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5月下旬发表声明说,由俄罗斯建造的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地区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市投入商业运营。
“罗蒙诺索夫院士”核电站是俄罗斯第11座核电站,也是全球首个民用海上核能平台。由一艘长144米、宽30米的驳船,以及驳船上搭载的两座35兆瓦核反应堆组成,可提供高达70兆瓦的电力或300兆瓦的热量,供20万人使用。
除了核电设施,这个巨型浮式核电站上的海水淡化设备还可每天提供24万立方米的淡水。建造厂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表示,该船的安全标准不亚于陆地上的核电站,有多重措施防止核泄漏,能在海啸等自然灾害情况下,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寿命可达35至40年。
海上浮动核电站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依靠小型反应堆为偏远海岛供给能源将是海洋强国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海岛的淡水与电力困境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海洋是国家生存发展新的空间,海洋开发也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我国是世界上海岛较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有海岛上万个,其中面积在500m²以上的岛屿就有7000多个,其中有人居住的海岛近500个。
然而对于大部分海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缺水、缺电的情况,这严重制约着深远海、边远海岛的居民生活、资源开发、旅游发展、军事活动等。
淡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保证。在我国分布众多的海岛中,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的海岛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91%左右。我国的海岛大多远离大陆、分散偏僻,无法引水。而采用船舰补给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如海洋上恶劣的天气,或者受到干扰。
另外,我国海岛大多面积较小(面积为500m²~5km²的海岛约占我国海岛总数的98%),开发本地水资源的能力有限。随着国家海防建设的需要,如何确保海岛供水安全已迫在眉睫。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增量技术,具有占地少、水质好、供给稳定、规模灵活和水安全保障度高等优势,在国内外一些海岛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保障海岛水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远海岛屿淡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启动海水淡化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高度电气化、自动化的当今时代,电力困境会导致大量装备处处受限,光是日常生活就有诸多不便。
目前海岛供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联网,一种是离网。对于距离大陆较近的中大型群岛,因为需求量大,多采用联网供电的方式,主要使用海底电缆,如果距离不远的话也会使用架空大跨越运输电力。这类供电模式供电量大且可靠性高,但是建设费用高,维护技术难。
而对于我国诸多边远海岛,则采用离网供电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柴油发电机、风能、太阳能等方式发电。柴油发电成本较高,补给十分困难,尤其是在恶劣海况下补给尤为艰难。虽然海岛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其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给系统运行调度带来很大困难。
电力、淡水供应平台—海上浮动核电站
电力、淡水短缺是抑制边远海岛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提到,“小型反应堆将是未来核电发展的方向。其中,海上浮动堆、核动力平台对于海岸线漫长的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海上浮动核电站指利用浮动平台建造可移动的核电站,能够自由的将电力运输到人烟稀少的远海地区,形象的来说,海上浮动核电站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海上充电宝”。
最先提出海上浮动核电站概念的国家是美国。1972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提出了放置在大型驳船上的核电厂方案,为美国东部沿岸城镇输送电力,由于投资不够而终止。
2007年,俄罗斯开始建造浮式核电站“罗蒙诺索夫”号,成为最先进行海上浮动核电站建造的国家,目前该核电站已投入商业运营。此外,法国和韩国目前也正积极研发下沉式和重力基础结构式海上浮动核电站。
海上浮动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热电联产,将热量进一步利用到海水淡化工艺中,可以实现远海岛屿的电力与淡水的双供应,从根本上解决远海岛屿的电力供应与淡水需求,实属一举两得。海上浮动核电站由于其移动性,能够减少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陆地上居民的影响,也没有陆地核电站因为地震而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即使在极端条件下,浮动核电站也可以就地取材,将海水引入船体,避免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的情况。
此外,海运的运输能力比陆地运输要强得多,可以自由地从我国的渤海跨越到南海群岛,甚至能够跨越洲际,作为海洋上能移动的供电供淡水平台,海上浮动核电站可以自由的到达水电急需的区域。在将来具有成熟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平台后,还可以凭借运输的灵活性,去到电力紧张的沿海国家与地区进行电力出口,满足市场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作为灵活和稳定的电力、淡水供应平台,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能给遥远的海岛、石油钻井平台或科研考察活动提供支援,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意义,因此,我国对于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的研发与建设迫在眉睫。
颠覆与创新
海上浮动核电站采用成熟的浮动平台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岛屿陆域面积的占用。在我国98%海岛都是500m²~5km²的小型岛屿的现状条件下,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设计的反应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在防核扩散、反恐怖袭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海上浮动核电站采用三代、四代或者更加先进的核电反应堆,燃料元件的性能、非能动安全性以及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共同确保了其安全特性,具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等级。
2. 设计的反应堆不需要设置应急计划区,因此特别适合于浮动平台与海水淡化。
现行核电站的压水堆,需要遵照我国国家标准《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确定应急计划区。对于先进的三代、四代或者更加先进核电反应堆,由于具有固有安全特性,参照美国MG-HTR不需要设置应急计划区。不设置应急计划区,意味着浮动平台可以靠近岛屿停放,使输送系统大大简化。而且海水淡化技术需要靠近用户中心,不设置应急计划将有利于满足要求。
3. 设计的反应堆的燃料装卸系统可实现不停堆的换料或者一次性转料终身使用,实现了电力与淡水的连续供应,具备保障岛屿特种装置与设备连续、稳定运行的优势。
新燃料元件从反应堆顶部装入堆芯,从堆芯底部卸料管可卸出燃料元件,卸出的燃料元件如果未达到预定的燃耗深度,则再送回堆内使用,使每个燃料元件的燃耗深度基本一致,实现装卸料的自动化,从而达到电力与淡水的连续供应。
4. 设计的反应堆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简化的设计结构,因此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反应堆的发电效率可达到40%,如果采用更为先进冷却剂系统作为冷却剂,效率能达到50%以上。而一般压水堆一般为33~35%。
5. 设计的反应堆与海水淡化可以实现完美匹配。
先进反应堆蒸汽压力品质更高,如反应堆高压缸蒸汽温度为161℃,压力0.6MPa,温度与热法海水淡化完美匹配(压水堆高压缸蒸汽很高,为370℃左右,需要处理后才能与海水淡化装置匹配),同时产生的乏汽(70℃)也与海水淡化理想的工艺热匹配(对于压水堆,废热的温度范围太低,不能用于海水淡化)。
海上浮动核电站研究方案
海上浮动核电站采用驳船为主体,主要分为控制室、核反应堆、燃料堆放区、居住区等部分,工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设计的反应堆应用于浮动核电站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对浮动式核电站载体进行设计,对浮动式反应堆用于电力供应与海水淡化的耦合方案进行研究。总体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
海上浮动核电站使用的三代、四代或者更为先进核电反应堆,采用优异的陶瓷包覆的球形燃料元件,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然而浮动平台与静止的陆地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反应堆用于建造浮动核电站仍需要评估。可以通过调研不同远海岛屿海域的风、浪、流、冰等海洋环境条件以及反应堆的设计强度,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通过浮动平台的调研,确定其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
浮动式核电站载体应保障浮动式核电站设计、建造、服役、退役的全寿命周期下的安全性,即除了保障核反应堆自身的固有安全外,作为核反应堆装置的载体,其系统的安全性、成熟性、适应性对核反应装置的安全运行亦至关重要。因此与核安全的相关的载体的总布置、破舱稳性、碰撞保护、防火分隔、堆舱通风、消防救生、与应急备用电源等均为设计的重点。
本着能源节约原则,核电厂海水淡化工程充分利用核电厂既生产热能,又生产电能的优势,采用“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为主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为辅的方式(MED-RO),开展大规模的海水淡化生产。淡化后的水在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条件下,还需要调节其水硬度与氟浓度等,避免因为缺氟导致的氟斑牙以及因为长期缺乏矿物质而引发的系列疾病,使其可以满足人长期饮用。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
发展建议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占到60%左右,在能源难再生以及带来的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开发核能发电有利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及能源结构调整。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拥有约300km²的海域,面积在500m²以上的岛屿多达7000多个。近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升温,我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如何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维护海洋主权将是一项长久的议题。
海上浮动核电站作为核电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结合,能够为深远海、偏远岛屿提供电力和淡水资源,保障周边岛民日常需求、旅游开发、石油开采、军事演习等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可以对外出口电力资源。可以说海上浮动核电站一旦投入商业化运营,将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随着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可以看出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的可行性与发展潜力。
我国需要关注和借鉴美俄等其他国家对于浮动式核电站的经验和研究,深化国际合作,为国内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结合海上浮动平台的特点与自身发展需求,细化工程的具体实施策略。海上浮动核电站的热电联产与海水淡化耦合模式,是解决大陆资源短缺、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与国防价值,加快海上浮动核电站工程的研发与建设刻不容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加拿大Prodigy清洁能源公司与美国NuScale电力公司自2018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一直在合作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海上核电技术。两家公司已公开一款基于小型堆(SMR)技术的海上核电厂概念设计,该电厂可以为全球沿海地区输送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据介绍,该海上核电厂能够装备1~12个NuScale小型堆模块。国
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开发减少碳足迹的技术,紧凑型浮动核电站正在成为新的竞争技术。为此,三星重工(SHI)和Seaborg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在Seaborg的紧凑型熔盐反应堆(CompactMoltenSaltReactor,CMSR)的基础上开发浮动核电站,准备停泊在工业港口,并与陆上电网相连。该协议包括开发氢气生产工
2021年10月19日,俄罗斯国家采购网站发布声明称,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旗下Atomflot公司已下单建设4座现代化的浮动核电厂,并以1902亿卢布(约合26.7亿美元)的价格交付至楚科奇自治区厂址。信息显示,Rosatom旗下机械制造单位Atomenergomash公司已收到此订单,并且是本次招标的唯一参与方。
在过去20年,为适应全球能源低碳化的大趋势,核能发达国家都在努力扩大核能应用范围,多用途的小型堆开发已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热点。I
金秋十月,硕果满园。“史上最长‘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喜庆满目、人潮涌动,展现出中国战胜新冠疫情、“满血复活”所取得的壮观成就;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主要经济相关指标增速由负转正,突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核能领域也以浩大的声势、集成的实力,呼应着整
美国X-energy将为日本高温气冷堆供应核燃料日前,美国X-energy公司宣布,根据与日本核燃料工业公司(NFI)的合作安排,该公司将成为日本高温气冷堆(HTGR)的独家燃料供应商。详情点击匈牙利波克什二期核电厂提交最终建造许可证申请6月30日,匈牙利国家项目公司PaksII宣布,该公司已向匈牙利原子能管理
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42%。2019年,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
哈工程等33家公司/机构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5月23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共计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北京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奇虎360、捷辉创(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技企业/机构。详情点击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22日投入商业运营俄罗斯国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22日发表声明说,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投入商业运营。声明说,由俄罗斯建造的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当天在俄远东地区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市投入商业运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核电公司总经理安德烈·彼得罗夫在声明中表示,“罗蒙诺索夫
2020年4月15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布声明称,全球首座浮动电厂“罗蒙诺索夫号”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已获得俄罗斯国家专家审查委员会(Glavgosexpertisa)批准。该计划包括沿海和水利工程厂房设计,以及电厂实物防护所需的相关设施及设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AINews网站发表署名RyanDaws的文章,题目是:WilltheAIboomfuelaglobalenergycrisis(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会引发全球能源危机吗?)?(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人工智能对能源的需求正在膨胀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关于电费的问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包括消耗宝贵的水资源
5月12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先后到阳江核电站、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和调度中心、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广东海上风电规划、电网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建
2025年5月15日16:40,中核工程总包的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3台主变压器和2台厂用变压器送电完成,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标准要求,网调许可7号机组主变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500kV倒送电目标圆满完成。为保证500kV倒送电安装工作顺利推进,项目部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组
1网友:投资者_1745718333142今年中国核电预计会有新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吗?“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运,漳州核电2号机组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具备商运条件,具体时间敬请关注公司公告。2网友:投资者_1710048600000贵司4月8号公告说4月7号贵公司董事长
核心要点•核能开发公司ElementlPower宣布与谷歌达成协议,共同推进三处先进核反应堆项目的选址开发。•谷歌将为这三个项目提供前期开发资金,每个项目发电容量至少达600兆瓦。•这是科技巨头与核能行业合作的最新案例,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庞大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据CN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
丹麦气候、能源和公用事业大臣拉尔斯·奥高13日表示,丹麦政府正在考虑解除维持了40年的核电开发禁令,以增强本国能源安全。如果解禁核电,意味着这个北欧国家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在丹麦《政治报》13日深夜发表的采访报道中,奥高透露,丹麦政府将分析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等新型核电技术的潜在益处,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晋控电力、电投产融涨停;九洲集团、湖南发展、华电辽能等跟涨。相关阅读:电投产融重组后,几座核电站装入上市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电投产融近日披露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指出,公司当下正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未来完成重组后,优质核电资产的注入将显著增加公司资产规模及业务实力,同时将显著提振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从而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而稳定的价值回报。据悉,电投产融拟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12月5日,英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在重新当选后发表的首次核电演讲中表示,建设新核电站对于英国能源系统脱碳“至关重要”,原子能的弊端“与我们面临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威胁相比微不足道”。他坚称将纳税人的钱投资新建核电项目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回报”,尽管“这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但政
据CNBC报道,GEVernova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发达国家部署小型核电站,以求在这项新兴技术中占据领导地位。这项技术可能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发挥中心作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GEVernova核能部门GE日立的首席商务官NicoleHolmes表示,该公司的小型模块化
国际能源研报(2024年8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本期核心观点01谷歌近期发布的年度环境报告指出,由于投入了大量人工智能应用,过去5年该公司碳排放量激增近50%。人工智能算力扩容需要大量电力,同时产生大量碳排放。随着算力对清洁电力需求的飙升,科技巨头们纷纷通过签订购电协议、
据CNBC报道,美国南方公司(SouthernCompany)首席执行官沃马克(ChrisWomack)表示,美国需要建造大量核电站,以满足激增的能源需求,同时实现气候目标(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沃马克日前在纽约举行的路透社全球能源转型会议上表示:“我们这个国家未来将需要更多的核电站。我认为我
乌兹别克斯坦报纸网6月5日消息,乌原子能机构表示,乌小型核电站首个反应堆计划五年内启动,但该项目成本仍属机密,未对外披露。核电站合同于2024年5月27日在普京访乌期间,由原子能机构下属核电站建设局与俄Atomstroyexport公司签订。项目地点在吉扎克法里什区图兹坎湖附近。核电站基于6座RITM-200N反
据Aljazeera网站报道,俄罗斯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建造一座小型核电站,这是后苏联时代中亚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普京在5月27日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表示,俄罗斯将向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投入4亿美元,为乌兹别克斯坦的项目提供资金。米尔济约耶夫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都在核能的帮助下确保其能源安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导致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呈爆发式增长。随着在建数据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满足庞大用电需求成为数字化时代之问。当前,“核电站+数据中心”合作模式日渐走红,多个相关项目陆续问世,核电技术尤其是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正被视为数据中心供能的可靠解决方案之一。■■算力扩张加
随着耗电的数据中心和清洁技术工厂在全美各地激增,美国大片地区面临着电力短缺的风险。公用事业公司和监管机构迫切需要制定可靠的计划来扩大美国脆弱的电网。(本文转载自:能源新媒ID:energymagazine)在佐治亚州,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正在飙升至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十年的新增用电量将是现在的17倍。亚
据CNBC报道,多年来科技公司和硅谷亿万富翁一直在向核能投资,将可持续能源视为绿色转型的关键。现在,他们有另一个动机来推广核能:人工智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尽管生成型人工智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增长,但核电项目受到严格监管,进展缓慢。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即核能的进步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