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益健全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
为监测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变化,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测体系,包括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研究网络,以及环保、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专业观测网络,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建有森林、草地、农田和荒漠等8个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观测台站,对高原生态系统变化开展长期的定位监测,揭示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因。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研究网络实现了对青藏高原地表环境变化过程的连续监测。“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在青藏高原增建了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8个高空气象观测站、1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36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发射了3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完善了气象观测试验站网。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目前分别建成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22个和19个、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8个和11个。在一些重点区域,如三江源地区,相关部门构建了星-机-地生态综合立体监测与评估系统,建立了该区域时间序列最长、数据项最全的高质量数据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健全与数据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环境管理水平和效率大幅提升。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
在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是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工程建设面临冻土消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格拉段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46.4公里,基于大量观测数据和科技成果,科技人员设计采用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保障了铁路修建。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色林错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33处野生动物专用通道;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采取了沙害治理、植草绿化、草皮移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青藏铁路建成运营后,多年冻土保持稳定,铁路两侧生态得到持续恢复,局部区域已接近甚至优于周边自然状态。青藏铁路建设成就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青藏铁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适应于气候变化的绿色铁路提供了成功案例。美国《科学》杂志2007年4月27日刊文指出,青藏铁路终将提升中国西部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铁路工程,更是一个生态奇迹。“青藏铁路工程”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三江源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三江源“黑土滩”草地恢复技术体系,使“黑土滩”治理取得突破,相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牧草品种的原种籽栽培技术,为典型退化草地治理和人工种草提供了优质草种。
藏医药是维护高原人民健康的宝贵财富,也是青藏高原发展特色经济的重大优势资源。为促进藏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科技部门大力推动藏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抚育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开展藏医药基础及应用研究,不断完善藏医药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在疾病防治、药物研发、养生保健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打造了一系列藏药品牌产品。
六、生态文化逐渐形成
随着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美好家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藏高原诸省区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民众参与度、表彰先进人员、创建生态节日等,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普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逐渐被“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得到推崇。
“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开展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综合文化体育设施工程、流动电影服务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村级广播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完善工程、太阳能公共照明工程等建设工程,建成文化广场1616个;实现了地(市)群艺馆,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新华书店,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同时,开展年度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活动,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中,将生态环保作为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典型的重要依据。拉萨市通过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并持续开展“家在社区、五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等志愿服务。在广大农牧区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养成”精神文明活动;组建村(居)志愿服务工作队,开展打扫村庄卫生、植树造林、水源及动植物保护等活动。
甘肃省甘南州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实行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导向作用。并将生态环保理念纳入全州干部在线学习教育内容,编写发行面向全州中小学生、党政干部、农牧民等不同层次的《甘南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开通环保网站,播放环保公益广告,推送手机环保短信,举办“生态立州”有奖征文,强化各级干部群众生态环保理念,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青海省印发《关于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清洁三江源,保护母亲河”“青海湖生态保护”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和生产生活新风尚。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似水、发展如舟”的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绿色生活方式日益形成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高原农牧民“人畜混居”、燃薪烧粪等生活方式逐步发生变化,绿色建筑、绿色能源、洁净居住、绿色出行日益成为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青藏高原诸省区积极推进新能源多元化利用,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已广泛应用于取暖、做饭、照明、灌溉、通讯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动式太阳房是西藏太阳能利用较早的技术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阿里、那曲、拉萨等地市推广应用。太阳房能基本满足冬季采暖要求,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房屋节能环保程度已成为农牧民建房时的重要决策因素。截至2017年年底,以水能、太阳能、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已达到西藏自治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7%,推广太阳灶40多万台,太阳能热水器45万平方米,被动式太阳房约42万平方米,降低了农牧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青海省实施省级农牧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建设工程,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户用风力发电机,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粪”等项目。截至2017年年底,青海省累计推广太阳灶10.22万台、太阳能热水器1.28万台、太阳能电池9200套;建设被动式太阳能暖房1.31万套,示范面积达130.5万平方米。电热炕、光伏供热等取暖方式逐步替代了燃烧牛粪和煤块的传统方式,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降低了对草地的过度索取,促进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青藏高原诸省区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开展改厕、改圈、改房等活动,实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噪声综合治理、人畜粪便污染综合治理等工程,减少了垃圾乱陈、私搭乱建、乱采乱挖、随意焚烧等不文明现象,住房、饮水、出行等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和便利。
2017年,共享单车进入西藏拉萨,迅速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选择,形成了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拉萨、西宁等高原城市新能源汽车数量稳步提升,珠穆朗玛峰、纳帕海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已实现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绿色交通、文明旅游成为新的出行方式。
生态文化自信持续增强
青藏高原美丽的风景,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态文化自信。美丽乡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使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对拥有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倍感自豪。
至2017年,西藏自治区围绕建设美丽西藏,建成自治区级10个生态县、173个生态乡镇、1924个生态村;林芝市巴宜区被授予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青海省建成1200个高原美丽乡村,西宁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四川省阿坝州创建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16个和50个,省级生态村30个。云南省迪庆州建成了45个州级生态文明村。甘肃省甘南州分别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2个和14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村14个和11个。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民生条件,增强了高原人民保护好最后一片净土的信心。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说,可可西里一望无垠,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美景“令人赞叹不已”。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提高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豪感、责任感。
结束语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稳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了人民福祉。
同时,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受全球变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灾害风险加大的威胁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在今后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将不断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科学调控人类活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完善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健全高原生态文化建设平台体系与功能,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青藏高原是大自然赐予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中国人民的责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言中指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
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5年6月共有26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2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核准,1座抽蓄电站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审查完成,1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新疆、内蒙古各有一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新疆高昌抽水蓄能项目已纳入新疆服务电力系统规模控制方案,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6月30日,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中的最后一项工程——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四川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和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巴拉水电站送出工程起于500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新疆电力巴州公司和静抽蓄和滚哈布奇勒水电站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新疆电力巴州公司和静抽蓄和滚哈布奇勒水电站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406354,招标人为国电电力巴州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电电力巴州发电有限公司,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3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巴塘水电站2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据悉,该电站位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是“西电东送”接续基地——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共规划安装3台2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发电企业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3家电厂,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其中:光伏电站1座,风电场2座。本月注销生效8家电厂,总装机容量3.18兆瓦,均为小水电站。截至6月底,累计注册生效电厂814家、装机73158.67兆瓦。其中,火电22家、装机3918.4兆瓦;
7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兰州拜会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就深化战略合作深入交流。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省政府秘书长张伟文;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参
6月29日20时17分,国家电投集团四川公司剑科水电站首台(2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带负荷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剑科水电站是国家电投集团“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是毛儿盖流域“一库三级”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电站。剑科水电站共安装3台8.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独立宫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东方电气集团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助力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峰会期间,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国际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签署
中国电建海外市场热度“标”升,近期,相继在多个国家实现“连连签”,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能源转型贡献电建智慧与力量。赞比亚凯布韦100兆瓦光伏运维项目项目位于赞比亚中央省,主要负责目前赞比亚境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凯布韦100兆瓦太阳能
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川发改能源〔2025〕41号)批准建设,建设资金已落实,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项目出资比例为20%/80%;招标人为四川能投绵竹抽水蓄能开
“水电是破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难题的‘必选项’”——专访国际水电协会首席执行官埃迪·里奇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挑战交织的关键时期,水电的战略价值日益成为国际焦点。5月19日,国际水电协会首席执行官埃迪·里奇(EddieRich)在接受中能传媒专访时强调,水电是破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难题的“必选项”
当地时间5月15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承建的境外在建最高面板堆石坝巴基斯坦Mohmnad水电站启动大坝填筑,标志着这项巴基斯坦的旗舰工程进入大坝主体填筑阶段。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WAPDA)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Mohmand水电站不仅是巴基斯坦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希望工程
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再添一支撑电源金沙江上游巴塘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5月15日,位于金沙江上游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华电金上巴塘水电站首台机组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并网发电,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再添一重要
5月10日,随着3号机组转子顺利吊装就位,四川绰斯甲水电站3台主机组转子全部吊装完成,标志着电站大件设备吊装任务进入收官阶段,为早日实现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绰斯甲水电站是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和金川县境内,为绰斯甲河干流(曾克寺~麦斯卡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GW/6GWh电源侧储能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运维开标,中国水利十六工程局与永福股份联合体以总额62.52亿元预中标。根据中标候选公示情况,第1名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2520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在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详情如下: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青政〔2025〕1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确保黄河茨哈峡水电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文件指出,本次下达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按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文件指出,在电解铝行业基础上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其完成情况核算以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工信部公示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将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予以公示。其中,包括9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李nbsp;想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建成nbsp
近日,青海省投3×660MW火电项目1号锅炉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正式进入蒸汽吹管阶段。项目锅炉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可有效降低锅炉启动能耗,显著提升运行经济性,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有力推动机组经济、环保、高效运行。为确保首次点火“零风险”,桥头发电公司周密部署,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7月7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辅助服务聚合商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辅助服务聚合商0家。本月自主注销生效4家辅助服务聚合商。累计注册生效辅助服务聚合商7家。
7月7日,《关于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此次公示的是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完整名单见附件。共有4名光伏企业的董事长入选!李仙德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青海公司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第三批大基地配套63.75MW/127.5MWH储能项目设备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355.875万元,折合单价0.49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910万元
2025年上半年,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共有12个火电项目获得核准,包括多台百万机组。从地域分布来看,上半年核准的火电项目主要分布在9个省份,分别是江苏、内蒙古、青海、四川、陕西、黑龙江、山东、浙江、广东;其中江苏、内蒙古、青海核准项目的总规模最大。江苏省6月核准了国能谏壁2×100万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