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5 风力发电机布置
8.5.1 风力发电机布置应充分考虑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电站间的相互影响。
8.5.2风力发电场区与光伏阵列区分区布置时,风力发电场区宜位于光伏方阵区北侧。
8.5.3 当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阵列同场布置时,应在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布置规范设计要求前提下,分析场址光照条件,计算阴影遮挡范围,宜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内电气设备、场内集电线路等对光伏组件的阴影遮挡。
8.6 光伏方阵布置
8.6.1 光伏方阵应综合考虑站区地形、风力发电机组等设备、施工条件、接入条件、线路敷设等因素合理布置。
8.6.2光伏方阵的布置宜保证每天9:00~15:00(当地真太阳时)时段内风力发电机组、就地升压配电设备和集电线路等设备及建构筑物对其不造成遮挡。方阵中各排、列的布置间距应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的相关规定。
8.6.3 光伏方阵区电缆的敷设路径应根据站内道路、管沟、集电线路、基础构造及施工、检修等因素综合确定。
8.7 储能系统布置
8.7.1 储能系统布置应遵循安全、可靠、适用的原则,便于安装、操作、检修和调试,预留分期扩建条件。
8.7.2 储能系统的布置型式,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8.7.3 户外布置的储能系统,设备的防污、防盐雾、防风沙、防湿热、防水、防严寒等性能应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集成在集装箱内的储能系统,集装箱应考虑上述因数。
8.7.4 户内布置的储能系统应设置防止凝露引起事故的安全措施。
8.7.5不同类型的储能系统应分区布置。液流电池可布置在同一区内,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应根据储能系统容量、能量和环境条件合理分区。
8.7.6 对环境要求差异较大的设备宜分隔布置。
8.8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8.8.1站区的安全防护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根据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验收。
8.8.2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入侵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各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其设计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394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的规定。
8.8.3 站区应根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或综合设置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周界防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内(外)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8.8.4防护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线、面、空间或其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并能与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等系统联动控制。电站的防护级别不低于三级防护。
8.8.5 防护系统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验,对故障能及时报警,并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
8.8.6 防护系统的供电应安全、可靠,宜由监控中心统一供电,应设置备用电源。
9 电气
9.1 一般规定
9.1.1 电站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 51096、《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 51048、《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和《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的规定。
9.1.2 电气主接线应根据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特性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等要求。
9.1.3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中,汇集升压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联合发电站的规模、系统送出条件和运行方式等综合考虑确定。主变压器容量应考虑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有效容量后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9.2 主变压器
9.2.1 变压器的选择宜按《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6451、《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0228、《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 24790的参数选择,且宜选择标准容量。
9.2.2 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压器容量应与机组容量匹配,宜选用无励磁调压、空载损耗低的节能型变压器,且宜采用箱式变电站型式。
9.2.3 光伏方阵内的升压变压器容量应与光伏方阵单元模块最大输出功率匹配,宜选用无励磁调压、空载损耗低的节能型变压器,且宜采用箱式变电站型式。
9.2.4 储能电站内的变压器容量应与各储能单元模块最大充放电功率匹配,宜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对电压波动要求高的情况,可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9.3 电气主接线
9.3.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中,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模块与升压站汇流母线的连接方式应根据运行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和维修方便等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同种发电类型宜采用辐射式或“T”接式接线。
9.3.2 升压站汇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宜根据配比的需要分别接于同一或不同汇流母线上,便于实现风光储的联合调度。
9.3.3 当升压站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低压侧汇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分段方式宜考虑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载荷分配。
9.3.4 当升压站送出线为1回时,根据升压变压器数量,高压侧应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单母线接线;当升压站送出线为2回时,根据升压变压器数量,高压侧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接线。
9.3.5 升压站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
9.3.6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高压侧宜设置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低压侧宜设置断路器。
9.3.7 光伏发电部分宜按照光伏发电单元采用逆变器-就地升压变单元接线方式。应根据光伏发电单元的容量和布局、光伏组件的类型、逆变器的技术参数,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逆变器数量和升压变容量。
9.3.8 光伏发电单元的高压侧宜设置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低压侧宜设置断路器。
9.3.9 储能单元模块宜采用变流器-就地变压器单元接线方式。高压侧宜设置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低压侧宜设置断路器。
9.4 站用电系统
9.4.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的升压站,当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用变压器容量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两台站用变压器可分别接自主变压器低压侧不同段母线。也可从升压站外引入一个可靠的低压备用电源,并装设一台站用变压器。
9.4.2 风力发电机组的自用电由箱式变压站低压侧引接,配置小型降压变压器。变压器宜为低损耗干式变压器。
9.4.3 光伏发电单元就地逆变升压室的自用电,可由逆变器交流出线侧引接。自用电系统宜设置备用电源,可由临近的光伏方阵单元引接或者设置UPS。
9.4.4 储能系统的站用变宜单独配置,且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站用变压器可由联合发电站升压站的低压侧母线引接。
9.4.5 站用电接线及供电方式:
1 站用电低压配电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系统,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额定电压为380V/220V。
2 站用电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站用变压器各接一段母线。
3 站用电重要负荷宜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
9.4.6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并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9.5 直流系统及UPS
9.5.1电站控制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意一段母线。
9.5.2电站操作电源宜采用2组110V或220V蓄电池。蓄电池组应采用性能可靠、维护量少的蓄电池,冲击负荷较大时亦可采用高倍率蓄电池。
9.5.3 充电装置宜采用高频开关充电装置,配置两套充电装置。
9.5.4 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有人值班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为全站事故停电1h的放电容量。
2 无人值班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为全站事故停电2h的放电容量。
3 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
9.5.5 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宜独立设置专用蓄电池直供,其容量应满足事故期间维持供电2h至3h的放电容量。
9.5.6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宜采用主机冗余配置方式,也可采用模块化N+1冗余配置,容量应满足全站UPS负荷供电的要求。UPS宜采用站内直流系统作为后备电源。UPS的负荷供电宜采用辐射方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风能发电系统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整机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厂家、检测机构、业主单位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及委员参加。会议就沙戈荒分级标准、电气与机械抗风沙性能要求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展开了深入探讨,正泰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与英国商业贸易部中国可再生能源贸易投资总监、商务领事CliffordBebb及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高级贸易投资官员CorrineWang一行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官方及企业间合作举行交流会谈。在中英两国商务及能源部门搭建的对话平台下,鉴衡及风能专委会将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风能、光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参与编写的《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号T/CSCS061-2024)团体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自2024年12月10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风电机组基础加固及施工验收方面的标准空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国内部分老旧风电场相继出现塔架结构与混凝土基础主体间晃动超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近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全球知名认证机构BSI核查,成为风电行业首个获得ISO20400可持续采购符合性声明的企业。这既是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国际标准化实践成果,也是企业ESG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的里程碑事件。《ISO20400可持续采购指南》是来自40多个国家和全球组织的代表(包括联合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铸造用生铁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龙源电力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Z44047-2024)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国家标准的空白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发布《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技术规范》(CGC/GF248:2024),这是国内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首项针对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的技术标准。作为鉴衡全新“风力发电机组质量风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标准将为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式塔架的设计、制造、运输、吊装、维护等方面的风险防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分别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960-2024)、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GB/T43904-2024)和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
近日,202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风能发电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8)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80余位风电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运达股份信息专家连续三年以召集人身份参会,并代表中国积极发声。IEC/TC88是专门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风能领域工作组会议(WE-SWG)将于2024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办,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中车启航、联合动力承办。会议将讨论制修订国际风力发电设备认证、检测实施规则,并开展国际风能领域技术合作交流。关于IECR
我国风电退役换新市场规模逐渐呈现指数级增长之势,而目前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经济评价标准缺失,现有相关标准制定年限较早,对新形势的适用性不强,参考价值相对较低。2024年3月14-15日,在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上,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工程咨询部部门经理余学娟分享了《风电场改造升级
8月23日,内蒙古科右前旗与江苏天合光能就风光储制氢制氨项目召开交流座谈会,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王立东,江苏天合光能中国电站事业部电站开发中心东北区总经理马龙河等政企领导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马龙河介绍了江苏天合光能及风光储制氢制氨项目的基本情况,相关部门就该项目落地的可行性,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3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与江苏天合光能就风光储制氢制氨项目召开交流座谈会,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王立东,江苏天合光能中国电站事业部电站开发中心东北区总经理马龙河等政企领导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马龙河介绍了江苏天合光能及风光储制氢制氨项目的基本情况,相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7日,南瑞集团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套无储能支撑光伏自同步电压源及其场站控制系统,并在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成功示范运行。南瑞研究院副院长王伟表示,通过多年坚持公关,项目团队在自同步电压源机组和场站控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南瑞将继续聚力于新能源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电力结构重碳的特点,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主要战场之一。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电力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2021年我国电力行业呈现发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但煤电仍是安全保供主要电源的特点。从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电力结构重碳的特点,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主要战场之一。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电力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2021年我国电力行业呈现发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但煤电仍是安全保供主要电源的特点。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9日,长高集团发布公告,长高集团与国电投湖北分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湖南省范围内合作开发风电/光伏/储能等发电项目;双方共同合作推进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初步确定建设规模不低100MW。
12月7日,冀北坝上雪花纷飞。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基地,一台台风机迎风起舞,成片光伏板熠熠生辉,绿色电能源源不断送向远方。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代表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兴起,我国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新能源发展领跑世界。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标杆性工程,在引领新能源
摘要:目前边缘农牧区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由于通过各自逆变器运行,存在成本高、能耗高等问题。提出采用双Boost-Buck单一逆变器结构实现风光储联合发电共用直流母线方案,达到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的效果。首先设计了基于V2控制双Boost-Buck变换器风光储联合发电的拓扑结构和电路,实现了输入电压在较宽范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受国电电力宁夏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国电电力吴忠太阳山风光储发电工程风电部分监理服务进行国内公开招标。现邀请国内具备投标条件的投标人前来投标。一、招标人:国电电力宁夏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二、招标代理机构: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三、本招标
8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环保厅获悉,我区首个风光储能发电项目已通过环保评估,主体工程将于今年9月在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开建。国电电力吴忠太阳山风光储发电项目为风光储互补项目,分为风电系统、光伏系统及储能系统。风光储发电,就是将风电、光伏及储能系统联合起来,改善独立风力发电系统和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存在不稳定性、间歇性的缺点,弥补风电和光伏独立系统在自然资源上的缺陷,将不连续、不稳定的风电、光伏转化成连续稳定的电能输出。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区域风力资源丰富,太阳辐射能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对于风能及太阳能利用十分有利。该项目总投资5096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据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消息,江西华电赣州龙南市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备案。据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位于赣州市龙南市,总投资70000万元。申报单位为华电江西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启动,2027年6月完工。项目拟建设20台5.0MW风力发电机组,规划总容量1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4月18日,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在完成“构网型”改造后,成功并网投运。作为大型光伏配套项目,原储能电站采用传统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1批4354.33MW风力发电机组集采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共10个标包,项目规模合计4354.33MW,单机容量5MW-10MW。标包一:新疆电力博州公司240MW风电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规划容量240MW、采购单机容量6.25MW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