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商业模式是推动储能发展的核心

2017-06-07 09:07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何英关键词:储能储能市场储能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报:据了解,睿能世纪主要采购国外锂电池来做储能,项目回收周期是多久?

牟镠峰:目前来看,锂电的性价比最好,电池寿命可达到10年、系统可靠性有保障。考虑到可靠性因素,之前我们系统中的各种组件几乎均采用全球最顶尖的产品,现在我们能做到投资回收期在4、5年左右。

锂电池储能调频系统成本一直都在下降。以2MW调频项目为例,2012年储能调频系统总成本是每千瓦1.1万元,2014年降至7000元,2016年已达到4500元,预计2020年将进一步低至3500元。国内电池厂商的产品我们也在测试,也会有合作机会。

储能安全是系统性工程

中国能源报:您怎样预判未来储能市场发展趋势?

牟镠峰:与10年前相比,现在储能的外部氛围变化很大。10年前,无从谈商业收益,现在已陆续有商业机会了,产业环境也在变化。

10年前,电池性能差、成本高,而现在性能已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而未来储能发展趋势是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储能市场的利润空间也会更大。目前储能正处于一个交汇点,成本收益在很多细分领域开始接近平衡点,未来几年储能行业机会将越来越多,预期收益也会变好。

中国能源报:随着储能产业发展壮大,关于储能技术的安全性也开始提上议程。

牟镠峰:储能技术的安全性是一个整体概念。过于强调某个单一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客观的。以前产业关注焦点是“机会在哪里”和“如何生存下去”,随着储能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安全性将成为整个产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储能系统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我们认为包括几个层面——电芯、Pack、集装箱、系统总体、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系统运维管理等。基于当前的行业技术状况,无论是磷酸铁锂、三元还是钛酸锂,甚至是铅酸电池,都无法100%避免安全问题。因此,目前不会仅从电芯的相对安全水平来下结论,也不会单纯从电芯角度来选择产品技术路线。

中国能源报:安全问题是系统性的,需要行业的紧密协作。

牟镠峰:安全问题需要整个产业界的紧密协作,从标准制定、运营维护、事故处理规程等多方面入手解决。在标准层面,目前储能系统层面的标准比较少,更多的标准集中在电芯层面。去年国内已经开始编制储能用锂电池模块层面的标准,电池集装箱层面的标准编制工作今年也会启动。但是在集装箱以上层面国内暂时还没有开展标准相关的工作。在运营维护层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发挥自己了解电池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和借鉴,吸收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经验,尽快建立起适合储能技术特点的运维体系。我们也注意到,全球主要的几个国家目前都在着手研究、摸索、制定针对锂电池的事故处理规程,目标是能够快速、有效处理突发事故,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相关阅读:

从政策、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看中国储能发展

微电网商业模式最易被复制和推广

原标题:商业模式是推动储能发展的核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储能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