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时代,国家电网公司开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核心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准确把握新时代公司发展战略内涵,坚持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的电网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努力打造一流现代配电网,全面推进再电气化,一张瞄准世界一流的区域能源互联互通现代网络正在快速铺陈。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加快能源互联互通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实现新时代公司战略目标,必须始终坚持把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打造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作为核心任务。
一次能源自给率严重不足的浙江,现在却因为能源互联互通尝到了转型发展的甜头。
4月12日,±800千伏宾金特高压直流工程金华换流站的大屏数字不断跳动,值班员卫林林告诉记者:“投运至今,这条线路给浙江输送了1308.9亿千瓦时清洁水电。”这个数字相当于浙江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宾金、淮上、浙福、灵绍四条特高压工程的投运,浙江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两交两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了西北、西南与东部的能源互联,以及从就地平衡到全国范围内能源优化配置的转变。
国网浙江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陈锡祥表示,电网在浙江能源资源配置和转换利用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正在充分显现。“就拿2017年来看,浙江遭遇罕见高温,用电负荷六次刷新历史纪录,全省没有出现有序用电,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月2日,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张泉查看诸暨市店口镇的扩建厂房时表示:“整个项目完成后,我们的年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1.5亿千瓦时。近几年的用电环境让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得更大。”
2018年1~3月,浙江全社会用电量975.5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635.5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1.18%和5.46%。经济增长上去了,好生态百姓也看得见,2017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平均达90%。
打造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是促进能源互联互通的基石。国网浙江电力把本质安全要求贯穿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深入研究特高压混联大电网运行机理,强化电网运行风险防控,建设频率紧急协调控制及批量负荷控制系统,电网内在预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浙江能源互联网已初具雏形: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引进西部能源,500千伏主干网架合理布局,220千伏实现分层分区,直流配电网技术全国领先,舟山五端柔性直流和全球首套高压直流断路器为直流输电成网和新能源远距离开发利用提供可能,世界首条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和380米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即将成为500千伏舟山联网工程的大国重器……
能源互联网的触角正不断延伸。2018年,国网浙江电力将在电网基建上投资312亿元,开工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1998.69千米,“十四五”电网规划也将启动。该公司还将全面实施主网基建三年行动计划,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控施工质量,确保浙江电网本质安全。
打造一流配电网
补强供电服务关键环节
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是影响供电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紧紧围绕可靠性高、互动友好、经济高效的一流现代化配电网目标,做到结构合理,适度超前,技术先进。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绍兴是我国中等城市的代表。为改变城市配电网建设的“跟跑”模式,解决电网结构复杂、供区交叉重叠、专供能力不足、低效重复建设等问题,国网浙江电力在绍兴老城区精细诊断配电网,精准预测电力需求,科学设计网架结构,一张蓝图绘到底,用4年完成目标网架建设,使老城区供电可靠性由99.99%提升到99.9991%,客户年均停电时间由52分钟缩短至5分钟。
绍兴国贸大厦的工程部经理冯金罗不知道什么是目标网架,但感受很直接:“这两年,我们这座老楼从没停过电。”目标网架还极大减少了电力设备运维、抢修的人工和资金成本,每年的城区配网大修费用下降了一半。
2018年,国网浙江电力将以目标网架为引领,落实网架提升工程,打造“结构好、设备好、技术好、管理好、服务好”的“五好”配电网,使今年全省地级市核心区的客户平均停电不超过15分钟,并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省城市中心区目标网架。目标网架一步到位建设的做法也将在全国推广。
让电网惠及城乡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
“镇上电网改造后,家门口整洁了,空调再多都带得动,我把店里重新装修了一遍。”4月3日,杭州市大径山生态农庄的吴美鸿忙着招待采茶观光的游客,“现在我们用电可不比城里差,每到周末,城里人都往咱农村跑呢!”
在“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生态+电力”工程让乡村越来越现代化。经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力线路“上改下”,昔日矿山铺满光伏板,农民开办农家乐卖起了“风景”,竹制品加工业全面用上清洁能源,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国网浙江电力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建设现代化农村配电网,实现农村配电自动化全覆盖。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完成3014个中心村的电网改造升级。中心村电网供电可靠率99.931%,综合电压合格率99.997%,户均配变容量4.21千伏安,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可与全国大部分城市媲美。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浙江2017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成为全国城乡均衡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
目前,该公司正按照“网格化”规划建设运维新模式,坚持规划引领、网格落地,滚动优化配电网发展规划,持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以杭州、宁波建设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专项行动为示范引领,采取“一地一策”,在全省加快实施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推进配电网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再电气化
争当能源变革的引领者
当前,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以再电气化为根本路径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建设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进而构建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网浙江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探索“大连接”“大智享”前沿课题,大力实施再电气化战略,在新能源发电、大云物移智等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争当能源变革的引领者。
该公司以“大连接”实现电网对能源的输送和转换利用,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全面接入各类负荷,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构建清洁、高效、智慧、互联的能源产业体系。
2017年,浙江从三峡、溪洛渡等购入的清洁电能43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305万吨,参与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电力现货交易10.7亿千瓦时。
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突飞猛进。浙江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个数和并网容量均居全国首位。该公司规范并网运行管理,加大接入工作力度,优化电网运行方式,2017年为10.8万余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并网专属服务,消纳清洁能源981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的近四分之一,实现了浙江清洁能源发电全消纳。
按照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相关要求,2020年浙江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要达到7%。面对迅猛发展的新能源,国网浙江电力正在建设主动型配电网,依靠先进的信息通信和电力电子技术,对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能源进行主动管理;通过灵活的拓扑结构按需定制潮流,实现能量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用户用电行为,保障清洁能源全消纳和多元化负荷全接入。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更加强调互动共享。该公司以“大智享”提升电网对能源服务的开放互动、智慧共享能力,让各方主体无差别对等互联和共享能源,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高度融合与双向互动,推动区域内多种能源的协调互补和高效配置。
在电网的另一端——能源消费侧,再电气化正在交通、商业、生活等各领域产生催化作用。
国网浙江电力创新提出多方合作的岸电建设运营模式,促成交通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京杭大运河、东部沿海、长江沿线绿色岸电建设进程。该公司选取海宁盐官、东阳横店等,率先开展“全电气化景区”建设。2017年,国网浙江电力共完成电能替代项目3328个,替代电量81.6亿千瓦时。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许多人的梦想。国网浙江电力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布局,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18座、充电桩4760个,100%接入“车联网”平台,实现主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重点城市核心区快充网络全覆盖,建成全省统一的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一卡在手,畅行无忧。
新能源如何让城市运转更高效?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以城市能源大数据共享平台为核心,完善清洁能源、低碳建筑、智慧用电、绿色交通等基础设施。计划于2019年底前建成多资源协同的低碳节能、信息共享、供需互动、模式开放的新型能源供需平衡体系。
一些远离大陆的小岛也能享受到持续可靠供电吗?温州南麂岛上,离网型微电网示范工程不仅让风、光等清洁能源得到有效开发,更呵护了这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管理示范区的自然环境。
在绍兴上虞,国家863课题“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为新能源安全稳定接入大电网扫除了技术障碍,在国内首次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户侧的商业化运营。
海宁尖山源网荷储协同主动配网、杭州江东新城智能柔性直流配网……更多的智慧正在这里孕育。
瞄准高质量,聚焦最前沿,一张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区域能源互联网正在为我国乃至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提供样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4月28日-30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带队赴陕西西安开展会员单位走访调研,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行会谈。辛保安介绍了合作组织工作情况。他表示,作为我国首个能源领域国际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2025年4月10日上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动态监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主任张道农一行到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风电装备数字工厂进行参观及技术交流。工作组一行深入全球领先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一季度全省能源运行情况。一季度,安徽省用能需求逐步企稳,电力、天然气供应整体宽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全社会用电需求回暖。一季度,全社会累计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增速较前2个月提高了2.6个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准备”“按期投产140项度夏重点工程”。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统筹部署、稳步推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各单位落实落地落细各项目标任务,抓紧电网建设黄金期,深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5月6日零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节日期间的电力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辽宁电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针对“五一”期间电网运行特点完善事故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评估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和处置方案。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一季度,山西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居
节后,市场无改善,预计煤价将在五月中旬触底,在下旬走出谷底。今年,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稳中回升态势。聚焦煤炭行业,年初至今,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煤价累计下跌了111元/吨。目前,市场基本面处于恢复阶段,非电需求和民用电负荷的复苏将成为煤价主要支撑点。预计经过上旬积极去库,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席卷而来。DeepSeek等大模型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人工智能浪潮之下,国家电网正积极探索构建“AI#x2B;电力”新生态,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然而,面对不断涌现的外部产品,电网如何搭建人工智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桥
4月25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电力负荷管理室(以下简称“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低碳研究所(以下简称“华电检测研究院”)正式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方将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深度
近几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热潮,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观察与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电网,也关于电网转型发展。浪潮之下的起与落1897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4月15日,浙江乐清市发改局发布关于乐清市2025年第六批居民家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批次共有居民家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变更)34个,总装机容量803.4kWp,年平均发电量879893kWh。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一年,自备案之日起计;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在备案通知书有效期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充电桩市场的狂热,从传统能源企业“三桶油”开始线下抢桩就可窥见。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281.8万台——这一数字在五年前是168万台。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几何式增长,从2014年的12万辆飙升至2024年的3140万辆。56.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竞逐千亿市
“没想到现在充电这么快,只要半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了,据说充的还都是绿电。”4月11日,在浙江次坞高速服务区,刚充完电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满脸欣喜。就在当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
4月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在宁波召开,发布“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及品牌IP“亮宝”,将“千户万灯”从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全力打造央企参与社会治理的“浙江样板”。本次活动也是国网浙江电力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国家电网”专项活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