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现在我白天开车,晚上回家充电,比烧汽油可便宜了不止一点。要是没有充满的话,京港澳高速上每个服务区都有快充站,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充得八九不离十,你说方便不方便!”
刘先生是一名地道的石家庄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家贸易公司,和其他在北京闯荡的年轻人一样开始了北漂生活。几年后,随着收入稳定以及家庭需要,他开始往返北京和石家庄两地,过起了双城生活,但遥远的路程成为他归家和工作路上的烦心事。
“从我们公司到石家庄直线距离将近230公里,以前都是从房山挤地铁去北京市西客站乘高铁回石家庄,再坐长途汽车到县城,赶上小长假和春运什么的票都不好买,回趟家真是太不方便。”谈到归家之路的艰辛,刘先生忍不住感叹。
随着新能源发展以及国家治霾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出台政策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车,一直对此很感兴趣的刘先生看准了新能源的好处,便购买了一辆电动汽车。
刘先生购置的车为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280公里。目前,刘先生以每度0.5362元的电价向供电企业交电费,相当于每公里耗电还不到7分钱。如果刘先生申请峰谷电表,并全部在夜间为汽车充电,则每公里耗电只需4分钱。
开电动汽车回家,让刘先生不仅体会到了畅行京津冀的便捷,更让他享受到绿色出行带来的成就感。“200多公里,零排放,这一路我也少‘贡献’了不少雾霾呢!”刘先生说。
如今,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前不久,北京前门大栅栏“北京坊”电动汽车正式投运。这是继1月份开始运营的天桥演艺中心充电站后,首都核心区新增的又一大型充电站。至此,在三环内,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的公共领域充电桩服务半径已经缩小至5公里。
这个冬天,张大爷的成就感不亚于刘先生。去年10月,张大爷居住的河北省皇庄镇冯白塔村实施了“煤改电”工程,村里85户居民全部用上了壁挂式碳纤维发热电缆采暖,预计一年可减少使用燃煤255吨。
张大爷指着墙壁的电暖器说:“这种电暖器升温快,3分钟就热,温度自己掌握,想调几度就几度。以前烧煤的时候,烧好了只能达到15摄氏度,在屋子里也总得穿着薄棉袄,现在穿件衬衫就行,舒服多了。”张大爷说,家里89岁的老父亲最主张安装电暖器。“老爷子觉得温度稳定,还不呛人,今年冬天过得真舒坦。”
从行到住,刘先生和张大爷的成就感都来自于电动汽车和“煤改电”的零排放。
在服务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京津冀建设“十通”“十联”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95.5对。北京、天津核心城区与新发展的重点城区服务半径不大于0.5公里,其他地区不大于1公里,逐步形成京津冀充电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服务网络。
在“煤改电”方面,2016年~2017年,京津冀区域将实施2186个村(街道)80.5万户“煤改电”工程。其中北京1272个村(街道)50.2万户,天津358个村10.9万户,河北廊坊275个村6.4万户,河北保定281个村13万户。国家电网公司还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签署合作协议,发挥政企合力,共同推进“煤改电”顺利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终端用能清洁化是重要一环。推动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领域电能替代,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毕竟,没有清洁的空气,一切都无从谈起。
特高压“朋友圈”越来越大
绿色生活底气越来越足
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
京津冀外受清洁电量的持续增长,特高压功不可没。有了不断壮大的特高压“朋友圈”,京津冀清洁能源一体化将逐步实现。
“村里刚刚来了个‘大家伙’,这下我们冬天不仅取暖不用愁了,听说雾霾天也会少不少呢!”天津市滨海新区小王庄镇陈寨庄村民高淑春兴奋地说。
2015年3月27日,在陈寨村的土地上,随着静压桩机将一根长20米的试验桩缓缓打入地下,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特高压变电站——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正式开展实质性建设。2017年1月12日,变电站正式投运,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和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两条特高压通道的大规模清洁电能在这里汇集。
昔日的陈寨庄楼房林立,村民们生活条件不错,但燃煤小锅炉呼呼转着,浓重的黑烟把天空熏成了雾霾灰。冬天屋里不热不说,还到处是煤灰。
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天津“煤改电”项目的深入实施,陈寨庄的村民想过一个无霾又温暖的冬天,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现在,天津通过特高压通道受入的清洁电能达到20%,可替代新增煤炭消费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0万吨,有效落实了天津市‘外电入津’战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王学军告诉记者。
去年年底,在蒙西—天津南特高压通道上,河北保定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投运。可以预见,由于紧邻雄安新区,未来它将会成为这个“绿色智慧城市”清洁能源输送的重要渠道。
而今年,北京东、石家庄特高压变电站也将加入这个强大的“后援团”,三个特高压变电站将使河北新增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相当于18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厂,河北将因此每年新增电力受入450亿度以上,减少煤炭消耗2016万吨。
与此同时,冬奥会申办城市河北张家口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张北特高压变电站500千伏配套线路工程,把张家口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接入特高压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津冀地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首个±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满足2020年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外送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冬奥”理念;8项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提升了清洁能源在500千伏交流电网的输送和消纳能力。
“张家口示范区风电外送规模巨大,推动特高压工程建设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张北特高压工程预计能解决900万千瓦风电外送需求。”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一处专责寇凌岳说。
特高压不仅给天津、河北送去清洁电,更让北京率先步入无煤化城市行列。就在去年,一条绵延的银色线路,将六百多公里外的内蒙古清洁电力输入北京,它就是锡盟—山东特高压通道上的北京东—顺义特高压输电线路,每年为北京多输送100万千瓦电力。到了2020年,北京市民每用10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这条特高压线路。
今后,北京特高压跨区送电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十三五”期间,北京电网将实施7大外受电通道工程,其中3项为特高压下送工程。对北京来说,特高压的加盟,让远方的清洁电不再姗姗来迟。
目前,京津冀区域已形成以500千伏双环网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具备接受2970万千瓦外来电的能力。北京外受电比例达70%,到“十三五”末,受电能力将增至“十二五”末的2.2倍,达3700万千瓦;天津外受电比例为20%,预计到2020年,最大负荷将达1850万千瓦,外受电比例将达35%;张北国网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年发电量12.5亿度,将大规模清洁电力并入冀北电网;河北南网外受电量34.32亿度,特高压输电量达10.1亿度。可以说,京津冀外受清洁电量的持续增长,特高压功不可没。
电从远方来,碧水蓝天现。有了不断壮大的特高压“朋友圈”,京津冀清洁能源一体化将逐步实现,陈寨庄以及京津冀地区赏心悦目的“特高压蓝”也将会一直呈现。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7月11日,贵安供电局在新区供电辖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转供电”示范区。2024年,贵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企业装表到户,实现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的升级突破,助力园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