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电机器人
随着核电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公众对核安全的高度关注,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解决核电站特殊环境下的日常检修、事故处理等复杂操作已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
中广核研究院依托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围绕核电现场设备检测、维修、故障处理等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服务于核电站现场的特种机器人。目前,已完成了20余种核电机器人的研制,产品涵盖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堆内构件检修、核燃料组件操作及检测修复、蒸发器视频检查及堵板操作、高危区域探查与作业、取水隧洞海生物监测及清理、核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
比如,中广核研究院研制的远程遥控环境监测机器人,它针对核电站非典型结构辐照环境,可搭载多种传感装置进入相关厂房代替工作人员开展监测工作,一方面能够全面、客观、可靠地获取相关环境及设备信息,为核电站安全运行及事故后的快速响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所受辐照剂量,提高人身安全保障水平。目前,远程遥控环境监测机器人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核电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供货的企业,中广核研究院已实现超过10亿元的供货业绩,多款产品成功应用于防城港、阳江、红沿河、大亚湾等核电基地。未来,中广核研究院将进一步将核电机器人优秀成果推广到民用特种行业。
小型堆
小型堆已经成为国际核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广核作为国内最大核电运营商,多年前就在小型堆方面提前布局。经过近几年的研发,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广核优势和特色的ACPR紧凑型及一体化小型堆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正大力推动低温供热堆技术的市场开发。低温供热堆具有安全性高、厂址适应性强、技术上可取消厂外应急等特点,可以靠近用户,建在城市周边、内陆偏远地区等厂址区域,从而使电、热、水、冷多种能源供应成为了可能。在实现批量化、模块化建造后,低温供热堆建造、部署时间将大大缩短,仅需要2-3年即可建成。
目前,中广核正采用清华大学成熟的NHR200-II低温供热堆技术,推动示范项目落地。这项技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安全评审,在2016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国内行业专家的小堆技术路线评审中排名第一,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4日,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在京签署《核电耦合热泵储能调峰技术意向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作会商。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胜,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央研究院改革领导小组副
中国广核公告称,2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3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对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
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完成了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在集团的本地化部署。通过DeepSeek的强大技术能力,助力中广核在各领域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在集团公司科技数字化部牵头下,中广核数科将DeepSeek与集团现有基础大模型进行集成,基于国产算力底座,实现DeepSeek模型稳定运行,提
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六皮、海边、那卜、新田风电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据了解,中广核新能源玉林博白风电项目是玉林龙潭产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总装机容量400兆瓦,总投资约195869.46万元,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89543万千瓦时,年营业收入25072万元,对优化博白县能源结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成功获批,批复文件要求2025年7月开工,2026年7月投产。该项目为内蒙古乌海市低碳产业园首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计划投资14.87亿元,新能源规模为30万千瓦(风电4万千瓦、光伏26万千瓦),设计制氢能力1.03万吨/年,储氢能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2月8日,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实施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该项目为乌海市低碳产业园首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计划投资14.87亿元,新能源规模为30万千瓦(风电4万千瓦、光伏26万千瓦),设计制
2月13日,中广核新能源披露2025年1月发电量。根据公司初步统计,2025年1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527.6吉瓦时,较2024年同比减少7.5%。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9.4%,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8.2%,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减少5.1%,中国水电项目减少3.3%及韩国项目减少3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月12日,中广核技发布公告,董事长李勇因工作调整申请辞职,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李勇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其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也不会影响董事会的正常运作。
近日,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组织的建造检验,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入级证书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入级中国船级社意味着“伏羲一号”在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等方面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
新年伊始,中广核清洁能源业务满弓发力、如箭离弦,在各领域实现快速推进。折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韧性,顺利实现新年“开门红”。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中广核新能源辽宁分公司喜迎“开门红”,获取葫芦岛市省管海域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指标;河南公司获取濮阳绿色甲醇项目42万千瓦风电开发指标;云
2025年2月10日,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光伏组件设备框采中标结果公布,本次招标分2个包件,共计分为7个标段,总规模为10.5GW。中标企业有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议内容包括参与《吉林市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泳池式低温供热堆供热、地热能及空气能供热等清洁供暖项目及新能源相关配套服务业务。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与多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低温堆平台公司“中核燕龙科技有限公司”,以布局低温供热堆技术市场。在此之前,秦山核电与海盐县合作的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于7月28日在海盐开工,成为中核集团首个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3日,中国核电发布《关于设立低温供热堆平台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11月7日,高温堆控股公司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仁宗受邀带队前往赤峰与集团驻内蒙古联络部等相关单位组成调研小组开展泳池堆推介工作。7日上午,调研小组在中核二四三大队举行中核集团内蒙古联络部赤峰区块对接会,随后前往赤峰富龙热力有限公司进行推广交流。下午,调研小组前往赤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
近日,中核集团发布了一组科普低温式供热堆的漫画。低温式供热堆也可以叫做傻瓜堆,核能供热不但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没有复杂的设备,而且解决集中供热的同时又能减轻环境污染。去年11月28日,原子能院的泳池式轻水反应堆(49-2堆)实现安全连续供热168小时,充分验证了泳池堆供热的可行性和
中核集团改革开放40周年记者见面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核集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回答媒体提问。会议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核集团的发展历程、成就及经验,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了展望。今年是进行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核集团致力于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相
近日,中核集团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初步设计圆满完成,标志着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示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这是中核集团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项目之一。2017年11月28日,原子能院泳池式轻水反应堆(49-2堆)实现安全连续供热168小时,完成了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演示验证-示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取暖季受到雾霾的严重困扰,利用核能开展清洁供暖成为重要技术选择。面临环境压力和供暖需求增加,为冬季清洁取暖带来的低温小堆,已逐步在多个省份被重新认识和着重推广。核能供暖再传利好低温供热堆进入商业化高峰由于燃煤曾一度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供暖季自此变成了雾霾
4月17日,中央企业助力东北振兴建设美丽吉林座谈会在长春召开。会上,中核集团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地方人民政府签署燕龙低温供热堆项目合作协议,这是中核集团携手吉林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振兴东北经济的具体举措。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
每到供暖季,北方都要面对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要暖气还是要无雾霾的空气?转载自网易新闻学院(we_know_media)出品|网易新闻作者|铁流一个好消息是:近日,中国研发成功了ldquo;不冒烟的锅炉rdquo;mdash;mdash;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未来北方将有望用核能来供暖,彻底跟取暖带来的污染说拜拜。(一)核
由于对煤炭污染限制工作的开展,和煤改气无法跟上供暖需求,去年冬天已经有一部分民众受冻的情况出现。(来源:核电周刊)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以中核为代表的公司已经在考虑用核能供暖的方式提供冬季供暖来源。如去年11月28日,中核集团发布的自主研发可用来实现区域供热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据测
随着海阳核电第四次换料大修结束,海阳核电1、2号机组主控室噪声治理项目也迎来了胜利,第三方测试数据显示,2号机组主控室平均降噪幅度为2.97—5.61分贝,1号机平均降噪幅度为3.13—7.20分贝,主控室整体噪声水平显著降低,达到同类型核电机组先进水平。为降低机组在满功率运行期间主控室噪声水平,山
2024年10月14日是全球第55个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立为“SharedVisionForABetterWorld(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定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
9月25日,中国核电第一批品牌发布活动暨第六届卓越文化节在上海举办。活动发布中国核电首批技术服务品牌“八方核护(I-Nuclear)”,开展中国核电企业文化故事交流展示比赛,并举行中国核电文化创意与品牌工作室揭牌及运行研究院萌宠发布仪式。据悉,“八方核护(I-Nuclear)”是中国核电继2017年发布
近日,秦山核电方家山1号机组的一回路加锌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内在运核电机组一回路加锌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为有效降低机组辐射剂量和辐射源项,秦山核电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展了以一回路加锌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尚无在运机
近年来,我国核电技术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世界核电技术第一方阵。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我国正
5月8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在成都顺利完成全部鉴定试验,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该核电阀门关键技术,打破垄断,具备向核电机组自主供货的能力,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对提升我国核电项目自主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公告,拟开展2024年度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截止时间2024年5月25日(以邮戳和电子邮件日期为准),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2024年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公告根据核电行业管理工作需要,为服务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依据财政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未来全球核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建华李言瑞作者供职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自1954年全球首座核电机组并网以来,核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并且现在仍是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
近日,中核集团海南核电与核动力院联合研发的“次临界刻棒技术”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次临界刻棒技术”,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其规避了机组大修启动物理试验的非计划停堆风险,同时节约了大修关键路径时间,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如果把反应堆看作一台高速行驶的列车,那控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他说,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
近日,三门核电发明专利“一种压水堆核电一回路总含气量测定装置”获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权。该专利作为三门核电技术专利走出国门的首次成功尝试,经过技术评估、查新论证、国际检索,于2021年8月5日完成《专利合作条约》(PCT)受理,2022年5月26日获准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申请,顺利通过美国专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