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史丨一个反应堆安全研究项目的逆袭之路(下)

2018-07-16 11:42来源:核史钩沉作者:另类核史关键词:核事故核安全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

起死回生

WASH-1400报告甫一发表,立即引来各方的强烈关注,甚至公众和媒体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核工业人士对之赞赏有加,认为其代表了核安全研究的最新方向;反对者则提出激烈的批评,认为风险计算方法令人难以信服,且事故后果被低估了至少一个量级,等等。

WASH-1400报告封面

引起最大非议莫过于随同报告发布的执行摘要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概要介绍研究过程和结果,二是以问答的形式比较了核事故与其他自然或人为事件的风险。反对者们认为核事故的发生频率是根据模型和输入数据分析得到的,不确定性很大,而非核事故如飞机失事的频率是统计得到的,是比较确切的,把这两者作比有失客观性……

事实上,WASH-1400报告除了充分强调“核电厂是一种低风险的工业活动”外,还向人们阐释了许多其他的重要信息:利用事件树和故障树建构了可能发生的事故序列,产生了更为准确和现实的风险结果;比较了各种事故对反应堆风险的相对贡献,发现了堆芯熔化与安全壳失效之间存在的关联作用;通过共因失效和人因失误分析,理解了辅助系统和其他非安全系统或构筑物的安全重要性;揭示了核电厂设计上的很多薄弱环节,并指明了安全改进的途径,等等。不幸的是,争论的双方,在当时没有对报告中这些信息的重要意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把焦点放到对执行摘要的解读上去了。

在此形势下,拉斯缪森及团队成员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为了捍卫研究成果,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拉斯缪森教授不得不站到镁光灯前,全国各地到处飞,接受和参加很多媒体的采访、演讲和辩论,给大家解释研究采用的方法、假设、结论、局限等。他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在国会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召开的一次听证会上,拉斯缪森正给台上的议员们解释事件树和故障树时,主持人帕斯托雷不耐烦地打断了他,问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讲完。他回答道:“参议员,这取决于你们有多聪明了。”众目睽睽之下,气得帕斯托雷当场休会。

1977年6月,在国会的介入下,核管会邀请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刘易斯(Harold  Lewis)教授担纲,成立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同行评审委员会,对WASH-1400报告进行仔细审查。1978年9月,他们向核管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即刘易斯委员会报告。该报告认同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对拉斯缪森团队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表示赞赏,尤其是利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原理“描绘”了一幅核电厂可能事故的清晰图像,是为重大进步;但指出WASH-1400报告存在重大不足,采用的每项风险数据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因子普遍在10~10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000,不能确定报告中给出的事故序列概率偏高还是偏低……最后,刘易斯委员会报告指责WASH-1400报告的执行摘要根本不像一个报告摘要,简直就是一个支持核电的宣言书!

刘易斯委员会报告封面

面对这样一个“烫手山芋”,核管会进退维谷。遗憾的是,他们过多地关注了来自各方的负面批评,最后持反对立场的意见占据了上风,便着手与WASH-1400报告“切割”,并在1979年1月18日发布了一个政策声明:接受刘易斯委员会报告的结论;撤销对执行摘要的认可;研究报告中关于反应堆事故总体风险的估计是不可靠的……

核管会关于WASH-1400报告的声明

仅仅2个月后,发生的三里岛事故,让这一切发生了逆转,因为WASH-1400报告正好识别出了像三里岛事故那样的小破口LOCA是导致堆芯损坏的主导贡献。如梦初醒的核管会,又迫不及待地转过身来“拥抱”WASH-1400报告了,在后来的核安全监管实践中大力推行概率风险评价这种新技术,并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风雨之后见彩虹,三里岛事故“拯救”了WASH-1400报告。作为公认的第一份完整的概率风险分析报告,WASH-1400报告无疑是全世界范围内核安全研究历史中的重大里程碑,反映了人们对核电厂安全的认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标志着一门新学科——概率风险评价——的诞生,并在后来的发展应用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依赖于概率风险评价技术,人们可以定量地评价风险,找出核电厂在设计、运行等各阶段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解决了一批之前未能解决的涉及多重故障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作为这一革命性研究项目的掌舵人,拉斯缪森教授最后收获了数不清的赞誉,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被后来者尊为“概率风险评价之父”,1977年和1979年分别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得费米奖……

今天,我们在这儿不胜其烦地还原这段一波三折的历程,权且作为对拉斯缪森教授及其团队所做卓越贡献的致敬和礼赞吧……

相关阅读:

核史丨一个反应堆安全研究项目的逆袭之路(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