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刚刚落幕的2017上海车展上,众多新老势力推出了丰富的新能源车型,摩拳擦掌准备在市场大展身手。但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海水,对于在“沙场”历练过的车企来说,已体会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红火表面之下的诸多困难与瓶颈。有车企高层形容:“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像戴着镣铐在跳舞,一方面政策的支持推动了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政策的不稳定也给企业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和决策困惑。”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2015年的爆炸式增长,2016年呈现出调整规范发展的特征,在骗补核查、电池准入、补贴停发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全年产销量超过50万辆,较2015年增长5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产销增速正在逐季、逐月下降,显见市场受到明显抑制。2017开年的市场再面临冰点,2月、3月开始逐渐回暖。
除了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车正处于政策交迭期。整个市场剧烈地摆动,参与的企业也身心疲惫。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窗口来临时期,多家新能源车企呼吁,政策的稳定期、前瞻性,对新能源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政策需保持稳定性,可取消多重目录
2017年的补贴政策出台甚晚,直至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才发布。不仅补贴额度大幅下降,并且再次引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调整,原本就波折的2016年一至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需重新核定。作为新能源汽车真正进入市场销售的通行目录,在2016和2017年年初来了两轮推翻重审,尤其最新这一次重审离上一批目录发布相隔仅有几天。
政策的密集波动,让大量新能源车企的生产销售陷入“混沌”状态。此前已有多家车企反馈,很多新开发的产品已取得新车生产认可,部分签订了销售合同并生产,但面临政策变化需要时间调整产品提交申请进入新的目录,导致产品堆放而无法交付。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无法获得银行授信和贷款,出现资金链紧张。
更严重的是,企业家对政策稳定性发生了强烈担心,不知道何时再来一次调整。而对于投资规模巨大的汽车企业来说,这种无法预计的市场边界的调整,不啻于是一场灾难。
一位新能源汽车资深从业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不应该设立多个目录,以新车目录为准即可。很多检测是相同的,但需要做两次,花费的人力财力不算,市场时机也容易被繁琐的流程耽误。除此之外,部分城市也效仿中央,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与传统车区别对待,设立地方目录、备案等要求。一款新车研发出来,经过层层目录,真正到市场销售也许要大半年时间。
“汽车是一个大产业,牵一发动全身,政策调整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希望在既定的政策上保持稳定。”上述人员表示,一款产品的开发周期要3-5年,政策制定要有前瞻性和稳定性,把企业的产品开发规划周期考虑进去。
此外,2020年之后的推广政策也需要考虑。从现在这个阶段走向市场化主导需要7年到8年时间,政策不能是断崖式的,但是政策思路要调整。有专家建议,补贴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这一端,增加传统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希望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尽快落地。
“3万公里”应分类执行
2016年受骗补调查影响,补贴延期下发,造成大量企业现金流紧张,进而三角债蔓延。更加严苛的是,2017年新出台的补贴政策对非私人购买车辆提出了新要求,行驶里程必须达到3万公里之后才可能申领补贴。这一政策的效力甚至要回溯至2016年。
“今天承诺的补贴标准和明天执行的又不一样,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惑。”多位整车厂内部人士道出了推广的难处。以某品牌电动汽车投放太原市场的情况为例,有分时租赁、公务用车等模式。其中公务用车一年的行驶里程大约为1万多公里,按照补贴要求要三年才能申领。因此整个资金链的回转也要三年,对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压力。
一位车企高层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相当一部分依赖于共享经济,靠分时租赁、长短租的模式,这部分销量起码占比30%。“我们一年跑到8000到10000公里算不错的了,这意味着最好的状态下是两年才能拿到补贴。而到时候政府给不给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我们无法把控。所以给企业运作带来不确定性,也造成投资商对产业链的怀疑或者观望。”
国家执行3万公里要求有排查和避免骗补的考虑,该人士表示这在分时租赁领域也无可厚非,但需要考虑实际运营情况和产业经营压力,公务用车等类型不应都按“3万公里”标准执行。同时他也呼吁,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各方形成合力,从外部的政策、资金链,到车企制造、研发链,零部件的供应链,再到用户端的消费链,各方结合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地方应开放市场准入,贯彻推广政策
中央层面的政策面临几番调整后,核心相关的一些政策和目录相继落地,但多数城市的地方配套还未及时跟上。截至目前,已经出台地补政策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江苏、甘肃、山西、福州、西安等,有望近期落地的城市是上海和深圳。
车企普遍质疑,一方面是2017年的市场推广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政策没确定之前,怎么去把控成本?怎么去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上一阶段的推广还有很多地方补贴仍未发放,给企业带来数亿元经济负担。
据了解,地补迟迟未发放的阻碍有多种,例如地方政策有指导性意见没有细则;地方设立了诸多门槛,要求配套当地零部件;有的省份以轴距、重量来衡量;有的地方要求补贴对等交换;有城市临时限制补贴名额;有城市缩短补贴执行期限……所以各地政策不一样,造成了企业经营上面的困惑,垫付了很多资金,成本非常高。此外,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
此外,地方市场的推广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发展的老问题——体制机制障碍,地方保护也成为中央政府多次强调要破除的推广障碍。
今年3月,山西省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从2017年1月1日起,对省公告内车辆生产企业生产的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且实现终端销售的电动汽车,按照国家同期补贴资金的50%给予省级营销补助。同时,取消省级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山西省的政策中最抢眼的不是补贴减少,而是对外地企业的排斥,这意味着外地企业要与当地企业竞争的话,优势会明显减弱。
也有部分城市凭借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得到企业认可。例如江苏曾出台按照轴距长度来补贴新能源车的政策,发现与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衷不相符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废止了相关政策。地方配套政策的完善与开放程度,与车企在市场上的实际推广紧密相关。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培育和维护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成为市场的主宰者。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中工汽车网消息,5月6日,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Joyrobotaxi”商标,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贮藏等核心领域,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这一动作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京东将正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4月份各产品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4月份销量为8193辆,2025年累计33755辆,累计同比增长180.66%;4月份产量为9205辆,2025年累计36443辆,累计同比增长151.09%。详情请看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郑州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HIFANG师方,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
4月29日,“桩找车”移动机器人充电站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府南社区莱蒙城小区建成投用。该充电站占地约12平方米,配备两台功率50千瓦的快速充电机器人,平均1.5小时可完成充电续航。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许多老旧居民小区面临的问题。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找桩(浙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4月在莱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好于预期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调整如期到来,本次政策总体有三大亮点: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总体好于预期,其中乘用车和客车好于预期,货车和专用车低于预期。②运营里程要求降低,降低产业资金压力。将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从3万公里调整为2
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可谓极为详细,条目细化之下,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逐步的从一个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逐步转变的过程,在这里作者也写出一些自己的解读,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一.地方保护主义受到了更大的制约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人都知道,在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晚,中创新航及苏奥传感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签订协议,中创新航将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56亿股A股股份,同时苏奥传感还将放弃部分表决权。收购完成后,苏奥传感将成为中创新航的控股子公司,中创新航累计获得22.61%股份、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并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相关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开披露信息。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充电桩市场的狂热,从传统能源企业“三桶油”开始线下抢桩就可窥见。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281.8万台——这一数字在五年前是168万台。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几何式增长,从2014年的12万辆飙升至2024年的3140万辆。56.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竞逐千亿市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零跑汽车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市场表现,一举夺得3月国产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冠军。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以37.74万辆的月销量继续稳居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市值95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云图控股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广西贵港覃塘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已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书,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建设复合肥生产装置等。三期规划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2025年3月17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比亚迪(002594.SZ)市值在这一天首次超过了宁德时代(300750.SZ),结束了宁德时代长达七年的市值领先地位。截至当日收盘,比亚迪A股股价上涨1.15%,报收于380.25元,总市值攀升至1.16万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29%,报收于256元,
蜂巢能源一月全球装机量排名第九,前两个月出货量同比增长130%近日,SNEResearch发布了2025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蜂巢能源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再进一位排名全球第九,结合近期搭载的热销车型销量持续增长,排名有望再进一步。据数据统计,蜂巢能源2025年1月出货量达2.806GWh,2月出货量为2.5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