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本届论坛邀请国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门领导、能源电力领域院士和资深专家就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技术等问题发表主旨演讲。北极星电力网全程直播本届论坛。
会上,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力主题分享《多能互补核能供热 腾出电量上网空间》。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力
田力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1)电网面临的难题;2)核能供热技术与产品。其中,田力介绍了核能供热再受重视的背景,其主要表现在六方面:
1)热源结构不合理,导致冬季北方城乡雾霾日益严重,选择大能量、低污染、满足大规模集中供热需求的清洁热源提上日程;
2)替代燃煤供暖的天然气资源紧张且代价高昂;煤改电电网扩容改造成本高
3)各种储能方式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商业化推广尚待时日;
4)各种能源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6亿千瓦,严重地绝对过剩。冬季北方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大量投产,大型高效清洁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上网发电受到严重制约,影响能源系统整体效益,造成大气环境进一步恶化;
5)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居民集中居住区增加迅猛,同时城市热网取得长足发展,冬季区域集中供热需求快速增长。
6)大管径,高流速,低损耗,长距离输热技术取得突破。
田力表示:“核能供热是符合节能减排需求的清洁能源,是有保障的采暖能源,是环境保护需要的无污染排放能源,也是有利于创造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容量空间的多能互补技术,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必将占据一席之地!”
低温供热实验堆和示范堆的研制与建造条件已经成熟,加快常压低温核能供热堆的商业化推广,对于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雾霾治理、碳减排,缓解能源紧张、减轻运输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能源革命”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与规划、政策与机制、并网和消纳、储能及应用等议题,探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发展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来访的卡塔尔能源事务大臣萨阿德·卡阿比。双方就加强中卡能源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卡友谊源远流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能源是中卡经贸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中卡能源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能源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储能液流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全钒液流电池已开始逐步走向工程示范
执行了分时电价的工商业用户个体,如果调整负荷以适配分时时段,那么在整体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低的用电成本。(来源:黄师傅说电)但有人可能节约了电费,有人也就可能被抬高电费。本质上,划分的峰谷时段与系统净负荷曲线有关,也就会与用户负荷曲线以及新能源出力曲线有关。有些执行分时
在保加利亚西北部蒙塔纳市的广袤原野上,正泰新能源书写下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正泰新能源承建的Boychinovtsi67.5MWdc光伏项目已通过并网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以“正泰蓝”为底色的光伏矩阵,不仅成为保加利亚单体规模领先的清洁能源项目,更标志着正泰新能源在巴尔干地区的本土化运营迈
近日,由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示范工程”在翠亨新区正式动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该工程将建设全球容量最大的5MVA/10MJ超导磁储能装置,将高精尖产业的供电稳定性推向“毫秒级”时代,标志着我国在新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世界能源理事会是一家独立的国际能源机构,目标是让能源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举办期间,记者采访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能源转
5月19日至22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关国际组织等举行外事会见活动。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先后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希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努萨基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杜里、特大电网运行者组织秘书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