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7月
宁德时代投资2.4亿欧元(约合18.7亿人民币)在联邦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将分为两期建设,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达产后将形成14Gwh的产能。
江苏丰盈20亿元锂电池项目将于年底正式投产,占地面积291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一期计划建设6亿安时锂电池生产线。
欣旺达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目前已完成非公开发行资金募集,在动力电池板块计划投资6GWH的pack和4GWH的电芯。
6月
宁德时代将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92亿元,投建“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产能24GWh。
总投资10亿元的顶皓锂电池隔膜研发生产项目正式开工,该锂电池隔膜研发生产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主要新建10条锂电池隔膜涂层生产线;二期追加投资5亿元,增加10条锂电池隔膜涂层生产线。
6月25日,总投资130亿元的绵阳市游仙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项目正式签约。
四川路桥将与西藏藏格等企业共同出资8亿元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约2年,预计2018 年开始建设,2020 年投产。预计项目建成后,产能可达1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及2万吨/年正极材料前驱体。
福建省投资集团与宁德时代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选址福建省晋江市,计划总投资24亿元。
比亚迪投资10亿用于青海年产12吉瓦时动力锂电池建设项目。
总投资12亿元的福建菲尔姆科技有限公司铝塑膜项目在连城工业园区开工。项目分三期实施,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铝塑膜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4亿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软包铝塑膜研发生产基地。
总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设备生产项目在赣州经开区签约落户,该项目由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福斯特拟投建高能量密度动力储能锂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18.09亿元,建设期2年,将建设4条全进口方形动力电芯生产线及配套厂房。
塔菲尔新增15Gwh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湖南常德,该项目首期拟投资15亿元,将建成1.5Gwh产能生产线,计划于2019年一季度投产。
5月
5月28日,当升科技公告称拟投资30亿元建设首期5万吨/年的正极材料产能。
四川路桥与射洪县政府锂电材料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公司投资的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正式落户四川射洪县。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分三期建设,首期将建设1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及2万吨/年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
由国能电池和科陆电子合资成立的科能伟达10亿安时工厂一期项目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7亿元,产能4亿安时。
新宙邦与亿纬锂能共同出资1亿元建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年产5万吨半导体化学品项目,预计投资3.5亿元,分两期建设。
中核恒通总投资8.3亿元的锂电池项目落户湖北赤壁,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1.2亿元,二期7.1亿元。
星源材质总投资30亿元的超级涂覆工厂在常州经开区奠基,项目引入进口干法薄膜生产线8条、进口涂覆生产线50条,达产后形成年产干法隔膜4亿平方米、涂覆隔膜10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
丰元股份子公司丰元锂能拟实施年产5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96亿元,总工期约为20个月。
理文化工将投资5亿元于珠海高兰投资生产锂电池添加剂,总面积约100亩地,预计于明年6月投产。
4月
石家庄尚太科技在山西昔阳县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一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钱江摩托拟在温岭市东部新区实施浙江钱江新能源40亿Wh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总成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1.8亿元。
4月25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四川能投集团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分四期实施,预计在2021年全部建设完成,届时将建成年产100亿瓦时动力电池和年产5万吨电池材料的生产基地。
4月23日,连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5.5亿元。
4月20日,清华大学投资3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陶瓷材料项目,项目计划于2019年初建成年产500吨固态电解质材料和1000吨锰系正极材料生产线。
东旭光电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在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开工奠基,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万吨以上石墨烯和石墨烯包覆正极材料、年产1GWH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
广东鑫米投资的锂电池改性隔膜生产项目落地福建省明溪县,该项目总投资2.55亿元,一期新建20条改性隔膜生产线和30台分切机。计划今年4月动工,2019年12月投产,二期新建2条隔膜基材生产线,计划2022建成投产。
金银河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项目建设周期约18个月,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同时向市场提供明矾、硅砂、硫酸钾等副产品。
4月10日,杉杉科技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包头开工,项目总投资38亿元,占地面积约980亩。
铂威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期项目竣工投产,日产最高可达10吨,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
3月
华友钴业计划建设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7亿元。
山东兴丰新能源计划投资30亿元,在旗下营工业园区分期建设2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加工项目。
骆驼股份与谷城县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预计总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回收处理约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能力,及相应的正极材料生产能力。
天臣新能源系统总成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溧水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400余亩,计划投资逾50亿元,建设成为年产动力电芯和系统总成4GWh,BMS年产40万套的产业链标杆基地
新宙邦拟投资3.6亿元在波兰建锂电池材料项目,包括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5000吨NMP和5000吨导电浆项目。
威能电源将在河南投资建设年产30亿安时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
美都海创举行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为两部分。其中锂电池三元前驱体项目总投资10亿元,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广西锂霸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投产,计划总投资13.5亿元,项目分为两期建设,投产后可日产70万支环保型锂离子电池。
2月
2月3日,比亚迪及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公司的“3+2”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式开工,业界称这将是中国最大碳酸锂项目。“3+2”是指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公司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两个项目投资近80亿元,预计建设工期1年半左右,届时盐湖股份碳酸锂产能将达到6万吨/年。
赛特新材投资12亿元在连城工业园区兴建锂电池软包铝塑膜生产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铝塑膜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软包铝塑膜研发生产基地。
新疆木垒县将投资15亿元建锂电池储能系统。
中材新材拟合资设立“中材锂膜有限公司”,投资9.4亿元建设“年产2亿平米锂膜生产线建设项目”。
1月
杉杉能源与长沙高新区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200亿元,在麓谷投资建设10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生产、销售基地项目。项目今年元月签约,2月3日开工,预计8月20日主体竣工,11月30日投产。
投资10亿元的天源锂电材料及锂电池循环回收项目近日落户广西钦州港。
猛狮科技在湖北宜城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5GWh锂电池项目;投资2亿元,设立NCA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项目。
平煤国能锂电公司年产10GWh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落地新乡,该项目项目是新乡市政府、平煤神马集团、新乡电池研究院和国能电池四方合作实施的先进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集成生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
多氟多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投资于“年产1万吨动力锂电池高端新型添加剂项目”、“30万套/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项目”。
纽米科技计划融资不超过12.21亿元,且不低于3亿元,主要用于公司新建3×5000万平方米/年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及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还在更剧烈地下跌。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跌1400元/吨,五一节后三日降幅超1800元/吨,现来到6.5万元/吨的关口。而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5万元/吨。5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6.3万元/吨,刷新历史最低。此前,7万元/吨被业内视为碳酸锂价格的成本线,但即便在目前击穿成本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日前,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于2022年5月正式签约落地南漳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显示,2025年,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单独披露了2024年度ESG独立报告,仍有63家企业未披露,披露率为55%。表1:2025年度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ESG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永硕储能项目(一期)成功并网发电。作为目前安徽省首座以220kV电压等级直接接入电网的大型储能电站,霍邱永硕项目终期规模达200MW/400MWh,一期建设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及液冷技术,具备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项先进功能,日调峰电量可达40万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5月7日,宁德时代于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发布TENERStack,这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其在系统容量、部署灵活性、安全性与运输效率等维度均实现突破,标志着大储技术迈入新时代。容量突破,整体建站成本优化20%TENERStack采用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电芯,具有五年零衰减特性。与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发布会”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聚焦欧美核心市场,系统剖析光伏、储能、风电等领域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报告》称,欧洲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高盈利水平及积极的政策支持,成为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随着欧洲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和极端天气频发,区域内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规模停电事故,导致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陷入混乱,影响范围波及超过5000万民众,周边法国、意大利等国亦受影响。此次停电事件再次暴露了欧洲电网的脆弱性,同时更暴露出欧洲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当地时间5月7日,Intersolar&ees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欣旺达储能正式发布搭载625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NoahX3.0大容量液冷储能系统(以下简称NoahX3.0)。从电芯到系统,欣旺达储能以全链路创新,推动大容量储能系统迈向更高密度、更低成本、更智能、更极致安全的新阶段,NoahX3.0将于2026年开启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7日,宁德时代全球首发9MWh储能系统,对比现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5MWh、6.9MWh、7MWh等常见容量,9MWh的容量突破无疑又是一个行业重磅。储能容量再次升级?为了推动储能降本,提高单体电芯容量、从而提升储能系统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当前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容百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5月5日接受106家机构调研。2025年一季度,容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净利润-405万元。在主营正极材料业务的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对于美国关税政策对三元材料出货的影响,容百科技表示,受制于关税政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2024年营业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有回收板块废旧电池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第四季度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进行减产,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单体亏损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目前数据中心产品是铅酸电池以国内客户为主,高压锂电产品海外认可度较高,均为海外出货。目前国内锂电在数据中心应用偏少,但在北美和东南亚,受环保和占地要求等影响,锂电渗透速度提升。锂电方案不仅能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更符合行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传来两则最新动态,均指向这项被视为下一代电池制造关键的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1月初,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尽管相关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具体信息尚未明确,但该规划产能代表着国内干法电极量
2月15日,容百科技发布锂电行业首份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83亿元,同比下降33.43%;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49.69%。四季度利润暴涨600%虽然全年业绩呈下滑状态,但其单季度业绩却逐渐大幅回暖。2024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容百科技净利润分别为-3724万元、4752万元、1.06亿元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具体技术路线图及时间节点
近期,长安汽车在“金钟罩电池”品牌下发布了其首款全固态电池,并公布了量产时间表。据介绍,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并支持10分钟充电至80%的超快充。该电池还可通过AI远程诊断,实现安全性提升70%。按照长安汽车规划,公司将在2025年底前推出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每一轮周期变动,以及每一轮材料涨价潮背后,都可以看到,锂电产业上下游短期的供需错配。电池产业链的利润如何分配?这或许成为贯穿2025年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锂电产业经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产业周期跌宕。贯穿锂电发展历程,上下游产业链价格、利润不断变化,其中上游原材、材料的涨价潮对产业链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