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相继传出中国准备在南海部署移动式海上核电站和测试水下滑翔机的消息,据香港《南华早报》11日报道,“中国已宣布一个新的重大合资项目,将为在南海甚至更远地区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注入动力,从而推动中国的海上核能力。”报道提到的项目是中国核能电力公司与其他多家公司共同出资1.5亿美元,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将促进中国的海洋核动力发展,这与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雄心壮志相符”。
据介绍,浮动核电站被誉为续航极强的“充电宝”,消除了能源输送的障碍,非常适用于孤岛、远洋、极地等特殊地点。《南华早报》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核专家的分析认为,虽然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技术尚不成熟,但中国和美国等都在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研发。“海上浮动核电站通常比岸上核电站要小,发电能力不及后者,目的是保持移动,这样就能漂浮到任何港口或岛屿,从而拥有远程电力”。
尽管新公司在声明中没有说具体如何或在哪里使用相关核技术,但报道称,“观察家认为很可能会在诸如中国南海地区部署海上核电站”。报道还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军事专家许瑞麟的话称,除了为中国南海上的基础设施提供电力、淡水这类实际用途外,海上浮动核电站还有支撑中国海上强国地位的象征意义。澳大利亚防务力量学院地区安全专家卡莱尔˙泰勒则表示,一旦中国在南海部署海上核电站,将使岛屿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北京也有理由为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在南海部署了‘具有破坏性的’技术设备,以加强自己的领土野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11日则用更为耸动的语言描述了“中国在南海的另一种新装备”。报道称,中国上月在南海“国际航道”布设了12台“海翼”水下无人潜航器开展“科学观察”。今年3月,正是这种潜航器在测试中达到6329米的最大下潜深度,打破美国保持的同类设备世界纪录。“北京可能正利用这种新装备支持其在南海地区的扩张”。
据介绍,“海翼”潜航器属于水下滑翔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源消耗小,水下噪声低,可以长时间在水下巡航。中国科考队近日在南海布放的12台“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提供了详细的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实验室,对气象预报、海洋监察等有较大应用价值。
对于这种科研装备,美媒却认为它具备一定的军事用途。报道称,美国就用多达130台不同类型的水下潜航器收集全球海洋的水文资料,这些信息对于潜艇行动和反潜作战非常有用。潜航器也可作为秘密的侦察工具,避免操作人员靠近外国海岸。而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西尔维娅˙米希拉则表示,凭借无人水下潜航器的探测能力,可以使“海洋透明”,有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因此中国才会对这种新兴的水下无人机产业投以巨资。
无论是海上核电站还是“海翼”水下滑翔机,都不是首次对外公开,例如2015年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就公开展出过“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反应堆浮动核电站”模型;2016年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也公开介绍过“海马”号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燕”“海翼”深海滑翔机等多种无人潜航器的实物和性能。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和国力的提升,这些新装备投入使用、造福社会无可厚非。这些装备之所以突然引起外媒关注,恐怕更多还是因为它们被强行与南海挂上钩。他认为,中国与东盟近日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让某些域外势力不满,希望借机重新挑起“中国威胁论”。只是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老把戏,恐怕有心之人都能识别得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日,国资委披露了7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包含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东方电气3家电力央企。详情如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经研究,聘任任书辉、贾谌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王宜林、夏大慰不再担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月30日,国资委官网正式公布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名单》。
2020年2月18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2145.39万元减至8400万元。债权人可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要求该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让业内人士猜测是为了股份制改造做准备。早在2015年,中发9号文中明确表示,要建立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2018年9月4
三代核电开启批量建设模式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经历了三年“零核准”,于2019年迎来重启,截至2019年11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47台,装机规模全球第三,在建机组12台,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拥有多种堆型的三代核电项目。详情点击中国核电所属各核电站2019年发电量公告根据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
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正将更多旗下企业推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即“混改”)。最新的一批混改标的,是国家电网在六省市电力公司下设的电力交易中心。(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作者:云中淼)日前,国家电网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陆续挂牌天津、江苏、湖南、山东、吉林、辽宁
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正将更多旗下企业推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即“混改”)。最新的一批混改标的,是国家电网在六省市电力公司下设的电力交易中心。(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作者:云中淼)日前,国家电网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陆续挂牌天津、江苏、湖南、山东、吉林、辽宁
福清核电5号机组顺利完成首炉核燃料接收近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顺利完成首炉核燃料接收,朝着机组装料、商运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福清核电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的岐尾山前沿,东、南、西三面环海,东北侧与陆地连接。详情点击海南核电年发电量再创新高12月4日,海南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财政部:明年起取消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等装备免税政策11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根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海阳核电1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2018年10月22日22时12分,国家电投首台控股建设的海阳核电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验,系统、设备运行平稳,具备投入商业运行条件。详细情况辽宁核电换帅!王秀启任党委书记、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美国又对中国核工业使阴招专家:不会步中兴后尘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12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周四宣布,由于中国可能将美国核技术转移到新一代中国核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等军用技术上,因此发布禁令,将严格限制民用核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近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完成市场化电力销售139.56亿千瓦时。半年报称,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电改积极推进,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已有序放开,电力竞价上网比例进一步扩大。中国核电积极探索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参与
据南华早报报道:在可能重塑印度尼西亚能源格局的举措中,总统普拉博沃提倡发展核能作为解决印尼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方案。虽然支持者将这一倡议誉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转型步骤,但批评者对放射性废物和高成本发出警报。(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普拉博沃的兄弟和高级顾问哈希姆在11
中国核电10月10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复了关于核电站利润、储备项目、民营资本、未来规划等多个热点问题,详情如下:1、问:请问三门核电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三门核电去年有一个主泵的赔款,同时开始计提乏燃料后处理费,导致三门本期净利润下降。2、问:请问福清核电上
核能是净能源效率、原材料效率最高的能源,能源投入回报率可能是煤、天然气或水力发电的两倍或更多。以每兆瓦时的死亡人数来衡量,核能的安全程度也最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核能在全球电力中只占相对较小的份额,并且由于核电的建设跟不上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核电的份额一直在下降。燃料与技术方面,
全球主要核工业国家目前将模块化小堆技术视为未来核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制高点,大力支持本国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发,迄今已推出80多种小堆设计。美国积极推动小堆在民用和国防领域的应用,准备完成5种小堆的首堆建设。俄罗斯已建成全球首座小堆电厂,启动小型铅冷快堆首堆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另外3座
当地时间4月15日,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站,能源供应进入无核时代。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站的决定要追溯到2000年,这一年是德国能源转型的元年。当时执政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绿党在议会通过相应法案,开启了德国的能源转型之门,使德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启动能源转型的工业大国。上述通过的法案中包括原子能
加拿大Prodigy清洁能源公司与美国NuScale电力公司自2018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一直在合作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海上核电技术。两家公司已公开一款基于小型堆(SMR)技术的海上核电厂概念设计,该电厂可以为全球沿海地区输送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据介绍,该海上核电厂能够装备1~12个NuScale小型堆模块。国
9月14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拥有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55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蓝皮书》指出,2021年,我国核能科技创新继续取得新进
在俄芬边境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起点——俄罗斯波尔托瓦亚压气站,一个伸向天空的巨大橙色火炬自6月以来一直在熊熊燃烧。根据RystadEnergy的分析,这里每天要白白烧掉434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折合价值约1000多万美元。(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陶光远)这在欧洲引发了轩然大波。在欧洲民众和工商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目前已经实现并网发电,正在进行提升功率试验。我国60万千瓦商用高温气冷堆已经启动工程项目筹备和选址工作。高温气冷堆发电效率高,堆芯出口温度高,适合发电和热能的阶梯利用,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5月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访问英格兰哈特尔普尔核电站时说:“我们将每年建造一座,而不是每10年建造一座核电站,用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为家庭供电。”在叠加俄乌战争和疫情等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局势下,为提高能源独立性,英国政府在4月份发布了一项以发展核能为重头戏的能源安全
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开发减少碳足迹的技术,紧凑型浮动核电站正在成为新的竞争技术。为此,三星重工(SHI)和Seaborg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在Seaborg的紧凑型熔盐反应堆(CompactMoltenSaltReactor,CMSR)的基础上开发浮动核电站,准备停泊在工业港口,并与陆上电网相连。该协议包括开发氢气生产工
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多家外媒纷纷予以报道和解读,称“中国拟斥资10亿,为南海岛礁打造‘充电宝’”,分析认为中国展现其增强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该重大项目可能成为南海浮动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10.30mdash;11.03)要闻,以供大家参阅。南海岛礁“充电宝”来啦!首个海上核反应堆将建成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
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多家外媒纷纷予以报道和解读,称中国拟斥资10亿,为南海岛礁打造充电宝,分析认为中国展现其增强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该重大项目可能成为南海浮动核电站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