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此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简称“柔直”)输电技术的突破,多个‘世界首个’成果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制造’稳站世界技术之巅。未来,我们的目标将是用中国技术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近日,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南瑞继保”)研究院首席专家田杰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力报:目前,南瑞继保在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系统成套关键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田杰:我们在该方面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高压大容量换流阀。作为柔直输电系统中负责交直流变换的核心装备,换流阀技术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国际上工程应用的换流阀最高容量是1000兆瓦,相比常规直流3000兆瓦级输送容量还存在差距,也成为限制柔直输电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经过三年紧张、刻苦的技术攻关,我们研制出了世界首个±535千伏/3000兆瓦换流阀,实现当前世界最高通流能力,一举将柔直输送容量提升到原来的3倍。至此,柔直输送能力才真正比肩常规直流输电,为未来承担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功能铺平道路。
随着3000兆瓦换流阀技术突破,通过进一步串联子模块提升电压,可实现±800千伏/5000兆瓦换流阀。随着我们成功研制±800千伏/5000兆瓦阀段并通过各项试验验证,标志着特高压柔直输电的大门业已敞开。
二是高压直流断路器。柔直输电换流阀的电压等级和容量提升意味着未来其将更多地承担更远距离、更大范围大容量功率传输应用。然而新的难题伴随而来,对于目前常用的半桥拓扑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侧故障清除无法通过闭锁阀组实现,而常规的断路器又无法迅速开断如此急速上升的数十千安直流电流,唯一措施是停运换流站,造成柔直电网传输的可用率降低。
为此,我们创新提出一种新型混合拓扑直流断路器,并成功研制了世界首个535千伏直流断路器。它可在3毫秒内开断高达25千安的直流故障电流,且具备重合闸功能,彻底打破了柔直输电直流侧故障清除困难的魔咒,扫清了柔直电网应用的技术故障,大幅提升了柔直输电系统的可用率。
三是直流电网控制保护系统。针对更加复杂的网状、多电压等级,含直流断流器的复杂直流电网,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成功完成柔直电网控制保护系统研制工作,实现了多时间尺度下的直流电网高功率和电压优化控制,为充分发挥柔直输电系统的自身技术优势提供了可能。
四是直流电流电压高速测量装置。创新提出了专利解调技术,实现100千赫兹高速采样,提高了直流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响应速度、测量精度及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流器设计,提高了分流器频率响应及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响应速度及稳定性等。通过持续努力,将直流电流电压高速测量装置推上了新的技术高峰,站稳世界之巅。
为支撑2020年冬奥会,我国规划在张北地区实施一个先进的直流电网。上述四点技术突破为该工程及后续高压大容量柔直工程实施奠定了最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电力报:我国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田杰:我国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对我国工程应用的意义非常大。我国具有典型的能源与负荷分布不均格局,之前大力发展的常规直流输电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不均衡。作为更加灵活的柔直输电技术,在经历高压大容量的技术突破后,不仅能胜任这一任务,还能在电网互联方面发挥常规直流所不及的作用,或者说,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我国电网建设打开崭新局面。其次,对我国电力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柔直技术发展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从技术跟随者走向技术的世界引领者。
中国电力报:高压大容量柔直输电系统成套关键设备的研发克服了哪些困难?未来柔直装备研发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田杰:我们在完成每项成果的过程中,都遭遇过意想不到的困难,例如研发直流断路器。尽管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但是理论界、国外企业早已布下了严密的专利网,能用的不能用的方案都有专利地雷守着。项目启动后的数月间,项目组没日没夜地设计方案,提出、讨论、质疑、否定的循环进行了多轮。最终,几个崭新的方案形成了,不仅从专利壁垒中成功突围,还从此破冰直流断路器性能与成本的博弈。
我们曾经认为驾轻就熟的换流阀,在冲击高电压大电流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我们创新提出分区屏蔽与多级分离的换流阀设计方案,并历经无数次试验来优化和改进。为了解决结构抗震问题,我们进行了真型阀塔8级抗震试验,建立模型、反复调整优化,才有了后面一举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见证试验。
柔直输电装备的下一步研发将向着两端发展,一端是做精,即通过不断地优化设计和创新提升柔直输电装备的整体可靠性,从而满足现代电网供电不断提升地可靠性需求;一端是做广,即通过不断的加入新功能拓展柔直输电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从输电到配电的全覆盖,从而满足现代电网不断提升的灵活性需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长缆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07.13万元,同比上升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8.20万元,同比上升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918.24万元,同比上升3.86%。实现每股收益0.41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88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在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电网能发挥哪些作用?电网企业与各方如何加强合作,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洁。记者:今年政府工作
2月27日,2025年闽粤直流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行。活动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广东电网公司联合主办,以“深化闽粤电力交流推动直流技术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直流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闽粤两省资深直流技术团队和国内主要设备厂商围绕柔性直流输电新技术、高压直流系统调试测量、大规模新能源柔
近年来,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dconverterbasedHVDC,VSC-HVDC)(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被广泛应用,推动全球电力向着清洁和绿色发展。但是,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交流输电线路受两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策略影响,故障时短路电流会存在波形畸变、相角受控、幅值受限等特征。基于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重点内容摘取如下:到2025年底,“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征程中,核心技术"卡脖子"之痛如何破解?能源转型的硬核支撑从何而来?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几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交出了一份震撼答卷。破局:直击"卡脖子"痛点的硬核突围,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告捷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
12月26日,浙江海洋科技首批创新联合体在杭州成立。其旨在加快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联动,具体包括浙江省海洋新能源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深远海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海洋潮流能创新联合体。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浙江已形成较完整的海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00余家,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观众展示了多款明星产品及多项综合智慧能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6月3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率领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莅临明阳集团考察调研,表示坚定支持明阳扎根贵州创新发展,链主拉动风电产业集群和低风速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推动零碳产业体系建设。徐麟、李炳军一行走进明阳天成实验室,详细了解明阳
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求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逆向分布,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决定了我国近期仍需扩大交直流互联电网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需求。我国电网已进
晁武杰身上有股钻劲,喜欢钻研新技术、新方法,经常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分析技术数据,推演各种技术路径,创新解决专业技术难题。他现任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直流技术室主管,主要从事直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等相关生产、科研及新技术推广工作。工作十多年来,晁武杰
2023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一、可控换相直流换流装备原创性提出了可控换相换流阀(CLCC)概念与拓扑,通过引入全控器件实现晶闸管阀可控关断和主动换相,从根本上解决了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问题,可大幅提升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故障期间的功率支撑能力。成果于2023年6月在上海
近日,由南网科研院牵头申报的国家标准《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压源换流器交流侧阻抗要求及测试方法》(GB/T43534-2023)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柔性直流宽频震荡领域国家标准。随着柔性直流技术大规模应用,电力系统出现了柔性直流与交流电网之间的高频谐振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跳闸停运。因此,高频谐振
6月1日,明阳集团在广东中山举办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暨战略发布会。会上,明阳集团发布迈向世界五百强的战略规划及九大实施方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在大会上向全球宣布,明阳集团将始终不渝坚持新能源产业,坚定不移走清洁能源普惠全球的能源革命之路,在未来五年,打造包括海洋经济全业态业务
4月3日,由南网超高压公司电力科研院牵头编制的《全光纤电流测量装置监造导则》团体标准由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填补了全光纤电流测量装置监造领域的空白,为全光纤电流测量装置运行可靠性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光纤电流测量装置由于其响应速度快、测量频带宽,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常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当地时间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多地突发大规模停电,导致数千万人陷入黑暗、交通系统瘫痪、通讯中断,欧洲多座主要城市陷入混乱。此次停电范围之广实属罕见,波及三国数十座城市,引发民众恐慌,多方正在就此事开展调查。从公开消息来看,28日上午,西班牙巴伦西亚、巴塞罗那及首都马德里率先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成套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近端离网和并网两项人工短路试验。这次试验由西北网调指导,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等多个单位见证,是世界首个针对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开展的人工短路测试。两项试验中全部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
近期,国内外多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陆续并网,令构网型技术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南瑞继保作为业内构网型储能的定义者,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连续突破,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在2025年4月10-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储能电池正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阵痛阶段。314Ah储能电芯在2023年一炮打响,结束了300Ah、310Ah、320Ah、345Ah等不同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状态,成为280Ah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代储能电芯。从市场反馈来看,314Ah在2024年的出货量渗透率达到40%。GGII预测,2025年314Ah电芯的渗透率将超过70%。值
3月25日,基于南瑞继保PCS-9150U自主可控数智化PLC的水电监控系统顺利出厂,标志着南瑞继保全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PLC进入批量应用阶段。历经三代PLC产品升级迭代,南瑞继保采用自研实时操作系统NR-RTOS、运行实时环境RTE和集成开发环境SmartPLC,在可靠性、数字化、云边融合、AI智能方面再次提升,打造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及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2025年3月28日,由EESA主办的“第七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在武汉汉阳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储能领军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及权威媒体等千余位行业嘉宾共襄盛会。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据EESA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泰兴辰峰壹号用户侧储能项目2#和3#储能系统供货(第二次)开标记录公布,中车株洲所、领储宇能、南瑞继保、许继电气、采日能源继续参与第二次报价,投标价格较第一次均有下降,第一次参与的融和元储和金风零碳未在第二次开标记录公布的名单中。此次5家企业报价区间为0.49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