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风电接入,加强风电并网管理、提高并网技术标准是大势所趋,国外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风电企业认为标准要求太高了,从增加负担和成本的角度向能源局反馈,说他们现在承受不了,但提高标准是大趋势,不能以现在还要获取更多的利益角度逃避改造,不应以不想花费成本为由抨击标准的提高。”
谢国辉表示,“围绕大趋势走才是正确方向,标准对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重要性,规范后新建的风机和风场才能有意识地向高标准靠拢,从长远来看保证电网的安全。”
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电力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张琳受访时向《能源》记者分析,对标准进行新一轮修订的原因在于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如近期东北、酒泉等地出现了高电压穿越问题。
“在张北、酒泉等地区,已经出现过因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导致风机大规模脱网问题。出现问题后,把机理搞清楚了,在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并且只是在风机上简单的做一些改变,并不需要过多投入。”张琳举例。
“标准需要超前考虑,如果把标准问题事先考虑清楚,或者在发现苗头后,在大规模发展之前未雨绸缪,在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相关技术要求,留有改造条件,可能付出较小的代价,有效规避大规模集中并网后暴露大量问题。”
在其看来,电网明确提高风机性能,是为了风电更大规模的发展服务,这与风电未来发展方向并行不悖。电网阻碍风电发展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
张琳直言,“如果不去解决,就会形成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电网的安全,同时也是风电场发电机组的安全,两者是一个统一体。”
对于风能专委会对标准修订不符合经济上合理原则的质疑,张琳回应称,是否经济不是可以直观判断的,需要研究用数据说话。“需要考量的是系统侧解决问题的代价小,还是通过风电场解决的代价小,我相信在标准修订过程中是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对于技术是否先进性质疑,张琳认为电网企业具备相关的检测工具和计算手段,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有依据、势必需要改进的。如果对此视而不见,就脱离了技术层面的讨论。如果说依靠常规电源来解决,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煤电的规模会越来越小,风电、光伏发电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要想适应更大规模的发展,风电行业绕不过负重前行。“如果对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不做要求,对风电场频率支撑也不做要求,在大规模的风电发展过程当中,再不对风机的性能做优化做调整的话,很难适应下一步的发展。”张琳直言。
争论如何和解?
笼罩在风电与电网争议的高气压一直被归咎于“利益问题”的原罪。多位风电从业人士向《能源》记者表示,“新能源行业毕竟是小弟,企业利益小、话语权也少;火电有地方利益、央企利益、金融利益,以及最大的电网利益。电网公司所代表的传统能源利益,在这场争论中主导了标准的发布。”
在能源基金会清洁电力项目主任、原龙源电力集团副总工程师陆一川看来,跨产业链标准问题的实质即为利益之争。
“一般来说跨产业链的工业标准的功能是确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在技术上的接口,也就是各环节之间技术上的权利和义务,那当然是利益问题。这样的工业标准应当追求全产业链成本在满足市场质量需求基础上的最小化。即全行业要大多数做得到,性价比要比较好才行。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社会成本最小化才是主线,盲目追求看似高大上的性能是无意义的浪费。”陆一川说。
“追兵颇多”的风电产业利润越杀越薄,但降成本并不意味着不能承担义务。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李岩(化名)认为,风电产业对修订稿的质疑主要来源于对风电场接入要求的大幅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问题。“如果单从技术层面上看,风电的不确定性的确可以被调度环节克服,但是是在不计各种成本的条件下。”
“承担义务也有优化的方式,不应力推无谓浪费的方式。” 陆一川给《能源》记者做了一个比喻:就如同子女要承担养老义务,不能让最穷最闲的孩子出钱,让最忙最能挣钱的孩子花时间,这是把全家的钱往水坑里扔。
“电力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义务的承担大家应该各自发挥优势打好配合战,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目的的同时满足全社会用电的绿色低成本需求。”陆一川说。
对此,信达证券首席区块链专家、首席能源互联网研究员曹寅对《能源》记者分析,该议题争论的本质在于利益究竟向哪方妥协:是新能源要适应现在以火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还是以火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要适应新能源行业发展。
“传统能源代表当前的利益主体,而新能源代表未来。从道理上讲,应该让传统能源资产、装备、服务等,尽可能配合新能源。但从‘屁股决定脑袋’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能源行业利益主体还是站在传统能源一端,因此从利益角度来看,必须要让新能源服务大能源利益分配的格局。”曹寅分析道。
李岩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他向《能源》记者表示,电网接纳能力不够强、跨区电力交易壁垒、电力供需关系宽松、利益纷争等都是导致弃风严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力宽松背景下的利益纷争。
“在我国电力供需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风电成为我国主要电力品种之一的原因并非电力短缺,而是其低碳环保的优点,因此风电从进入市场之日起即注定是要与传统发电抢份额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先天的对立关系,而我国电力装机以火电为主的特点又在调峰层面加剧了这一对立。”
李岩分析称,从最极端的角度考虑,即使目前电网建设已臻完美,所有新能源送出通道都已完备,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调峰调频能力和安全隐患也已解决,也依然要面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抢份额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纷争带有很多主观因素,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在解决了整体供需背景下的份额问题之后,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只是时间问题。
“此次并网标准的修订已被利益绑架,并不面向未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业内人士对《能源》记者坦言。
该人士进一步举例,“这就如同汽车与马车同时在路上运营,汽车代表未来发展方向,马车代表落后工具,难道要让汽车服从马车的运行习惯?如果汽车快了,是不是要怪罪汽车阻塞了交通,使得马车跑不起来,应该由汽车让位?从交通运输服务使用者角度来看,我们肯定是欢迎新成员汽车,而非马车。 ”
而在张琳看来,把“弃风”等问题一股脑儿归咎于利益与体制问题的说法过于偏颇,“解决弃风问题需要多措并举,要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加快跨省区电网互联互通建设,同时也要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建立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等等。体制机制往往是游戏规则,但有硬伤不去解决的话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其看来,风电“弃风”存在客观原因,与风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有直接关系。
“比较而言,欧美等国灵活电源比重较高,西班牙、德国、美国占比分别为34%、18%、49%,我国的灵活调节电源占比仅为6%,而风电资源又集中在“三北”地区,灵活调节电源比例更少。所以灵活调节电源是必须要做的,这也是国家在《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就像疏导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要架桥、修路,也会考虑错峰上下班或者限号运行,后者就是游戏规则,主要是挖掘潜力。但不能过分强调游戏规则,一定程度上架桥、修路是绕不过去的”张琳说。
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对于风电和电网两者而言都是一层阴霾。“远距离大容量直流,电网送受两端都难受”,长期工作于国家电网一线系统运行领域的资深从业者王思远(化名)颇显无奈,“受端电网就如同用一个大号水龙头往小脸盆里放水,送受两端都用大量火电支撑,这么多火电等着呢,哪里还有新能源的空间”?
对于争议一事,国家电网系统内部人士陈路(化名)认为并非坏事,大家可以在博弈中寻求共识,风电与电网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中国更大规模的发展新能源的需要。
李岩认为,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理顺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成本,克服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的成本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修订稿仍有探讨空间,电网要求风电场自身技术要求提高应该是出于降低调度压力、平衡接纳能力和建设经济性等诉求,从这方面来看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应考虑风电场技术要求提高的实现可能性与经济性。”
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辩驳之后,最为关键的是,下一步谁来主持把事情解决。陆一川告诉《能源》记者,行业标准从制度上来说既不是电网说的算,也不是发电说的算,而是国家能源标准主管机构说的算。对于重要的定义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权利义务的标准,风电企业呼吁一个各方参与、开放透明的制定过程。电网公司更多的出于系统安全性考虑,希冀标准的讨论回归技术本质而非其他。
GB/T 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标准系国家标准,相当于行业在技术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的改动拍板钉钉后将意味着巨量资金的花费。而国家能源标准主管机构对于风电企业的诉求与电网公司的考量,就如同站在两颗鸡蛋上跳舞,踩碎哪个都不行。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当地时间5月10日16时36分,三峡集团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帕拉伊巴州,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国际三峡巴西公司投资建设是三峡集团最大的海外绿地风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48兆瓦,安装108台单机容量6兆瓦机组,配套建设1座500千伏升压站及75公里送出线路。全面建
当下,国内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可谓好坏参半。2024年,6家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有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总营收下滑,下滑幅度从19%至37%不等,归母利润较2023年下滑74%至204%不等。2025年一季度,4家企业出现营收大幅增长,但与快速增长的营收额相比,个别企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仍然
5月7日,陕西铜川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对铜川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根据公示,拟废止国华宜君5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建设规模为5万千瓦,建设单位为神华宜君新能源有限公司,废止原因为无法按期并网发电。
4月30日,阳光风能消息称,公司1800V风电变流器首并网!相关阅读:发货!阳光风能1800V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标志着其率先获得新规下海上风电并网的“入场券”,彰显了三一重能进军海上风电、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近期,阳光电网模拟电源正在张北、内蒙古、吉林等多地风电场开展规模化应用,以“多机并联”的模式破解大功率风电机组并网检测难题,助力新能源设备检测无忧。阳光电网模拟电源单机容量覆盖1MVA-15MVA,针对大功率风电机组测试需求,阳光电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出多机并联模式,最大容量达13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2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甘肃省玉门市发布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其中提到,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畅通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主导力的省级、酒泉市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强化跟踪监测,及时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保持稳定运行,协调保障
一面是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破73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一面是从业者感叹赚钱太难。刚刚过去的一年,储能产业仍然在“冰火两重天”的泥淖中挣扎向前。据北极星储能网数据,当前国内储能招中标市场中,储能系统价格已经降至0.4-0.5元/Wh左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已经跌至0.3元/Wh左右,短短两年
限电,在多年前使风电行业头疼不已,甚至影响了全国风电发展格局,乃至变相促进风电低风速技术创新的历史挑战,今天正重新上演。例如在新疆,负荷较高的地区实际限电情况维持在10%以内,但负荷不足地区的限电率甚至可能达到20%-50%之多。再如甘肃,有些地区的限电率在20%左右,最高的超过了25%。官方统
今年是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第十年,回顾蒙东电力市场十年建设,蒙东电力几代交易人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电力改革要求,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完善,创造十大工作亮点。蒙东地区第一笔省内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应运而生。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风电已经站在了全球前列,但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磕磕绊绊的故事,比那些冠冕堂皇的“成功经”对产业发展更有价值。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文章,讲讲中国风电的艰辛过往。奥运项目发电机批量故障2008年1月,北京官厅风电场一期工程并网。该项目是北京2008年
风电机组为什么越来越便宜?我国为何会出现长达2-3年的风电价格战?笔者因为要为客户出报告,曾咨询了很多行业大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今天,笔者综合了一下大佬们的观点,用尽可能短的文字去探讨这个问题。需求侧:注重大规模而非高质量在市场需求的角度,自双碳目标制定后,风电迎来了新的大规模
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心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心组学习,本人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新提高,在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上有新加强,我将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国资央企重点难点问题上努力做到有
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心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心组学习,本人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新提高,在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上有新加强,我将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国资央企重点难点问题上努力做到有
如果说,2018年之前的运达股份是稳中有进,那么近些年这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谓突飞猛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数据显示,2018年及此前几年,运达股份的新增装机容量徘徊在百万千瓦以下,新增装机市场占有率约为4%。从2019年开始,其新增装机容量与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到2022年市
近日,中电联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风电场运行指标综合对标评比结果。本次共有来自55家发电集团的3782家风电场参加评比,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16家分公司的41个风电场获星级奖项。其中11家风电场获评5A级场站、14家风电场获评4A级场站、16家风场获评3A级场站。2022年风电场
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国际标准涵盖发电机设计及验证方法、运行维护指导、安全及绿色设计等内容,为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机设计提供基本要求和指导。该国际标准的立项恰逢中国风电产业出海的关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风能发电系统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整机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厂家、检测机构、业主单位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及委员参加。会议就沙戈荒分级标准、电气与机械抗风沙性能要求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展开了深入探讨,正泰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与英国商业贸易部中国可再生能源贸易投资总监、商务领事CliffordBebb及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高级贸易投资官员CorrineWang一行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官方及企业间合作举行交流会谈。在中英两国商务及能源部门搭建的对话平台下,鉴衡及风能专委会将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风能、光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参与编写的《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号T/CSCS061-2024)团体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自2024年12月10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风电机组基础加固及施工验收方面的标准空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国内部分老旧风电场相继出现塔架结构与混凝土基础主体间晃动超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近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全球知名认证机构BSI核查,成为风电行业首个获得ISO20400可持续采购符合性声明的企业。这既是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国际标准化实践成果,也是企业ESG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的里程碑事件。《ISO20400可持续采购指南》是来自40多个国家和全球组织的代表(包括联合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铸造用生铁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龙源电力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Z44047-2024)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国家标准的空白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发布《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技术规范》(CGC/GF248:2024),这是国内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首项针对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的技术标准。作为鉴衡全新“风力发电机组质量风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标准将为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式塔架的设计、制造、运输、吊装、维护等方面的风险防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分别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960-2024)、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GB/T43904-2024)和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
近日,202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风能发电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8)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80余位风电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运达股份信息专家连续三年以召集人身份参会,并代表中国积极发声。IEC/TC88是专门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风能领域工作组会议(WE-SWG)将于2024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办,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中车启航、联合动力承办。会议将讨论制修订国际风力发电设备认证、检测实施规则,并开展国际风能领域技术合作交流。关于IECR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