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技术架构
3基于“云”架构的交易平台
首次提出了以“云”为技术架构基础,以大数据技术为业务分析基础,以微服务为应用组件中心,以移动应用为扩展服务渠道的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如图1所示架构从下到上主要包括云基础设施层(IaaS)、云平台层(PaaS)、云应用层(SaaS)、云终端层,以及相应安全和维护体系。平台采用C/S(Client/Server)+B/S(Browser/Server)混合应用架构,C/S主要支撑交易中心内部业务,B/S主要支撑市场成员的交互以及表单和流程类应用。利用云服务向业务应用提供弹性伸缩和高可性保障,将各地的交易规则细分为不同的“交易微服务”,未来交易规则发生变化时,只需要通过对微服务进行细微的升级调整就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与外部系统的交互方面,首次设计了支持面向市场成员技术支持系统的交互服务,借助公司的电力市场运营技术实验室,可在新一代交易平台上开展市场模拟推演、仿真实验、新技术验证、功能和性能验证,未来还可以向广大市场成员开放交易员培训、考试认证和实验模拟等服务。
新一代平台适应在未来业务快速发展时对软、硬件资源需求的弹性扩展,不仅可以支撑我国特有的两级市场交易体系,未来还可以实现多个省市和地区超过万级的用户在线交易的能力,保障超过3万亿的电量的高效结算。
4两级部署架构
我国现阶段是国家和省两级市场相互协调运作模式为主,以国网公司为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的是国家和区域市场运作,而27家省级交易中心负责的省组织省内的交易等业务的开展。因此,如图2所示,平台架构设计采用两级部署模式,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部署国家市场电力交易平台,支撑国家和区域电力市场运营;在各省(区、市)交易中心的私有云环境上分别部署一套省级交易平台支撑省级电力市场运营。
图2 平台两级部署模式
5关键技术
5.1 “混合云”与两地三中心技术方案
此次设计采用了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的方案,将大部分查询类请求送往第三方公有云平台,少量的交易类请求送至交易中心的私有云平台。在交易中心私有云中实现两地三中心的运行模式,主中心与副中心设计为双活平台运行。
5.2 高并发访问
在分析电力交易高并发业务需求和借鉴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如下两层高并发访问优化方案:①在基础设施层通过优化云服务器和网络带宽,将静态页面与动态页面分离,图片与交易业务页面进行分离。②平台服务层提升数据访问性能和异步写入机制。通过分库分表、读写分离提升关系库读写性能,引入分布式内存库和异步写入机制满足交易数据申报应用等高并发场景。
5.3 IEC 62325模型
本文在IEC 62325标准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交易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了扩展,设计了多层次市场模型。①市场成员层,②业务单元层,③经济机组/负荷层,④物理机组/负荷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网的物理模型(IEC 61970)由调度平台负责管理和维护,未来电网模型的即时同步和映射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5.4 海量存储与处理
根据电力交易业务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三层的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方案。①数据层:提出关系库(分库分表)、分布式内存库和分布式海量库三类海量数据存储策略;②通信层: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交易平台服务总线;③逻辑层:应用分布式计算框架。通过平台注册的三类数据访问服务访问数据,支持不同应用间消息传递,提升计算效率。
5.5 外部系统信息交换接口技术
新一代电力交易技术支持系统与外部系统信息交换涉及的通信模式共有三种,对话通信模式、私有通信模式和广播通信模式。目前在电力市场标准工作组的组织下,中国电科院正在牵头起草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与售电技术支持系统信息交换的标准,未来基于此标准将会扩展到与发电商和电力用户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
5.6 身份认证与安全防护
除了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DDOS拒绝服务之外,建议增强:①身份认证技术,②云安全防护技术,③数据安全技术。实现对交易平台从外部边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方面的全面安全防护。
6结语
本文提出的新一代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①适应国家和省两级市场运营的交易平台统一设计方案,有效提升了两级业务的协调运作的能力;②重构了适应我国特色的四大应用子系统的业务架构体,实现业务系统的松耦合交互,提升了平台的性能和可靠性;③首次设计了支撑广大市场成员技术支持系统级的信息交换的机制和方案;④借鉴互联网先进的混合云技术,借助公有云分担部分只读信息的查询,有效减少了交易中心平台的负载;该设计可适应电改要求的“现货+中长期市场”协调运营的需求,提升了两级市场协调动作的能力,可为下一代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主要作者介绍
史连军,博士,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电力市场建设、交易组织运营、交易平台建设应用、电网调度运行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交易机制设计与规则制订、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清洁能源消纳、交易平台架构规划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
邵平,硕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自动化研究所电力市场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TC03工作组委员,长期从事电力市场运营领域课题研究和系统的研发工作。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市场交易运营系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技术支撑平台”等电力交易系统设计、开发工作,以及10项国家或省部级科技项目或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中国电科院科技进步奖共7项。
张显,博士,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技术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委员,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市场工作组主任,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TC03工作组副组长,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十大专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电力市场体系、交易平台建设以及电力市场运营有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售电公司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宁夏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6月11日-2025年7月10日对受理宁夏蓝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若木新能配售电有限公司申请进行了公示。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宁夏蓝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内能源新能字〔2025〕361号,以下简称《通知》),成为国内首个响应《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的省份。《通知》充分以650号文精神为基础,对内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虚拟电厂的接入管理、能力测试认定、运行管理、信息变更的处理、注销管理等。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前应在
一条专用线路,正成为缓解中国新能源消纳问题、满足企业多样化用能需求、纾解出口企业碳足迹认证难题的新路径。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将21个项目纳入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2024年11月,内蒙古电力系统首个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顺利送电。2025年2月,江苏省启动建设阿特斯、宁德时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1日,三峡水利发布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其中提到,新业务方面,公司坚定“围绕大用户、开发大项目”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区域、重要行业,开发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站(岛)、能源托管等项目,累计已建、在建综合能源项目投资约30亿元。目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以下简称“文件”),以电力体制改革思维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难题,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精准政策工具。一、突破传统电网架构模式,构建源荷直连的电力新生态从“网为枢纽”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economicdispatchproblem,EDP)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发电成本分配发电厂的出力。《中国电力》2025年第6期刊发了刘刚等撰写的《考虑虚拟电厂的电力系统一致性经济调度方法》一文。文章通过保持对总功率失配的分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详情如下: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