流电网发展不协调,特高压交流发展相对滞后,“强直弱交”的安全风险加大,500千伏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益显现,传统控制措施严重滞后电网的支持能力,部分地区电网主网架薄弱,安全运行过度依赖安控装置,发生问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灵活调峰电源比重不足,常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导致机组健康水平下降,新能源机组大规模集中并网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企业自备电厂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将在较长时间内始终存在。
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凸显。燃料、环保等发电成本不断上涨。煤电上网标杆电价接连下调,发电计划进一步放开,导致交易电价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煤电企业对电煤价格的成本承受能力大幅度减弱,企业利润出现断崖式下降。2016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利润同比下降68.6%,各季度分别下降33.2%、61.4%、79.5%、96.6%,降幅呈不断扩大态势。按长协每年度合同基准价格每吨535元来计算,燃煤发电企业2017年将面临全面亏损的问题。农网改造任务重、投资大,部分地区改造资金不足,输配电价又面临改革压力,电网企业经营和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电力建设企业和电力装备企业受电源建设需求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统筹电力改革与发展难度加大。当前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售电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尚不健全,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一些地区将降成本单纯地变成了降电价,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电力等领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要抓好电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开放竞争激励。 今年的电力改革任务将尤其艰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上半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紧紧围绕“效益”和“发展”两大任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发电量同比增长23.18%,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1.77%,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该公司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运维管理,“一盘棋”统筹
今年以来,安徽省能源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作风建设,勇担发展重任,统筹推进能源保供与创新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绩单”。1月至6月,该集团实现利润和投资双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0.2%。坚持能源主业,全力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当好能源安全保供省级队。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建成投产
7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达40.7亿千瓦时,较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提前8天突破40亿千瓦时大关,月累发电量同比增长9.2%。其中,光伏发电量达3.02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7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7月16日,华能国际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华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7月16日,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余热蒸汽发电合同能源管理(EMC)服务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最高限价为650万元,计划工期210个日历天(按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开始计算工期)。此次招标拟在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由中标人利用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0T/d回转窑焚烧线余热蒸汽投资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4.15g/kWh,同比降低1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上半年柳州市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奖励的通知。通知明确,此次申报条件为在柳州市行政辖区内实施节能减排的国家钢铁行业规范企业,2021年后吨钢综合能耗低于600千克标准煤,且与2021年相比企业年节能量达到10万吨及以上标准煤。通知公告如下:柳州市工业和
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x2B;治污#x2B;节能#x2B;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01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