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的“2018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于3月28-2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本届会议主题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协同、技术发展、项目建设等展开研讨,发布相关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前沿技术成果。会议设立展览区,汇聚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领域资源,为企业搭建高层次宣传展示平台,展现各方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振亚致辞并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今天,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嘉宾会聚北京,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为主题,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共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大计,对于推动能源变革,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事业发展的联合国、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机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结合会议主题,我谈三个方面认识和体会。
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挑战。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17年5月,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次强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响应。2017年11月,联合国经社部与合作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会议,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关键,高度赞赏合作组织为促进国际能源合作所做的工作。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30议程”工作框架,将给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
一是改变能源发展格局。正如信息互联网改变了全球沟通交流方式,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改变能源开发使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能源生产由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能源配置由局部平衡向跨国跨洲和全球化配置转变;能源消费由煤、油、气等向电为中心转变。未来的能源网是互联电网,电力在能源贸易中将占主导地位,人类将进入高度清洁化、高度电气化、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
二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气象组织在2017年10月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中指出,按目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3℃,带来巨大灾难。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8新年致辞中向世界发出了红色警报,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共同行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根本解决方案,实现《巴黎协定》全球温升控制目标。
三是促进经济持续繁荣。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动汽车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地区差异,实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四是推动世界和平和谐。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开发全球清洁能源,将增进国家之间相互信任,减少化石能源引发的对立冲突,塑造合作、互利、共赢的能源安全新格局,建设和平、包容、友好的新世界。
五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加快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解决全球无电人口问题,让人人享有充足、经济的绿色能源,让天更蓝、地更绿,世界更美好;能够推动能源、信息、交通三(特)网融合发展,大幅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实现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条变革之路、绿色之路、繁荣之路、和谐之路、幸福之路,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九横九纵”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能源电气化大背景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正日益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中国已建成“八交十三直”21个特高压工程,巴西、印度也投产了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国与周边国家,北欧与欧洲大陆,非洲与欧洲、西亚,以及东南亚等区域互联互通正在深入推进。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涉及世界各国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球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分阶段推进实施。为此,合作组织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能源资源、电力供需等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规划。总的思路和目标是: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两个替代”(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为方向,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加快建设跨国跨洲电力大通道,形成“九横九纵”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打造覆盖五大洲的“能源大动脉”,实现清洁能源全球优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和永续供应。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要加快亚欧非电网互联和美洲电网互联。一是建设亚欧非“五横六纵”通道。汇集北极、北海风电,北非、西亚太阳能发电,非洲中东部、中国西南、东南亚北部水电等清洁能源,向亚欧非电力消费中心输送,实现多能互补和跨时区、跨季节互济。二是建设美洲“四横三纵”通道。汇集美国中部风电、亚马逊水电、智利北部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向美国东西部、加拿大东部和巴西东南部等电力消费中心输送,保障洲内电力供应,实现南、北美洲电力互济。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总体分三个阶段实施。到2035年,完成洲内互联,亚欧非率先实现跨洲联网,全球形成“五横五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2.8亿千瓦。到2050年,建成亚欧非和美洲主要联网通道,全球形成“七横七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7.2亿千瓦。到2070年,建设北极能源通道,全球形成“九横九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12.5亿千瓦。
以骨干网架为重点,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将为全世界带来巨大价值和综合效益。一是实现能源转型。到2050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5年的18.5%增长至70%,成为主导能源;清洁能源发电装机从2015年的18.5亿千瓦增长至220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比重由2015年的31%上升至83%,成为主力电源;全球用电量从2015年的21万亿千瓦时增长到60.4万亿千瓦时,增长近2倍;单位GDP能耗从2015年的0.19吨标准煤/千美元下降到0.08吨标准煤/千美元。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化、电气化水平和效率效益大幅提升。二是减少环境污染。到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2015年的195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60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降至7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清洁能源年替代186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少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9亿吨,可吸入颗粒物1.4亿吨。三是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在2025年前达峰,峰值控制在340亿吨以内,到2050年降至118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四是让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到2050年,全球人均用电量从2015年的2880千瓦时增长到6180千瓦时左右;电能普及率从2015年的85.3%增加至接近百分之百,解决全球10.6亿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全球平均度电成本比目前降低2.8美分/千瓦时左右,每年减少电费1.8万亿美元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以上这些数值,都是我们认真研究出来,并吸取了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等的智慧。
总之,以骨干网架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无电人口等问题,恰恰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解决这四大问题的全球方案,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
三、携手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惠及各国人民的宏伟事业,世界各国应该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共担责任,共促发展,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仅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经济性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只要大家坚定信心、携手行动、行稳致远,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合作组织成立两年来,致力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目前,合作组织会员总数达到402家,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创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英文期刊。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组织开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和关键技术等100余项课题研究,形成多项成果,为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下午,合作组织还将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数、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等方面成果。
总体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远景蓝图已经绘就,技术装备不断突破,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当务之急是汇聚全球智慧和力量,把握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重大突破。在此,提四点倡议:
一是强化各国共识。发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推动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行动计划”,并纳入G20、APEC等多边合作框架,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二是开展积极行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巴黎协定》、“一带一路”倡议及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制定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规划。推进中-缅-孟、中-韩-日、刚果(金)大英加-欧洲等一批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互联项目,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
三是致力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合作,推动特高压大容量海底电缆、特高压柔性直流、高效清洁发电等关键技术装备尽快取得突破;加快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四是建立高效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促进各国政策对接,推动制定涵盖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运行等方面的国际公约、规则,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培育全球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自由交易;创新商业模式,引导能源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这次会议将开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创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好未来,让这一宏伟工程造福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谢谢大家!(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4月28日-30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带队赴陕西西安开展会员单位走访调研,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行会谈。辛保安介绍了合作组织工作情况。他表示,作为我国首个能源领域国际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2025年4月10日上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动态监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主任张道农一行到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风电装备数字工厂进行参观及技术交流。工作组一行深入全球领先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4月28日-30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带队赴陕西西安开展会员单位走访调研,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行会谈。辛保安介绍了合作组织工作情况。他表示,作为我国首个能源领域国际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研讨班并讲话。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主持研讨班并作专题发言。公司外部董事胡爱民、范夏夏出席研讨班。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中
2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与来访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合作总监程志强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巍参加会谈。钱朝阳代表南方电网公司欢迎程志强一行来访,对合作组织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钱
当地时间1月14日,东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法迪拉·尤索夫出席会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东盟能源的绿色未来”对话环节就加快区域电力互联互通、促进东南亚各国能源绿色转型
2025年1月3日,中国电力报在头版刊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署名文章《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全文如下: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12月24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在合作组织总部会见马拉维共和国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就深化双方合作进行了交流。辛保安欢迎钦泰扎再次到访合作组织。辛保安表示,合作组织高度重视与马拉维的合作,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期间,马拉维查克维拉总统到访合作
12月22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召开蒙西电网发展思路与行动计划交流座谈会,深入探讨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晓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白凤英、许晓斌、刘永江,副总经理韩瑞,以及自治区能源局、电规总
12月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带队赴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气装备”)开展调研座谈,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陪同调研。中国电气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群出席调研。李洪凤对辛保安一行到
2024年11月27日,一场聚焦能源领域前沿话题的盛会——“绿电消费与电碳耦合:新业态新技术驱动供应链绿色转型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中国能源研究会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清洁能源链成就系列专题会之一,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承
当地时间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于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气候融资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效用,助力各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和气候韧性提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可持续发
新旧能源范式转换,不啻为人类和地球相处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平稳度过阵痛期,既需要运筹帷幄的谋略,也需要日拱一卒的耐心。在这场能源革命的全球混战中,相对布局超前、步伐稳健的中国,或许有机会领跑下一个时代。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6日在京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六周年报告会。会上透露,六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从倡议转变为行动,从理念走向实践,成为中国引领世界能源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全球协同共建、加快实施的崭新格局。
5月17日至1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一行前往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实地察看大坝、地下厂房等建设现场,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就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进行调研。
5月17-1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赴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进行调研,实地察看大坝、地下厂房等建设现场,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参加调研座谈会并就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作讲话。调研过程中,刘振亚向三峡集团有关单位赠送了合作组织重要研究成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琳一同参加调研。
能源互联网的冲击波正在全球释放,并挑战着传统的能源安全观。
未来,加快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发展与碳脱钩、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以较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减排目标,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未来,加快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发展与碳脱钩、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以较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减排目标,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协会党建局局长肖宗辉,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副局长何海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在4月2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加快设施联通夯实发展基础”分论坛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明确提出:“如果没有能源互联网,中国和世界的碳达峰碳中和是无计可施的。”
碳中和突然成为最热门的词汇。按照中央的说法,这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那么如何实现碳中和?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竟然是特高压。
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现在特高压干成功了,人们说我是‘特高压之父’,我认为应该是‘特高压之负’,胜负的负。这么多年,我因为坚持搞特高压,弄得自己伤痕累累,这些又能跟谁说呢。”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如此感慨。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各洲各国电网互联,促进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为破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困疾病等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