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韩国、日本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中各具特色,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维持并将继续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但,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中日韩都在不断地变化。
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在政策的呵护下,正在变大变强。例如,在2016年全球锂电池销售量排名榜中,前20名当有有15席被中国企业所占领;在仅有的6家年销售额达百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中国3家,韩国2家,日本1家。(详情请点击《全球锂电池销售额TOP20:中国独占15席》)
不过仍有一点需重点留意:中国电池企业的强势崛起,原因在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产量占了全球50%,且还在不断飙升),并且有政策扶持。而在海外,则仍是松下、LG化学、三星SDI的天下,它们的市占率高达76%。
韩企在最大市场失宠但实力仍存
为抢占市场,韩企LG和三星采用低价策略,并且降价降得“丧心病狂”。例如,早在2015年10月下旬,LG化学在南京工厂竣工仪式之前,曾放出风声称,他们将实现1元/瓦时的价格。这相对于当时2元/wh以上的均价具有相当破坏力。
降价的目的是为了市场占有率,但是也带来了持续的亏损,市场预计,2016年LG和三星亏损金额将会超过20亿人民币。
不止如此,韩企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去年年中,中国工信部发布(第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三星SDI、LG化学、SKInnovation、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均未进入目录。去年年底,中国工信部发布2016第5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其中5款新能源汽车被移出官方推荐目录,这5款车型配套动力电池来自LG化学、三星SDI、通用等企业。
再加上受“萨德”事件影响,今年3月29日,韩国SKInnovation与中国企业合资在华设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由于订购量减少已全线停产。与此同时,LG化学也传出其位于南京的动力电池工厂停工,生产线已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消息。而三星SDI在中国西安的生产线同样也已闲置了几个月,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萨德”事件,该公司决定重新考虑中国西安电池工厂的扩建计划。
不过,在海外的市场中,LG化学与现代起亚、通用、雷诺、福特、大众等国际定将厂商展开合作,其中雷诺Zoe和雪佛兰Volt的畅销更是帮助公司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提升到全球顶尖水平。目前全球二十大汽车品牌有超过十个和LG化学在动力电池方面有合作,发展潜力仍不可小视。
三星SDI则与宝马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且在2015年全资收购MSBS,MSBS在电池组项目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自此三星SDI构建起从电池单元到电池组完整的业务体系。2016年,三星note7发生电池爆炸事件引起世界关注,而其电池正是由三星SDI生产制造,三星SDI因此在消费锂离子电池领域失去众多订单,但对动力电池业务影响不大。
日企抱有大腿但仍危机四伏
在韩企受挫之际,日企特别是松下,大有趁势而起的迹象。有消息称,松下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合资建厂,生产的电池与特斯拉使用的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相同,工厂将选址苏州。
松下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占有更多份额。
另外,目前已有不少日本动力电池配套供应商前往中国沿海地区设厂,如三菱化学、旭硝子清美化学、宇部兴产、三井化学、JFE化学等。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的,松下于2008年宣布收购三洋电机,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商。同年,松下与特斯拉首次展开合作,特斯拉首款车型Roadster便是采用松下18650钴酸锂电池,自此松下一直作为特斯拉最主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余仅LG化学提供Roadster更换电池)。2014年,松下宣布与特斯拉合资共建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两者关系更进一步。乘着特斯拉发展的东风,松下近年来稳居动力电池厂商头把交椅。
松下现在是抱紧美国特斯拉的大腿,两家紧密合作。不过,这对松下也是有隐忧的,如果哪天特斯拉的供应链被中国企业突破,松下电池将非常危险,因为很难找到替代客户。
市场上有这么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情况的严重性:2016年,索尼锂电池销售额80亿人民币,松下锂电池销售额230亿人民币,加起来310亿人民币。特斯拉2016年卖出了7.6万辆电动汽车,平均每辆汽车花费3.5万美元购买松下电池,这意味着2016年特斯拉对松下电池金额高达26.6亿美元,将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差不多180亿元。
一个特斯拉对松下电池的采购金额超过了日本锂电池产业订单的一半。
其实,现在都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马斯克选择松下当供应商,日本锂电池产业已经全面衰退。
总的来说,掌握了锂电电芯技术的中日韩各大企业,三分天下的战斗正在残酷地进行中。展望未来,在中国扶持政策退出前的几年中,中国电池企业有望实现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像原来光伏产业一样逐步进入国际供应链。而日韩厂商的动力电池也将凭借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中国市场更有竞争力。到时候中国厂商将直面日韩厂商激烈的竞争。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叶石丰1,洪朝锋2,綦晓2,吴伟雄2,谭子健1,周奇1,张兆阳1单位: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2.暨南大学能源电力研究中心引用:叶石丰,洪朝锋,綦晓,等.基于EEMD-GRU-NN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预测方法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380-38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1本文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4日,山东省地方标准《锂离子电池储能性能测试及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全国首个锂离子电池储能地方标准。《规范》发布于2月24日,由山东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征求《点火枪安全规范》等26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计划。《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由国家标准委提出,委托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主要起草
作者:陈峥彭月胡竞元申江卫肖仁鑫夏雪磊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引用:陈峥,彭月,胡竞元,等.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319-33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686本文亮点:1.仅利用前30分钟充电数据且采样间隔为30秒的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的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全部完工,项目整体综合完成率达96%左右,现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室内在进行吊顶装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网、室外绿化、
3月19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计量工作的通知(鄂市监量函〔2025〕44号)。其中提到,全力推进碳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紧紧围绕锂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着眼企业碳足迹管理中长期需求,协同产业链龙头企业,借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系统编制碳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
作者:周洪1,2(),俞海龙3,王丽平4,黄学杰3()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引用:周洪,俞海龙,王丽平,等.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的锂电池前沿监测及主题分析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3月4日,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进口管理要求,并对《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78号)进行修订,形成《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
作者:刘通1,3杨瑰婷1毕辉4梅悦旎1刘硕1宫勇吉3罗文雷2单位:1.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2.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引用:刘通,杨瑰婷,毕辉,等.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为65.4万吨,同比仅增长5.0%,其中回收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废料达到40.0万吨,占比继续提升至61.2%,三元锂电池及废料为24.3万吨,
2023年12月,近200个国家的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COP28)上就新的全球2030年目标达成了一致。他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至三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加快从化石燃料转型,大幅减少甲烷排放。国际能源署发表题为BatteriesandSecureEnergyTransitions(电池与安全
3月2日德国赢创工业集团2日在官微宣布,将扩建位于日本四日市的生产基地,投资建设该公司在亚洲的首座气相氧化铝工厂,生产可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特种化学品解决方案。项目投资额达数千万欧元,计划于2023年夏季开始施工,并于2025年投入运营。四日市基地由赢创与三菱材料公司的合资公司运营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船舶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电动船舶的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电动船舶的产量已经超过100艘,带动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73.2兆瓦
到2028年,磷酸铁锂(LFP)将成为镍锰钴(NMC)的主要电池化学成分,到2030年,该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0GWh。这些数据是根据伍德麦肯齐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公司对锂离子电池制造业的最新分析得出来的。在这十年里,中国的CATL和韩国的LG是计划增加最大产能的前两名。仅CATL就计划到2030年拥有800GWh的年在线生
近日,行业分析机构起点研究发布的2021全球锂电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球锂电池电芯设备规模为792亿元,同比增长48.9%。同时,白皮书预测未来4年是锂电池设备需求高速增长期,2022年将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2990亿元。锂电池设备通常指锂电池在组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业内人士认为,
锂电池行业作为国家大力培育的新能源产业,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月10日,天府新区海关验放今年四川首批锂电池出口大额订单,价值近3000万元。据悉,该批锂电池的制造商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区投资的成都市新津时代新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火爆,EV-Volumes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324万辆,同比增长43%。中金公司的研报指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加速提升,预计2022年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的同时,市场对
2021年1-2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29.5亿只,同比增长108.0%。
2020年1-5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55.1亿只,同比下降1.2%;铅酸蓄电池产量7638.9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2.9%;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141.3亿只,同比下降3.7%。5月当月,全国锂离子电池完成产量14.5亿只,同比增长14.1%;铅酸蓄电池产量1937.4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7.7%;
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氢气储能将渗透锂离子电池市场?除电化学电池外还有大量的储能系统,包括热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等。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想真正使储能技术在能源结构转型中起到助推作用,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储能形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氢气
在经济缩水明显、消费需求骤降、上下游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锂离子电池制造和供应链也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业内普遍认为,今年锂在充电电池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速将低于预期,但仍将保持缓慢增长,长期来看,需求仍将呈现增长的态势。英国大宗商品研究公司罗斯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飞行汽车定点项目,公司提供的高压动力电池采用了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是飞行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为飞行汽车提供充足、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客户充分分析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能力等诸方综合因素,决定选择公司作为其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同时项目现场也作为成都经开区“立园满园”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地。据了解,2021年,中创新航落地成都经开区,一期建设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此次破土动工的中创新
3月27日,精控能源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政府、股东及权威媒体等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全面展现精控能源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引发行业对新能源技术革新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探讨。总部启航:打造智慧能源战略新支点
3月24日晚间,东峰集团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东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衢州智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衢州智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项下之生效条件已全部达成,衢州市国资委即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时间回溯至1月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保隆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当前市场液冷板项目主要用于汽车电池包、域控系统、储能系统及快充系统。公司液冷板产品已经应用到电池包、快充及储能系统,正在拓展域控领域的客户。AIDC领域快速发展,也会用到液冷板相关产品,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关的客户定点,需进一步
3月21日,天津市静海区政府在北京举办“大美静海循环子牙”2025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推介会,并与巴特瑞科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此次子牙经开区与巴特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强化双方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是“技术+平台+政策”三重优势的叠加,将有效推动子牙经开区建成全国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收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HEV电池总成等零部件的供应商定点通知。项目的进展尚存在不确定性,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售订单为准,对本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暂不确定。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动船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超千亿元的锂电应用新蓝海正在向行业招手。近期,不断有电动船舶新建、下水的消息。3月15日,国内首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屿见77”在福建下水,该船也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纯电海上客船。该船采用纯电池动力系统,预计年内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阿维塔品牌宣布其与设计师KimJones联名的限量版车型阿维塔012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70万元,全球限量700台。该车型由阿维塔与Dior男装艺术总监、Fendi女装及高定艺术总监KimJones联合打造,外观上延续了现款车的整体尺寸和基础设计,但在细节之处有专属设计,如液态银车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