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政策正文

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文)

2017-04-26 16:3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超低排放生物质电厂环保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指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目标,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依法监管与目标考核并重,推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制度落实,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二)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优先。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经济结构。

依法治污、强化管理。以实施环保法为龙头,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强化政府、企业的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要求,理顺体制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建立源头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绩效评价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信息公开、社会共治。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与形势任务相适应,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

2.指标体系。建立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主线,综合反映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综合指标体系。

专栏1 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

注:〔〕内为五年累计值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调控,构建绿色发展模式。

强化环境宏观调控机制,把重点开发与控制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健全环境宏观调控机制。推进省级重点区域战略环评,加强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和重大发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把战略环评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预防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

大力推进“多规合一”试点,通过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生态环境承载力调控、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刚性约束等环境管理要求,为“多规合一”提供生态环境支持。强化市县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预留环境污染净化空间,缓解城市之间环境污染的相互影响。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绿色廊道和通风廊道,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适时启动区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空间规划研究。

2.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强化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制定完善各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管理目标、空间管制要求和环境政策,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2017年年底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生物质电厂查看更多>环保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