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领域的区块链项目目前来看并不具备太大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可能的应用场景是以联盟链的形式在国家电网和发电厂的交易过程中进行认证和确权。原因如下:
1、能源领域的大部分能源形式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中心化的发电和运输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供应的充足、减小运输损耗,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运营管理服务,防范系统风险,这些都是区块链d对d的方式无法提供的。
2、分布式发电还在探索阶段,并且强烈受政府政策监管的约束,相比于国外,国内的可行性更低;
3、由于电力运输的损耗原因,家庭分布式发电的电力不适合远距离传输,只有可能小范围内使用,然而小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变化是一致的,所以用户的需求情况有着很高的同质性,并不能发挥很高的价值;
4、将电力的储能共享,让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的模式本质上是共享经济,除非和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相结合,否则现在来看并无太大必要性。
一、能源行业现状
1.1能源行业基本概念
能源工业主要由生产和输送电能的工业组成,可以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个环节。电力工业产业链如下:
发电是将一次能源通过生产设备转换为电能的过程;输电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过升压,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传输的过程;配电是将高压输电线上的电能降压后分配至不同电压等级用户的过程;供电又称售电,是最终将电能供应和出售给用户的过程。
可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风能相对光能更加稳定,其他电网可利用发电机补偿。光能只存在于白天,由于云层覆盖,所有的太阳能供应都呈间歇性,瞬时生产的不稳定可能损坏电网基础设施,或者给电网补偿带来技术挑战。
能源的未来一定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是不稳定,阳光和风力不可能稳定供应。解决办法是建立储能系统,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即各种电池。抽水储能,在用电低谷期将水位提高,用电高峰利用水位降低的势能增加电力供给。
1.2部分国家电力能源现状对比
澳洲:发电厂发电,国家电网传输,电力零售商销售;
美国:各州差别很大,其中加利福利亚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相当成功。
中国:国网、南网、5大电厂形成垄断;火电为主,水电、风电、核电、光电为辅;
中国是偏重工业的国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无法支撑用电。但是未来50年,可以预见,每家每户都拥有储能储能系统和产能系统,APP自主管理,实现国网和个人的双向电力传输。 光伏发电成本低于火电。
目前国内的能源改革集中在电网策略,比如调频,储能以削峰填谷。电力市场扭曲以及工业用电补贴民用用电,导致电力峰谷差价比较小。居民用电峰谷差价,国外大于3元,国内不超过1元。能源互用策略在居民用电没有利润,工业用电不能支撑,没有市场。全球的新能源发展主要靠补贴,比如澳洲,发电成本是0.08澳元,政府补贴0.2澳元。
1.3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
电力传输损耗大,用户缴纳的电费中约有38%是用来支付传输基础设施和电能损失的;
电力交易不透明,目前的电力交易中心绝大多数都被大型国企控股;
再生能源占比低,主要还是集中在火电上,新能源的占比太少。
1.4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2018年3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18年能源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为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中,“更加注重依靠创新推动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能源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是政策取向之一。
现在都在提倡能源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的背景是未来能源行业的发、输、用、储以及金融交易等环节都会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能源的需求和能源生产模式的转变,能源生产的方向很可能逐步由集中化生产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生产模式,分布式能源是基于现阶段能源行业的发电,传输,用电,储能的数据及金融交易的大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新型能源系统。
发电:未来会从现在单一的集中式的大型电源过渡到集中式电源和分布式电源相互和谐存在的模式。
传输:电网的变化是因为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使电网的拓扑结构会从现在远距离、高电压、大型甚至是跨国的超大型电力网络,变成既有超大型的特高压网络又有区域级别的小型微型网络共存的一种新的电网拓扑结构。
用电:能源消费将是在能源互联网当中最重要的板块,消费者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其角色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以另外一种新的形态出现,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需求侧响应计划,积极的参与社区需求侧响应项目,还可以作为虚拟电厂成员加入虚拟电厂项目,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动汽车、储能设施,返售电给电网。
储能:以前储能主要指的是抽水蓄能电站,随着现在电化学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之后,电化学电池的产量快速上升,使得储能用电池成本也快速下降,储能在很多区域已经有了经济使用价值。比如在一些可再生能源资源特别丰富,同时电力价格比较高的地区,布置电化学储能电池就可以电价套利,为投资者以及储能所有者带来经济收益。
总的来说,未来整个能源行业会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发电端会从逐渐向分布式发展,电网的拓扑结构也会随着发电端的分布而发生改变。消费者在产业链中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成为产业链价值推动者。储能端会作为产业链中新的环节出现,未来会起到很重要的角色。
二、区块链+能源行业
2.1 区块链+能源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非常的火,同时在政府层面也被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中。然而能源互联网听起来美好,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因此有人提出了用区块链技术协助能源互联网落地。从目前市场上的数据来看,69%的区块链能源项目都是跟电力相关,这也是本报告聚焦于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目前区块链在能源行业的主要应用场景,区块链的多中心化恰恰契合了分布式能源的特点,能够大幅度降低分布式电力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这种应用可能会反过来对分布式电力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原本无法动态交易的家庭分布式设备在未来都有机会接入到一个大的网络中。
电力产业目前主要还是中心化模式,从而使得价值被少数寡头所垄断,并且电力故障以及电力短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中国的西部地区有很多风电站和光伏电厂经常把电力直接浪费,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用电需求极高,电价常年居高不下,东西部呈现着完全不一样的局面。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现有的现象有了一些解决方案可寻。能源互联网与区块链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两者都必须建立在智能设备物联网的基础上,区块链和能源互联网都强调qu中心化、自治性、市场化、智能化。除此之外,区块链旨在通过分散、自治和高效的系统记录设备所有权和运行状态,自动读取智能电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能源需求等,可以使得未来的能源消耗变得更加智能,让消费者从能源供应中获利。
一方面,区块链可以实现能源的数字化精准管理,每一度电都知道它来自在什么地方,而数字世界的每度电都有数字映射,可以重新建模电力网络,实现精确管理和结算。由于近年来售电行业在所有能源中发展较好,目前基于区块链的qu中心化售电应用是区块链的能源应用中的一个热点。
另一方面,区块链能够提供一个可靠、快速且公开的方式,去记录并验证金融及业务交易。这些交易可能包括出售与购买电力--亦无需通过中间人,而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就会垄断市场。鉴于分布式能源资源(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迅速崛起,能源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市场会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市面的大多数电力应用,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区块链+电力更为重要的是物联网的接入,电力是一种物理量,而物理量需要有相关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网关、数据接口、信息传递的网络,但这就目前来说还不够完备。比如,每家都有电表,但是绝大部分电表都是电网公司所有,电网公司的电表数据所有权是电网公司的,它不会向电力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进行分享,这样就限制了在中国要去做电力+区块链的一些公司。所以,区块链+电力必须紧密围绕市场软硬件的需求、政策法规等问题来寻求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能源系统技术研究。区块链未来究竟如何,目前来看并不是有且仅用的技术来改变现阶段的能源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探索。
2.2国内外应用情况
从交能网统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区块链项目都在欧美。美国依然具备着区块链创业的最佳机会,首先区块链目前还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项目,美国的技术人才的储备可以轻松招募到相关的优秀人才。其次,美国部分州的电力市场完全开放,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天然的市场环境。除此之外,德国以及澳大利亚也有不少创业项目,这些国家较为发达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极大地推动了区块链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除此之外,能源巨头公司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
1. 澳大利亚的Origin Energy与Power Ledger合作测试一个新的能源交易平台;
2. 英国的BP利用BTL与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嵌入式平台Interbit进行天然气交易;
3. 日本的东京电力公司对区块链初创公司Electron进行了早期投资,希望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电网设施;
4. 荷兰的壳牌其子公司Shell Trading International对区块链初创公司Applied Blockchain进行了早期投资;
5. 德国传统能源企业RWE的子公司Innogy投资了位于德国的Conjoule。
6. 2017年,交易公司摩科瑞(Mercuria)开始与荷兰ING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合作,完成了第一次基于区块链的大型石油交易。区块链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结合,为简化和改进跨境支付、记录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合约等潜在应用提供了许多机会。
随着区块链概念在社会中的不断渗透,国内能源相关的各界均有一些动作:
1. 2017年9月11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积极组建研发团队,与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平台,目前已在浙江电科院部署测试。
2. 2018年2月,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携手TUV Nord、新能源交易所、熊猫绿色能源及华为共同发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区公益项目。当用户选择清洁能源时,区块链技术将生成智能合约,直接配对电站与用户之间的d对d虚拟交易,同时TUV将为用户出具权威电子证书。
2.3区块链+能源的优势
能源在国内、国外的发展方向主要应是“清洁”与“高效”两方面,而区块链技术应主要在“高效”方面对现行业能有所改善,有可能在qu中心化、降低信任成本等方面产生应用。
(1)qu中心化,降低信任成本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借助中心化清结算机构的d对d直接交易。这可以解决目前分布式发电就近销售的支付及清结算挑战,尤其适用于隔墙售电应用场景,在基于区块链的售电场景中,不再需要依托售电公司完成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清结算工作,实现了交易的qu中心化,降低交易信任成本。以前由第三方售电公司所构建的供需之间的中介信任转而由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实现,也可以降低交易的信任成本。
(2)线损的确定
不同电力之间转换的损耗、电力远距离传输和其他的运行带来的线损,目前都是由电网公司单方面决定,但是,未来这些都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公证。
(3)碳排放认证
采用区块链搭建碳排放权认证和交易平台,给予每一单位的碳排放权专有ID,加盖时间戳,并记录在区块链中,实时记录发电机组的碳排放、碳交易行为并对超标企业进行罚款。
(4)qu中心化的多电力系统协同
采用区块链记录不同电力系统的实时生产信息及其成本,在跨电力类型市场时,可记录多个电力系统之问的交易及其价格信息,在此基础上实时生成各地区各类电力的边际价格。
(5)电力金融
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总账实现强制信任,相关方d对d互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电力交易,需求波动自动响应,区块链还可以实现电站收益直接证券化,基于股权平台实现电站众筹。
2.4区块链+能源的缺点和限制
新的能源产业链的出现就需要新的技术来实现,并且更需要新的体制以及商业模式来支撑,但目前来看,这些其实还是跟不上技术的变化。区块链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其实是难以落地的,因为现在理想中的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和概念其实有非常多的缺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信息显示,禄丰市新能源发电制氢合成甲醇一体化项目备案获批。据悉,该项目单位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代码:2507-532331-04-01-659588;建设地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项目总投资额:670476.14万元,其中企
7月4日正午,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停电再度席卷欧洲国家,位于中欧的捷克北部三个州、中波西米亚州以及首都布拉格等地区电力中断,超过100万企业和居民瞬间被抛回“原始时代”:阳光下的布拉格街头,疾驰的地铁列车骤然失去动力,悬停在黑暗的隧道中;居民和写字楼的电梯无声卡在半空;轨道上的有轨电车如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构网技术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晚间,永太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高新”)就天赐材料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分别向临海市人民法院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目前,两起案件均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永太科技与天赐材料均为电解液材料上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通威新能源科技(金堂)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通威股份旗下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昱则同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占股70%,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极具指向性,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
7月3日,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保险共保体在京组织召开“电化学储能安全价值新生态合作推广会”。会议发布了国内首个“认证+保险+监测”电化学储能安全质量风险解决方案。在金融监管机构、电力行业协会以及60余家生态伙伴的共同见证下,英大财险与泰思储能公司就在建的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共同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
车网互动需要提升系统支撑能力,仍面临硬件革新、平台完善、运行安全等多重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看,车网互动技术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互动放电两大环节。目前业内认为,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相对成熟,反向放电能力提升仍面临挑战。从整体运营角度看,V2G技术的关键突破点有两个:一是电池的耐久性,直
7月4日正午,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停电再度席卷欧洲国家,位于中欧的捷克北部三个州、中波西米亚州以及首都布拉格等地区电力中断,超过100万企业和居民瞬间被抛回“原始时代”:阳光下的布拉格街头,疾驰的地铁列车骤然失去动力,悬停在黑暗的隧道中;居民和写字楼的电梯无声卡在半空;轨道上的有轨电车如
泛华战略新论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迈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阶段。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引入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育城平台赋能,整合产业链、重构供应链,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格局。同时,构建
近日,瑞典家居零售巨头宜家在德国市场正式推出经济型阳台光伏组装套件“EcoFlowStream”系列,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经济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家居零售品牌首次深入分布式能源市场,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全民光伏时代,真的来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德国《太阳能一揽子计划I》政策红利的持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摘要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当地时间7月2日,随着K’sTOUR2025肯尼亚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一场聚焦东非绿色能源未来的专业展示与深度交流圆满收官。此次活动汇聚百余位肯尼亚当地能源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政府官员及媒体等相关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前沿行业洞察,聚焦东非绿色能源新机遇。创新产品矩阵,精准对接东非市场
7月1日,上海科技大学零碳校园绿智供能示范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发布。上海华电集科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以78000000.00元(7800万元)中标。该项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学校指定范围里的各类场景开展本次零碳校园综合供能示范项目的建设、运维等一站式服务工作。项目拟利用学校现有的41栋建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近日,由中国安能三局成都分公司承建的国网新源浙江泰顺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迎来重大建设节点——大坝填筑工程顺利启动,较原合同工期提前19天实现,这也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体建设新阶段。浙江泰顺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以及浙江省的重大建设项目,坐落于浙江省泰顺县司前畲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日,河南鲁山抽蓄电站2号机座环蜗壳成功吊装就位。鲁山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储能项目和河南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装机容量为130万千瓦,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河南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5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在完成整组调试工作后,正式并网试运行。句容电站总投资超96亿元,总装机135万千瓦,5号机组是今年以来投产发电的第4台机组(2号-4号机组分别于1月1日、3月10日和5月24日投产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消息,经测算,迎峰度夏期间,河北南网平衡晚高峰最大负荷5150万千瓦,同比增长8.7%;国网冀北电力平衡晚高峰最大负荷3100万千瓦,同比增长9.4%。5月23日,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该电站与周边新能源基地协同构建风光储一体化体系,大幅提升
立陶宛公用事业公司Ignitis集团宣布,计划在其三个清洁能源站点开发291MW/582MWh电池储能系统,并表示储能设备将由德国的RollsRoyceSolutionsGmbH提供。项目今年开始建设,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商业运营。Ignitis在周二宣布对这三个站点投资1.3亿欧元(1.53亿美元),并表示电池储能系统将安装在其位于凯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于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装机规模16万千瓦,配套建设16兆瓦/32兆瓦时储能
近日,西北能源监管局赴陕西商洛督导“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组现场检查商洛发电、镇安抽水蓄能电站生产经营情况,详细了解商洛发电二期项目建设进展及送出工程实施情况,听取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项目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西北能源监管局负责同志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小金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7亿元、装机规模16万千瓦的四川省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