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动力电池企业“国家目标”预测:产品性能易达 成本难降

2017-05-03 09:03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智电汽车关键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我国企业动力电池水平持续提升

从我国2015年的技术水平来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平均水平为115~120Wh/kg左右,以比克电池的171Wh/kg为最高。

目前中国是世界电动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重要参与与制订国家,产品技术沉淀不断提升,汽车行业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从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在原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技术和生产能力水平也还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该说产品性能目标较大程度能够实现。

尽管说中国较大可能完成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十年来,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能力不断突破,成本也不断降低,从2007年左右的7000元/kWh降至2015年的2200元/kWh,约3~4年成本降1倍。但结合国情考虑到电池行业企业正面临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整车补贴退坡的压力传导、研发和设备的高投入、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上游铜箔等原材料供不应求等影响,电池行业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将持续高企。

因此,笔者判断,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近三年可能难以大幅度下滑,仍将超过1000元/kWh以上的价格。

4、论证小结

总体而言,从上述动力电池相关发展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1)动力电池的产品技术、产品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和系统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是有可能达到260Wh/kg水平的。其中,三元锂动力电池将是重点过渡产品,新型锂离子动力(固态)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动力电池成本下降趋势不可逆转,只有当国内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且整车采购配套、动力电池设备摊销、技术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张等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动力电池成本才可能较大概率于2020年降至1元/瓦时。可这个目标挑战难度太大。

浅谈《行动方案》产生的影响

按照《行动方案》的规划,确定性的政策扶持与优惠将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利好,锂电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于技术和成本。未来锂电池产业将产生整合、分化,行业将越来越规范,技术领先、规模大、成本低的企业将继续引领,强者恒强;反之,技术落后、成本高的小企业或将被逐步淘汰出局。

三、相关发展建议

《行动方案》是对动力电池行业未来数年影响最深远的政策修订,明确了9大重点任务和5项保障措施,将有利于加快提高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去年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元年,那么未来三年将是新能汽车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年,动力电池的生产和应用仍将是行业的关注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动力电池企业可以重点考虑如下方面:首先,继续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其次,紧抓技术研发不放松,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国际竞争力;最后应通过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产成品合格品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相关阅读:

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压力山大

原标题:动力电池企业“国家目标”预测:产品性能易达,成本难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产业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