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政府的补贴政策下,锂电行业一直高速发展,在300wh/kg指标的临近,传统锂电池又无法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固态电池将与高镍三元展开竞争。
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难以实现?
在补贴金额与能量密度直接挂钩的倒逼(诱惑)作用之下,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正快速发展,甚至超出了电池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但依然赶不上政策拔高能量密度的作用。
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显示,新版补贴政策正式实施以后,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产品的换代升级,高续航里程车型和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集中爆发。
其中,在非快充纯电动客车领域,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35wh/kg即可获得最高补贴系统1.1倍,而进入目录的车型所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都达到了140wh/kg以上,甚至出现了150wh/kg以上的产品。这表明在补贴的刺激之下,电池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克服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
同时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已有近10家电池企业配套的三元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了160wh/kg,能够获得1.2倍的最高补贴,达到了当前国产动力电池量产应用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产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持续获得突破,但离国家制定在2020年单体达到300wh/kg,系统超过220wh/kg的指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材料体系来看,单体比能量要达到300wh/kg,则磷酸铁锂、锰酸锂和钛酸锂等技术路线都无法实现,只有高镍三元或/NCA+硅碳负极有望实现,或者新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及固态电池。
然而,上述材料体系要想实现300wh/kg的目标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富锂锰基和固态电池,当前国内的电池企业都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离产业化更是遥遥无期。唯独高镍三元搭配硅碳体系在当前率先取得了突破。
目前,宁德时代、力神电池和国轩高科三家电池企业已经开发出了300wh/kg的样品,材料体系都是高镍三元+硅碳负极,计划于2020年实现量产。同时包括比亚迪、遨优电池、桑顿新能源、捷威动力等多家电池企业也积极研发300wh/kg的产品。
届时,尽管补贴完全退坡,但国产动力电池的技术也能够实现长续航电动车的产业化,与燃油车展开竞争。
以下是本周锂电行业发生取得的新进展和发生的大事件:
01 动力电池充电安全预警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与互联互通技术”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多时间尺度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安全隐患预警方法,建立了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监控平台的交互响应机制,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大幅提升动力电池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项目开展了动力电池过充电条件下热失控机理及不同应力作用下性能衰减机理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安全特征参量表征体系;综合利用车辆实时和历史运行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动力电池特征参数与安全隐患的耦合特性,建立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运行的监测方法;借助容量增量曲线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实现了动力电池劣化模式的识别.
点评:从当前已知的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车辆充电期间或者与充电有关,这表明动力电池充电安全隐患比电池质量安全本身的风险系数还要高,而动力电池采用大电流,大功率的充电方式,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更多,因此解决电池充电安全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02 SiliconX新合金竟是下一代电池的缺失成分
据外媒报道,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现在声称用一种叫做SiliconX的新材料克服硅负极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破裂问题。研究人员将新材料描述为他们一直在寻找的“x因子”。
使用常规硅作为负极的问题在于,随着电池充电,颗粒膨胀多达400%,然后在其放电时恢复正常,这导致它们破裂。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用一种新的硅合金克服了这个问题,这种硅合金将硅纳米粒子和一种未命名的材料精心混合。科学家正在努力为该技术申请专利。
该团队已在实验室进行测试并表示,尽管新电池设计最初会影响容量,但其在整个充电周期内的稳定性意味着它存储的电量远远高于快速降解的纯硅负极,并且其存储的电量比目前电池中使用的石墨负极高出三到五倍。
点评:笔者不知道该种新材料的正确读法是什么,但从该研究团队的说法来看,该种新材料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克服硅碳负极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问题。当前国内已有多家负极材料企业在积极研发甚至已经量产了硅碳负极,并开始批量供货,但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主要问题还是硅碳负极的首效和膨胀问题还没有完全攻克,如果该材料能够成功应用,毫无疑问将大大加快硅碳负极的产业化进程。
03 现代投资固态电池
现代汽车宣布投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onic Materials公司,主要进行固态电池研发工作。
该公司利用离子材料来实现下一代的固态电池,其突破性聚合物是第一种在室温下完全起作用的固体电解质,可与多种电极化学物质相容,以显着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生产成本。目前该公司已得到了韩国三星、英国戴森等科技大公司的投资。
点评:正如开头所说,尽管固态电池被公认为是下一代的新型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但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路程还比较遥远。不过,与电池企业相比,车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显得更重视,以丰田为代表的日企最突出。当前,在固态电池项目中,日本正举全国之力推进研发,宝马公司也在携手电池技术公司SolidPower共同研发全新的固态电池,但都没有制定明确的商业化时间,短期内还是以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鹿山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可用于液态/半固态/固态锂电池中硅基负极极片的粘接。已通过3C电子客户的系统性验证,能够有效提升硅碳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与电池续航,已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已完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小试验证,目
4月24日,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3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正极采用高镍三元、负极采用高硅负极/锂金属、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固态电池已进入实测阶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4日,万润新能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2月),万润新能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详情如下:一、公司情况介绍万润新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创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独特优势正快速推进产业应用。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创新突破直接决定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进程。近年来,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逐渐成为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创新的重要方向,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关注。自2018年以来,学术界
近期,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的应用持续升温。孚能科技、力神电池密集披露了其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的固态电池产品进展,再次将行业目光聚焦于此。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搭配掺硅负极,能量密度达330Wh/kg、循环寿命超过4000圈,完成DV(设计验证)与PV(产品验证)测试,向低空经济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孚能科技硫化物体系的全固态电池在活动期间进行了首次亮相。该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和高硅负极,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电芯循环稳定,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已顺利通过针刺、剪切、热箱等测试,具备电芯层级的热失控自关断能力。据了解,孚能科技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高镍、超高镍材料应用正被加速导入,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向400Wh/kg及以上进发。“公司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经建成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制造中试示范线。”近期,南都电源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4月28日,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佛山市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回收体系建设和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鹿山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可用于液态/半固态/固态锂电池中硅基负极极片的粘接。已通过3C电子客户的系统性验证,能够有效提升硅碳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与电池续航,已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已完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小试验证,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