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地方政府眼中 风电与煤电到底差在哪?

2017-05-16 14:19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张树伟 林文斌 殷光治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煤电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政府已经确定,到2020年实现超过2.1亿千瓦风电装机,并有效解决弃风限电问题的目标。现存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仍存在很多障碍因素,不利于可再生能源高效发展与目标实现。在现阶段,这突出地表现在新机组建设显著超前,存在利用率不足与“资产搁置”风险,以及地方政府以“风火置换”、“大用户直接交易”等名义,缩减已建成风电机组的市场份额问题。尽管与全社会电力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冲突,煤电仍具有优先发电地位。电力体制改革能否推进到有效落实风电的优先上网权,值得关注。

(来源: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本文作者:张树伟 林文斌 殷光治)

在2015年电力审批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之后,地方政府对决定一个省级区域的电源结构与各种机组的发电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目前风电与煤电已经在各种意义上互相挤出(需求增长有限下的电源份额、投资可得性,甚至土地空间)的背景下,分析地方政府发展各种电源的收益及其差别,以便理解地方政府行为与偏好,进而为实现可再生能源份额有效扩大目标,进行激励相容的政策设计,是实现能源经济系统更有效率发展的关键。

现实的现象

现象1:在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酒泉地区引进了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酒泉基地556万千瓦项目于2011年投产之后,酒泉风电基地二期建设受到强烈推动,尽管本地严重需求不足。2009年国家能源局发出的《关于规范风电建设和市场秩序的通知》 (国能新能 [2009]218号)文件披露:有些地方出于本地经济利益,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必须到当地设厂,并要求项目单位必须采购本地产风电机组;还有一些地方擅自向项目单位收取前期工作补偿费,甚至要求给本地企业提供“干股”。

现象2: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云南、宁夏等地为解决火电、煤炭企业经营困难,让火电多发,压降风电出力,新疆出台了未参与外送交易或替代交易的新能源暂停发电政策;云南、宁夏等省区也要求风电让利(比如云南规定发电的60%收益转移给火电)参与风火交易,将部分收益转移给煤电。

现象3:2015年,在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屡创新低的情况下,火(煤)电潜在的装机容量却不降反升。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5年环评受理、环评拟审批及环评审批的煤电项目,其规模已达到1.23亿千瓦。该数字已经接近2012-2014年煤电环评批复煤电项目总量的近八成(不包括热电联产项目)。

现象4:我国地方政府经常推动产能扩张。为提升地方经济,很多项目审批要求项目使用本地资源,比如本地产煤炭、原材料等,尽管其“自给自足”的品种对企业而言不一定是质量合适与成本更低的。2013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政府出台“煤电互保”,要求发电企业优先使用本省煤炭,并推出奖励电量政策。

电力系统范式与地方政府角色

我国长期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存电力系统的规划体系、管理体制、运行体系、甚至是思维方式,都是“煤电偏好”的。这在过去历史中有效地满足了快速增长的需求。但是,目前这一体系已经限制了电力系统的结构体制转型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这表现在:

规划体系中,因为长期依赖煤炭发电的缘故,电力规划的方法基本是围绕煤炭展开的,其他的电源发展在多数规划中是外生给定的,不存在内生的选择。在相当部分规划中,最大负荷点的容量平衡(比如夏季典型日、冬季典型日)与全年的电量平衡是基本的规划套路。这种“点”时刻的分析中,往往有限的内生变量就是煤电的容量(满足剩余负荷)与利用小时数(满足剩余电量),无法得到关于其他发电资源类型的含义,并且基于“最大需求”安排存在“过度冗余”的问题(尖峰负荷只有几十到几百小时,却按照基荷去确定)。从风电的出力特点来看,其波动性、大范围出力的互补性与保证容量的提高、反调峰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无法表征。这方面,需要方法论方面的进一步讨论与改进。

管理体制中,传统发电公司基本是规模巨大的中央或者地方支柱型企业,有些企业还承担各项标准制定、成本测算等公共职能,具有较大的政策影响力与政府资源。传统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政定立的年保证运行小时数。这有点类似保证机组基本收益的“容量电价”,但是其电价水平往往大大超过了容量电价。而风电作为新生事物,自然要参与整个市场需求的分割,客观上作为 “挑战者”的面目出现,在这一安排中容易受到已存在机组的排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