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来国际经济社会有几个新的动向:一个是欧洲将于2019年7月开始推行新的RoHS指令,塑化剂(学名为“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将不能使用,产品中不含塑化剂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如何应对产业的需求,在中国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再一个是电动车的崛起。电动车的关键在于电池,谁制造出来的电池最安全,谁就能在这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7年10月9日-13日,第17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以下简称北京分析测试展)在北京举行。日立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仪器)携其多项最新技术成果,亮相本次测试展。“日立仪器最重要的亮点在于,我们拿来了最新开发出来的热电离质谱仪(邻苯二甲酸酯筛选装置),同时还在这里展示了X射线异物分析设备的相关资料。”日立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土田博说。
欧盟将更严厉限制塑化剂使用范围
从2006年7月1日开始,欧盟立法制定了一项强制性标准,其全称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简称RoHS。该标准的目的在于消除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6项物质,并重点规定了铅的含量不能超过0.1%。
在基本实现上述强制标准后,欧盟随后又制定了更加严格、限制范围更广的新版RoHS标准,其中就包括限制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使用,2019年7月正式施行。
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据悉,邻苯类塑化剂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塑料加工、化工生产类助剂,广泛使用于包括塑料、橡胶、黏合剂、纤维素、树脂、医疗器械、电缆等产品中。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邻苯类塑化剂中的苯环结构对人、动物、植物和环境都具有危害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生殖系统影响较大。
以往的检测塑化剂的方法是通过GC-MS的方法进行检测。GC-MS又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有机溶媒抽取的GC-MS,还有一个是热脱离的GC-MS。GC-MS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前处理时间,前处理时间最长可以达到8小时。
“日立仪器生产的热电离质谱仪省略了前处理的过程,整个测量时间只需要10分钟,从工作效率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土田总经理说。
热脱离GC-MS,可以不使用前处理过程,但是做样本测样基本上要花40分钟以上。也比日立仪器开发出的新产品用时更长。
日立仪器方面的人士介绍说,日立的热电离质谱仪HM1000只需要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相关的测试,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还可以降低成本,使用费用只有原来费用的1/5。
电池产业亟需新型分析设备
最近国外一款新手机刚刚上市就传出不少手机爆炸、电池突然鼓胀等事故或者问题。
锂离子电池中如果混入了金属异物,就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发生自燃甚至爆炸等现象。其中爆炸的原因是电池中含有一些非常微小的金属异物,这些金属异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影响隔膜,最终导致隔膜穿刺,发生热失控最终导致爆炸。
日立仪器推出的X射线异物分析设备,大大提升了对金属异物的检测速度及元素分析,集显微镜等于一台仪器内,各个系统联动可全自动输出测量结果。
“X射线异物分析设备EA8000,在中国市场的主要销售对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家。因为目前中国车载的新能源电池市场非常大,电池如果发生自燃,对乘车人本身会有人身安全上的威胁,对生产新能源电池的企业有一些负面影响。”日立仪器总经理土田博说。
日立仪器的相关设备已经在日本、韩国几大电池厂家卖了多台,这些厂家在使用相关设备。“我们希望今后中国的电池厂家能够使用我们的产品。”土田总经理特别希望其产品能在电池生产大国----中国派上用场,能为中国电池产业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6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安徽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平湖众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浙江平湖市独山港120MW/240MWh网侧储能项目招标,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地块,项目资金为28800万元,约合单价1.2元/Wh。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500V液冷系统,室内站房式布置。主变压器容量需满足储能电站规模120MW/240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1-4月锂电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达123个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2025年锂电池产业链扩产又迎来一波小高潮。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1-4月,锂电池产业链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具体到环节来看,锂电池、锂电池回收环节扩产项目分别有35个、23个,占整体规划扩产项目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5月9日,甘肃省强工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强工业行动2025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以传统产业、大数据行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自备电站、智能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绿电聚合等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天奈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指出在锂电池市场方面,公司继续加速推进公司碳纳米管产品替代传统导电剂的同时,大力拓展公司产品在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同时积极推动在硅基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在其他应用领域方面,凭借公司在锂电池市场的成功经验,拓展公司产品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湖南省湘乡市经开区100MW/200MWh储能电站经过前期安装建设及调试,已全容量并网。南都电源为项目提供了全系统集成设备与服务,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湘乡市经开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设置60个集装箱式电池舱,30个PCS交直流转换一体舱,是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之一。
近日,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大会于西安举办,大会颁发了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管理成果奖项,国投北疆《抽汽余热海水淡化系统入料C泵反洗过滤装置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安全-技术-文化三位一体运维班组管理实践与创新》项目从全国234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获技术成果
截至11月6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首套皮带轨道式5G+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调试投运12天,完成26次正常巡检任务,智能化性能良好,现场作业安全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升。此次智能巡检系统主要由轨道式9套5G智能巡检机器人、200余套固定点位智能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图像识别分析服务器等组成,集成有气体、烟
尽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被视为前沿技术,但仍面临人才短缺、成本过高、前景不被看好等多重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分阶段、分步骤、分场景逐步推进其产业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现在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短缺。”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
核心阅读尽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被视为前沿技术,但仍面临人才短缺、成本过高、前景不被看好等多重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分阶段、分步骤、分场景逐步推进其产业化。(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卢奇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现在我们碰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乘公车批发销量106万辆,同比增速5.1%,远低于2018年90%的增速。受补贴退坡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持续调整期,尤其私人消费市场承压较大。不过,在电气化大的趋势背景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前景可期。(来源:微信公众号“盖世汽车新能源”ID:EV-CLUB-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蹇林旎课题组在大规模电动汽车与未来智能电网融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新兴、前沿技术方面取得重要学术进展,相关成果在电气、能源类顶尖期刊在线发表。蹇林旎课题组近年专注于先进电磁能量转换技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能量交互技术、新能源产业政策等方面的
4月20日,上海第一条BRT奉浦快线正式载客运营。与普通公交相比,BRT具有运营速度快、运载量大、运行准点可靠等优势。不过对于上海奉浦快线来说,除了这些常见的BRT优势外,最与众不同的,或许就是魔幻的极速充电速度和无人化充电操作了。国内首条智能充电弓BRT项目据了解,上海奉浦快线不仅是上海首条B
充电40s续航10公里,充电效率与运行流畅性大幅提升;一键启动,充电弓智能下压完成充电,全程便捷无需手工操作;一托多、群管群控、智能分配功率,保障需求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经济实用;CMS对大功率充电实时监测,主动防护、柔性充电,保障安全凭借这些领先的技术优势,针对行业痛点和客户需求做出的方
电动汽车需要充电,就跟燃油汽车需要加油一样,是同一个道理。本篇文章,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看看未来充电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充电五分钟,开车两小时的愿景。现状现阶段,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为接触式充电,分为交流(AC)慢充和直流(DC)快充两种。对于交流慢充,每
现在各大厂商都在进行无线充电技术研究,因为它摆脱了以往线缆的局限,可以即停即充,简单方便,也不会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这种技术在无人驾驶上是不可缺少的功能。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和无人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感觉最近汽车无线充电发展明显加速。不同领域的无线充电技术的需求和功能都会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