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截止2017年年底,全省全口径装机容量7124.48万千瓦,同比增长5.62%;全年发电量2645.58亿千瓦时,增长6.10%;全社会用电量1869.00亿千瓦时,增长6.01%,其中工业用电量1168.59亿千瓦时,增长4.81%。
一、发电能力稳步增长,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一)煤电机组投产放缓,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止12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7124.48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较去年底净增378.99万千瓦。其中,水电3671.49万千瓦,占51.53%;火电2786.71万千瓦,占39.11%;风电252.83万千瓦,占3.55%;太阳能413.45万千瓦,占5.80%。在国家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背景下,2017年湖北省仅投产1台66万千瓦大型火电机组,但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较去年同期净增278.15万千瓦,风电、太阳能装机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9.35%,较去年底提高了2.64个百分点。
(二)电网建设投资向配网倾斜,配网和农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提高。2017年湖北电网完成建设和改造投资193.6亿元。其中,220千伏及以上网络投资36亿元,主要用于十堰水电外送及局部电网优化等;配网和农网投资157.6亿元,主要用于解决老城区和农网低电压问题,以及农村所有机井、排灌站、村庄通动力电。目前,湖北电网已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以220千伏电网为主体、110千伏电网覆盖全省城乡的现代化大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二、严格执行绿色电力调度,电力生产安全有序,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一)全口径发电量稳步增长,发电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全口径发电量2645.58亿千瓦时,增长6.10%,其中,三峡电厂发电971.17亿千瓦时,增长4.36%。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674.41亿千瓦时,增长7.13%,其中水电522.53亿千瓦时,增长11.54%;火电1075.35亿千瓦时,增长2.61%。全年发电计划完成率100.73%,其中,水电100.59%,火电101.05%,风电98.41%,太阳能100.04%。
(二)精心调度水电保发不弃水,清江梯级电站发电超设计创新高。全省各主要流域来水较多年平均增加一至三成,主力水电厂不同幅度增发,其中10月份,湖北省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罕见秋汛,我委与调度机构通力合作,精心组织,确保了增发水电消纳不弃水。主力水电厂中,三峡、葛洲坝电厂全年分别发电971.17亿千瓦时、189.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6%、4.19%;清江流域梯级电站发电量首超100亿千瓦时,超电站设计值创历史最高记录;汉江流域的丹江电厂全年发电2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19%。非统调水电厂全年共发电127.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7%。
(三)火电支撑保供,精心调度让水与保热两不误。2017年,全省火电共发电1075.35亿千瓦时,增长2.61%。火电发量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57.54%,其稳定出力有力支撑了全省电力正常供应,不仅保障了工业生产用热,也为新能源和水电上网腾出通道。10月份秋汛统调火电全月发电量仅31.54亿千瓦时,下降59.21%。全年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920小时,较去年同期减少40小时。
(四)落实绿色电力调度,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7年,全省电力行业严格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放开新能源发电计划、优先安排水电、对火电机组实行差别电量计划等措施,确保了增发的100亿千瓦时水电上网消纳,全额收购风电、太阳能电量70亿千瓦时,组织转让电量11.48亿千瓦时,关停小火电机组27.6万千瓦。综合测算,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2017年湖北省减少电煤消耗8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
三、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供给侧改革降成本
(一)强力推进电力直接交易,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工作在煤价高企,火电企业处于全面亏损边沿的不利局面下,按照适度扩大规模、调整供给结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展开。经不懈努力,2017年直接交易完成签约电量351.44亿千瓦时,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其中高新企业成交电量占比达60.00%。全年可为用户节约电费支出14亿元。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暨湖北电力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相关营运规则完善及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工作陆续完成,电力体制改革向前迈出关键一步。2017年利用湖北电网全国联网优势,大力实施跨省跨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全年购华北特高压电量20.5亿千瓦时,购西北新能源电量21.11亿千瓦时,购西藏及西南、湖南应急水电等14.78亿千瓦时,不仅有力缓解了湖北省迎峰度夏高峰电力应急保障,也圆满完成了省政府援疆及与省外能源战略合作等政治任务。
四、全省用电需求稳步增长,用电形势总体趋好
(一)全社会用电稳步增长,第二产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超过一半。2017年全社会累计用电1869.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1%,高于去年同期0.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9.61亿千瓦时,增长0.35%;第二产业用电1200.36亿千瓦时,增长4.95%;第三产业用电301.18亿千瓦时,增长9.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7.84亿千瓦时,增长7.15%。第二、三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46%、25.16%;城乡居民生活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21.29%。
(二)工业用电增速加快,主要依靠制造业用电快速增长的拉动。工业用电量1168.56亿千瓦,增长4.81%,高于去年同期2.89个百分点。从工业用电内部结构看,轻工业用电171.15亿千瓦时,增长9.32%;重工业用电997.41亿千瓦时,增长4.07%,轻重工业用电比为14.6:85.4,轻工业用电占比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主要行业看,全年采矿业用电38.51亿千瓦时,下降8.50%;制造业用电847.45亿千瓦时,增长10.78%;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全年用电282.60亿千瓦时,下降8.21%,制造业用电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主要制造行业用电9升1降,其中6个行业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月均用电超过2亿千瓦时的10个主要制造行业用电9升1降,其中有色金属(56.00%)、石油加工(21.65%)、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15.08%)、黑色金属(14.34%)、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19.23%)、金属制品(11.51%)等6个行业用电快速增长;纺织(8.27%)、食品饮料烟草(7.38%)、非金属矿物制品(5.78%)3个行业用电平稳增长;仅化工(-2.27%)1个行业用电微降。
(四)除工业外,全社会用电其他七大类行业用电普遍增长。具体为:农林牧渔业(0.35%)、建筑业(10.35%)、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5.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99%)、商业住宿餐饮业(5.63%)、金融房地产业(14.35%)、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7.29%)。
(五)全省各地区用电普遍增长,“一主两副”城市增速稳健。全省14个用电统计地区中,武汉等13个地区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其中咸宁、恩施、神农架林区3地全社会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各地工业用电基本与全社会用电同步增长,仅鄂州市受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影响工业用电下降。“一主两副”城市武汉、宜昌、襄阳3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到全省的47.16%,工业用电量占全省的44.63%,3市全社会和工业用电均增幅稳健,有力促进了全省用电的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电力行业积极贯彻国家能源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据统计,2024年,全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增长5.0%;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同时,包括第一、二、三产在内的全国全行业用电量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29
2025年1月23日,信用能源官网对外公布了针对6家电力企业的处罚通知,这些企业均因在电力市场的运营活动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受到罚款处罚。此次被处罚的企业包含了山东与浙江两个省份的发电企业,具体由山东能监办与浙江能监办分别开具处罚决定,罚款总额高达162.4万元。(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
2月12日,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一行。中电联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参加会见。杨昆指出,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中电联副理事长单位,长期以来对中电联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双方开展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杨昆介绍了中电联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举办以营销安全管理、《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12398能源监管热线转办投诉办理规范(试行)》为主题的营销讲堂专题培训,深刻诠释“筑牢监管防线,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为电力事业的稳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筑牢监管防线是电力行业可持续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面向“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力系统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电力规划面临前
2024年,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消费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且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进展。截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越火电,达到14.5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更是提前六年完成12亿千瓦目标,彰显我国在能源转型上
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9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9%,加工
让AI评价下AI先上AI对比出来的答案目前电力行业的大模型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有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下对主流电力大模型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并补充行业趋势洞察:一、主流电力行业大模型对比二、关键技术突破方向1.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新型模型可同时处理电磁-热力-机械耦合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66.4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637.9亿元,下降1.7%;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与中兴通讯在广州供电局南沙狮洋500千伏变电站顺利完成电力行业首个26Ghz频段5G毫米波通感一体外场测试验证。据悉,5G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在同一台无线通信设备上融合了宽带通信、雷达感知探测和目标智能分析跟踪等功能,可精准识别、跟踪定位并测距测速无人机、飞鸟
一道弧光,跨越百年。在南京,有这么一家“百年老电”,在114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过生产,从未停止过开拓和创新。他用炽烈的炉膛燃烧着“电力报国”的矢志与梦想,用光和亮的笔触书写着中国电力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篇章,现如今,依旧矗立在扬子江畔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改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构建(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升系统稳定性、灵活性,提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决策部署,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深入分析市场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持续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深化建设重点工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作出明确指示要求。2025年是中发〔20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现代化,电力行业应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机制研究工作月度例会,致力于打通电力输送的“任督二脉”,引领能源变革走向新的辉煌,展现了其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姿态与重要作用,为能源的畅通无阻、高效智能利用,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们知道,电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法国电力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电力体制和发展模式为多国电力行业的学习对象。整体来看,法国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较高,与我国相似,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为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垄断态势。法国的电力体制也曾经历过一系列改革,2023年年中,法国电力公司再次实现完全国有
1月17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等,介绍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试点情况和2025年度省间中长期市场交易情况。2024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50196亿千瓦时,
一图解读:南方电网2025年工作这样做
2024年12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完成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隆重发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刚刚过去的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
1.HHI指数2024年,发电侧HHI指数为1773,属于低寡占Ⅰ型。售电侧HHI指数为1059,属于低寡占Ⅱ型。2.Top-m指数2024年,发电侧Top-4指数为74.86%。售电侧Top-4指数为54.45%。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庆铃股份公司快速拿下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大量订单,49T氢能源重卡已顺利发运湖北。此次共采购500台氢能商用车,首批交付氢能重卡共20台。环保与经济性优。该车利用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排放物仅为水,环保无污染。同时运营成本较低,氢燃料成本较柴油节
“现场作业条件良好,无人机准备起飞!”2月10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省级无人机巡检管理中心员工王金鑫下达指令。几秒后,一架翼展4.1米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自动起飞,对500千伏黄永线线路通道开展自主巡检。针对省内电网设备规模快速增长与运维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国网湖北电力于2024年8月创新推
2月12日,从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获悉,该中心159条10千伏线路中已有156条投用配网全自动化装置,配网馈线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8.1%,供区内配网故障处置时长由小时级压缩至秒级。2024年以来,该中心通过梳理配网关键节点和馈线自动化投运流程、优化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推进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上午,湖北黄石市副市长郭波带队前往大冶姜桥制氢工厂、岩穴储氢项目和大冶东综合能源站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和进展情况。黄石市经信局罗光文副局长、市科技局、大冶市有关同志陪同考察调研。
近日,由中建七局承建的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内容涵盖工业厂房、仓储、生(非)产性配套用房、公共建筑等。项目一期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目前量产产品为MB56大铁锂储能电池,投产后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湖北荆门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荆门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到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业经济总量连续13年居全省前5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4位。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2月12日凌晨,兴山县环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运行,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区域垃圾协同处理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兴山县以打造三峡库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目标,在遵循“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县转运,企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清运基础上,积极探索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
2月10日,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的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运维人员逐一检查光伏逆变器和光伏板,保障光伏发电设备正常运行。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加快
2月11日,华润风电(京山)有限公司发布华润电力京山三期100MW风电项目配套131MW(262MWh)储能系统电站PC工程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罗店镇,项目规模为131MW/262MWh。本工程采用PC总承包模式,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电站设备材料采购(甲供除外),进站道路、站区场平、站区围墙、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