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正文

动力电池各种概念 原理 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2017-06-26 09:13来源:电动知家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功率与功率密度

①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单位时间内电池输出的能量,单位为W或kW。

②功率密度又称比功率,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输出的功率,单位为W/kg或W/L。比功率是评价电池及电池包是否满足电动汽车加速和爬坡能力的重要指标。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解读和最新资讯,可关注电动知家微信公众号。

6、放电倍率(A)

①定义:放电倍率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C)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

②举例:以10Ah电池举例,以2A放电,则放电倍率为0.2C,以20A放电,则放电倍率为2C。

7、充电方式

①CC/CV:CC即恒流,以固定的电流对电池充电;CV即恒压,以固定的电压对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会随着电池充满逐渐下降。

②涓流充电:指以小于0.1C电流对电池充电,一般在电池接近充满电时,迚行补充充电时采用,若电池对充电时间没有严格要求的话,建议采用涓流充电方式充电。

③浮充电:随时对蓄电池用恒压充电,使其保持一定的荷电状态。

8、充、放电深度(SOCDOD):电池保有容量数值的表示方法。

①荷电状态state-of-ge(SOC):蓄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比。

②放电深度depthofdisge(DOD):表示蓄电池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③深度放电deepdisge:表示蓄电50%或更大的容量被释放的程度。

④举例:充、放电深度以百分比率来表示,如:容量为10Ah的电池放电后容量变为2Ah,可以称为80%DOD;容量为10Ah的电池,充电后容量为8Ah,80%SOC。形容满充满放,通常称为100%DOD。

9、内阻(mΩ)

①定义: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②分类: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是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包括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③影响因素:电池内阻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特性,影响内阻的因素有材料、结构等。

④产生结果:由于内阻的存在,当电池放电时,电流经过内阻要产生热量,消耗能量,电流越大,消耗能量越多,所以内阻越小,电池的性能越好,不仅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高,消耗在内阻上的能量也少。

10、自放电率(%/月)

①定义:电池在储存过程中,容量会逐渐下降,其减少的容量与电池容量的比例,称为自放电率。

②原因:由于电极在电解液中的不稳定性,电池的两个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活性物质被消耗,转为电能的化学能减少,电池容量下降。

③影响因素: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大,过高温度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

④表示:电池容量衰减(自放电率)的表达方法和单位为:%/月。

⑤产生结果:电池自放电将直接降低电池的容量,自放电率直接影响电池的储存性能,自放电率越低,贮存性能越好。

原标题:动力电池各种概念、原理,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