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里面可以说看点丰富。
电改的“一张一弛”
本轮电改的主调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一管一放,是为一张一弛。
1、管的是电网环节,包括输电网和配电网,其基本目标是提高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效率,挤出其中不合理的成本,最终以输配电价降低的方式回馈社会。
2、放的是供需交易,其逻辑在于引入“多买多卖”的市场化竞争,使得实时价格真实反映实时的供需变化,用价格信号指导电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就像太极阴阳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在管的环节,实际上也有放,那就是在配电业务领域,充分引入社会资本,甚至采用市场化招标的方式引入投资竞争,使得成本充分暴露,并发挥“鲶鱼效应”去引导整个电网的成本透明化与投资决策优化。
2、在放的环节,也有管制的加强,即在市场化竞争中,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管,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二是防止市场力的滥用。这也是任重道远的一项监管工作,甚至直接影响到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与成败。
对增量的界定
通知在“增量”这个概念上做了非常重要的定义和延伸。说道定义,那就是使得“增量配电网”有了更为直接和可操作的定义,并且就之前在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做出了实际的应对。
1、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配电网,哪些可以列入增量做出界定:无论是已规划未核准、已核准未开工、电网已开工但是实际投资不足10%的,都纳入增量配网。
2、无偿移交的配电网可以列入增量。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电网企业无偿接收了大量配电资产,这些配电资产在法律层面的归属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通知中明确提出“其资产关系依据相关法律确定后,可纳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这里就存在很多的可操作空间,既然原有的资产(主要是国有资产)无偿移交给电网企业,那么原有产权人是否可以主张电网企业以某种合理方式将这部分资产纳入到增量配电业务中呢?这一条对增量配电业务开展的影响,可谓意义深远。
3、220kV也可以纳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试点范围不限于用户专用变压器,受电端的220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也能作为试点。当然这条内容是对《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里相关规定的清晰化解读,更有操作性。
突破规划困境
增量配电试点到今天,在申报、确定主体等环节都具备了较高的可操作性,据说现在不少的试点项目,主要矛盾集中在规划和设计环节,所以才有了《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本通知中对规划中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意见,以增强可操作性。
1、责任主体清晰化。即规划管理的职责是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通知明确提出,规划不应委托电网企业或任何潜在投资主体代为履行。这一方面保证的政府规划职能的法律严肃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保证配电网规划符合地方发展要求,并且站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开展。在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进度、投资规模、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具备严格的中立性和严肃性,不被任何一个利益相关方所绑架。
2、试点范围不完全等于规划范围和配电区域,这是三个相关但不等同的概念。这也是对试点项目中,因为概念混淆而带来的利益争议,导致试点项目无法顺利推进的一个回应吧。就个人理解,试点区域是一个政策概念,试点区域里可以有增量和存量,也就是一个试点区域可以对应多个配电区域。规划区域是一个技术概念,是与区域发展规划、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相衔接的配电网规划,当然在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和增量配电业务顺利推进的需要。配电区域是和增量配电业务严格对应的概念,一个区域只能有一家配电网(售电公司)企业获得运营权。
3、园区类增量配电业务在试点规划松绑。园区类的试点范围以“四至”边界为试点边界。试点的规划制定,由园区管委会或区县政府代为履行,等于把园区类试点项目的规划权下放到地市以下的政府部门。这也将极大的推进增量配电业务的快速普及。
4、配电网规划的衔接与调整。对于规划的衔接问题,通知里的内容是,一是与公用电网的互联互通;二是考虑同一地区不同增量配网间的协调和划分;三是考虑与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综合能源方面的发展协调。对于规划的调整,原有的地区配电网规划与输电网规划可以在履行相关程序后进行调整。只要是站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没有什么是不能调整的,不能以上一级电网规划不可调整为借口制约下级增量配电业务发展。
5、电网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一是在规划方面,电网企业可以提出规划建议,但是不能代行规划职责;二是电网企业应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资料,三是在并网接入方面,要提供供电能力相关的信息,并且无歧视的进行并网。
6、配电网企业的定位清晰化。这条其实一直以来就有各种声音,但是通知里明确提到“实现增量配电网与公用电网互联互通和优化布局”。互联互通这个词在电信领域内,专门指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网间业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主管部门的态度很清晰,增量配电网企业在市场地位和法律角色上,与公用电网是“互联互通”关系,是平等的,不是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关系。
7、避免重复建设。在政府部门作为规划的法定主体前提下,规划的严肃性才能得到保证,才能避免无需的重复建设,并且对是否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进行评判。通知中一是对220kV/110V变电站是否存在重复建设做出了界定;二是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识别重复建设,并且在规划中以专门章节列出辨识的方法和论证计算过程;三是对于重复建设的仲裁,除了规划阶段的分析计算之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论证,再可以向国家能源局提出复议申请。这条评判途径的建立,将确保增量配电业务推进过程中,对重复建设的论证和评判将不再成为卡脖子的环节。
存量亦增量
如果说前面部分是对增量试点的“增量”进行了界定,通知的第四条就更加具有突破性,即鼓励电网企业的存量资产参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事实上在第一批的增量配电业务试点中就有电网企业的存量配网参与,这次通知的出台就将这个方向做出了明确。当然,这个方向并不是说电网企业的所有配电网都参与增量配电业务,而是首先确定“试点项目”,只不过这个试点范围内可以有电网企业的存量资产存在,而不能以存量资产的存在作为阻碍申报试点的借口。
对于存量资产的处置,通知也采纳了一些试点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出了四种参与方法,一是资产折算股权进行合作;二是增量业主收购;三是增量业主租赁;四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对于无偿移交的配电资产,似乎也能以上面的某种方式进行处理吧。
增量配电业务的投资建设与运营
有趣的看点如下:
1、对电网企业的制约。鼓励电网企业参与试点,但“不得以绝对控股增量配电业务项目作为配合配电网接入及配电区域划分等工作的条件”。恐怕这也是很多项目试点目前在股权谈判方面的困难所在吧,至少通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鼓励探索配电网投资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运营模式。对不少社会资本的业主担心的,没有运营能力的问题,未来可以实行投资权与经营权分离,既可以委托有运营能力的第三方运营,也可以委托电网企业或者下属企业进行运营(当然电网企业必须做好业务区隔,这些代运营的增量配网,其运营成本不能算在电网企业的输配电准许成本里面)。
3、增量配电网项目业主在配电区域内拥有与电网企业相同的权利,并切实履行相同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这再次印证了增量配电网企业与电网企业是同等的法律和市场地位,可以要求公平的待遇;另一方面这也是投资增量配网的风险,必须承担同样的责任,不知道有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增量配网的提供保险,似乎这又有新的商业机会吧。
4、鼓励增量配电网项目业主在配电区域依托资源条件和用能需求建设分布式电源。这利好分布式,所以我们也看到不少分布式能源企业都纷纷进军增量配电业务。
总结
《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范围、规划、避免重复投资、电网企业参与试点、投资建设与运营等方面,实锤不少,也在政策层面做了一定的突破,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进行松绑,总体看是一份非常乐观的文件。
个人担心的无非是两点,一是本通知只是征求意见稿,不知道到试行稿的时候,是否会有一番博弈之后的修改;二是这些政策到省市县各级具体执行层面是否能切实落地,最终将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成果转换成社会效益,推动输配电价的降低为企业减负,并且促进电力市场化,使利益相关方都能享受改革红利。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8日,河南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价80799418元。该项目招标人为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集团管辖新建沿太行高速K8--K19路段约12公里沿线边坡及互通区等,设计光伏安装容量29.81MWp,为35kV电压等级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7月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42万元。招标人为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拟采购5MW/20MWh储能电站设备,含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电解液(5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实行最高限价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日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详情如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南阳市发展改革委:报来的《关于呈报南阳白河电厂(2×1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具备参与海南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名单(7.16)。为保障海南省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注册并缴纳履约保障凭证,截止2025年7月16日,海南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8日至9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陶云鹏到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调研。陶云鹏一行深入湖北公司集控中心、交易运营中心及新能源事业部龙感湖区域运维中心,详细了解了湖北公司能源保供、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湖北公司经营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对湖北公司“十四五”以来脚踏实地、逆
当云南澜沧江的碧波化作电流注入长三角的产业血脉,当戈壁滩的风光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灯火——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能源动脉”的历史性握手,正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激荡起变革巨浪。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