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相继传出中国准备在南海部署移动式海上核电站和测试水下滑翔机的消息,据香港《南华早报》11日报道,“中国已宣布一个新的重大合资项目,将为在南海甚至更远地区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注入动力,从而推动中国的海上核能力。”报道提到的项目是中国核能电力公司与其他多家公司共同出资1.5亿美元,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将促进中国的海洋核动力发展,这与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雄心壮志相符”。
据介绍,浮动核电站被誉为续航极强的“充电宝”,消除了能源输送的障碍,非常适用于孤岛、远洋、极地等特殊地点。《南华早报》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核专家的分析认为,虽然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技术尚不成熟,但中国和美国等都在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研发。“海上浮动核电站通常比岸上核电站要小,发电能力不及后者,目的是保持移动,这样就能漂浮到任何港口或岛屿,从而拥有远程电力”。
尽管新公司在声明中没有说具体如何或在哪里使用相关核技术,但报道称,“观察家认为很可能会在诸如中国南海地区部署海上核电站”。报道还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军事专家许瑞麟的话称,除了为中国南海上的基础设施提供电力、淡水这类实际用途外,海上浮动核电站还有支撑中国海上强国地位的象征意义。澳大利亚防务力量学院地区安全专家卡莱尔˙泰勒则表示,一旦中国在南海部署海上核电站,将使岛屿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北京也有理由为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在南海部署了‘具有破坏性的’技术设备,以加强自己的领土野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11日则用更为耸动的语言描述了“中国在南海的另一种新装备”。报道称,中国上月在南海“国际航道”布设了12台“海翼”水下无人潜航器开展“科学观察”。今年3月,正是这种潜航器在测试中达到6329米的最大下潜深度,打破美国保持的同类设备世界纪录。“北京可能正利用这种新装备支持其在南海地区的扩张”。
据介绍,“海翼”潜航器属于水下滑翔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源消耗小,水下噪声低,可以长时间在水下巡航。中国科考队近日在南海布放的12台“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提供了详细的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实验室,对气象预报、海洋监察等有较大应用价值。
对于这种科研装备,美媒却认为它具备一定的军事用途。报道称,美国就用多达130台不同类型的水下潜航器收集全球海洋的水文资料,这些信息对于潜艇行动和反潜作战非常有用。潜航器也可作为秘密的侦察工具,避免操作人员靠近外国海岸。而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西尔维娅˙米希拉则表示,凭借无人水下潜航器的探测能力,可以使“海洋透明”,有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因此中国才会对这种新兴的水下无人机产业投以巨资。
无论是海上核电站还是“海翼”水下滑翔机,都不是首次对外公开,例如2015年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就公开展出过“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反应堆浮动核电站”模型;2016年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也公开介绍过“海马”号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燕”“海翼”深海滑翔机等多种无人潜航器的实物和性能。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和国力的提升,这些新装备投入使用、造福社会无可厚非。这些装备之所以突然引起外媒关注,恐怕更多还是因为它们被强行与南海挂上钩。他认为,中国与东盟近日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让某些域外势力不满,希望借机重新挑起“中国威胁论”。只是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老把戏,恐怕有心之人都能识别得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加拿大Prodigy清洁能源公司与美国NuScale电力公司自2018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一直在合作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海上核电技术。两家公司已公开一款基于小型堆(SMR)技术的海上核电厂概念设计,该电厂可以为全球沿海地区输送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据介绍,该海上核电厂能够装备1~12个NuScale小型堆模块。国
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开发减少碳足迹的技术,紧凑型浮动核电站正在成为新的竞争技术。为此,三星重工(SHI)和Seaborg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在Seaborg的紧凑型熔盐反应堆(CompactMoltenSaltReactor,CMSR)的基础上开发浮动核电站,准备停泊在工业港口,并与陆上电网相连。该协议包括开发氢气生产工
2021年10月19日,俄罗斯国家采购网站发布声明称,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旗下Atomflot公司已下单建设4座现代化的浮动核电厂,并以1902亿卢布(约合26.7亿美元)的价格交付至楚科奇自治区厂址。信息显示,Rosatom旗下机械制造单位Atomenergomash公司已收到此订单,并且是本次招标的唯一参与方。
在过去20年,为适应全球能源低碳化的大趋势,核能发达国家都在努力扩大核能应用范围,多用途的小型堆开发已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热点。I
金秋十月,硕果满园。“史上最长‘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喜庆满目、人潮涌动,展现出中国战胜新冠疫情、“满血复活”所取得的壮观成就;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主要经济相关指标增速由负转正,突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核能领域也以浩大的声势、集成的实力,呼应着整
海上浮动核电站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依靠小型反应堆为偏远海岛供给能源将是海洋强国未来的发展新趋势。(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ID:energymagazine作者:石磊李金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5月下旬发表声明说,由俄罗斯建造的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地区
美国X-energy将为日本高温气冷堆供应核燃料日前,美国X-energy公司宣布,根据与日本核燃料工业公司(NFI)的合作安排,该公司将成为日本高温气冷堆(HTGR)的独家燃料供应商。详情点击匈牙利波克什二期核电厂提交最终建造许可证申请6月30日,匈牙利国家项目公司PaksII宣布,该公司已向匈牙利原子能管理
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42%。2019年,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
哈工程等33家公司/机构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5月23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共计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北京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奇虎360、捷辉创(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技企业/机构。详情点击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22日投入商业运营俄罗斯国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22日发表声明说,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投入商业运营。声明说,由俄罗斯建造的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地区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市投入商业运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核电公司总经理安德烈·彼得罗夫在声明中表示,“罗蒙诺索夫
2020年4月15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布声明称,全球首座浮动电厂“罗蒙诺索夫号”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已获得俄罗斯国家专家审查委员会(Glavgosexpertisa)批准。该计划包括沿海和水利工程厂房设计,以及电厂实物防护所需的相关设施及设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多家外媒纷纷予以报道和解读,称“中国拟斥资10亿,为南海岛礁打造‘充电宝’”,分析认为中国展现其增强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该重大项目可能成为南海浮动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10.30mdash;11.03)要闻,以供大家参阅。南海岛礁“充电宝”来啦!首个海上核反应堆将建成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
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多家外媒纷纷予以报道和解读,称中国拟斥资10亿,为南海岛礁打造充电宝,分析认为中国展现其增强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该重大项目可能成为南海浮动核电站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