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台湾推动风电建设 需紧抓成本、进度、本土化三要素

2018-07-09 11:27来源:經濟日報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建设台湾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台湾离岸风电建置遴选与竞标结果近期先后出炉,外界关注焦点多数放在离岸风电的竞标价格远低于遴选价格,质疑台“经济部”设定的风电价格过高,未来将成为台湾民众支付电价的沉重负担。“经济部”近期忙着为风电价格一事辩护与说明,对于台湾民众与产业界关心的建置进度、风电设备本土化等议题反而较少着墨,我们必须提醒台当局,在推动风电建置时不能见树不见林。

蔡当局推动能源转型有两大重点,一是废核、二是推动再生能源取而代之。过去台湾核能发电占比约18%,2025年时核电归零,再生能源比重则要提高至20%。换言之,蔡当局的废核之路取决于再生能源比重必须在未来七年内快速拉高至二成。台湾再生能源发展的两大箭头分别是太阳能与风力,两者在2025年的装置容量分别要达到20GW与6.7GW,而后者又以离岸风电为主力,装置容量要达5.5GW。

台湾陆域风电发展多年,已具相当经验,但海域风电相对陌生,外商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维护营运都比本土厂商具优势,此次风电竞标价格结果出乎经济部预料的低,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海外厂商已累积多年的离岸风电建设经验,因此可开出比目前平均电价2.6元新台币还低的价格。当各界为风电价格出现破盘价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我们呼吁台当局必须以更宏观、周全的态度,从风电成本、推动进程与产业连结三方面,稳步推动风电建置。

在风电成本上,外界对“经济部”遴选风电价格偏高的指责并非没有依据,在前几年油电双涨风暴时,外界也曾质疑台电向民营电厂(IPP)的购电价格过高,造成民营电厂大赚,台电却惨亏的情况。早年台电与民营电厂签订购电合约时,因没有纳入合理的燃料成本变动检讨机制,以致于当国际燃料价格走跌时,台电仍必须以较高的收购价向民营电厂买电。

当年台电历经波折,最终与民营电厂达成了修约共识,过程中甚至有不少民营电厂的境外大股东跨海施压。如今,风电收购案也显露出类似的模式,台当局在与风电业者签约时,必须记取过去与IPP电厂签约欠缺调价机制的教训,收购风电价格必须合理反映未来风电成本的变动,不要让风电影响台湾电价的竞争力。

其次,台当局必须确保风电能如期建置完成。近年来台湾多项重大基础建设常因环保争议、行政程序冗长等因素而延宕,象是关系到天然气发电比重是否能提高到五成的第三天然气接收站计划,近日因为藻礁等环保争议而卡关。海域风电兴建或许不像陆域风电常会遭遇居民的强力抗争,但包括对渔民的影响、海底电缆的建置等,都需要台当局与地方配合解决,才能在2025年前达到蔡当局设定的绿能发电目标。

第三个蔡当局推广风电时必须紧抓之事,要确实扶持本土相关产业。推动绿能科技产业是蔡英文“5+2”创新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台湾花费上兆元新台币推动风电,必须扩大其效应,让岛内相关系统、材料与机电厂商都能在这股绿能风潮中找到利基。

推动风电不能让外商拿走所有的利益牛肉,台当局要监督风电得标厂商落实本土化,对于核心的风电软件控制、数据库等,也应结合岛内产学界的研发能力,找到可行的方案。简言之,推动绿电不能让岛内业者只赚到一次机会财,而是要带动相关产业链,让台湾厂商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业者竞争,让绿电成为台湾产业的长久财。

蔡当局推动风电必须紧抓成本、进度与本土化这三要素,这样在推动能源转型时,我们才能在电价、碳排放与产业发展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原标题:臺當局推動風電 要緊盯三件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建设查看更多>台湾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