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一节 改造提升七大传统产业
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装备升级、工艺流程再造、智能化改造、绿色提升为重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一业一策、分类推进,加快转化形成新动能基础力量。
一、化工
以绿色化工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产业整合,大力发展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由资源驱动的传统石化基地向技术创新驱动的多链条现代化工产业集群转变,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到2022年,全市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高端化工占比达到70%以上。
——清理整顿“低、小、散、乱”产能和企业。依法依规关停取缔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快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积极推动主城区、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化工企业限期实施搬迁、转产或关闭,引导化工园区外危化品生产企业逐步搬迁入园,鼓励化工园区内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中小企业。加快清理规范化工园区,完善化工园区道路及管网、热电、环保、消防等配套设施,实施智慧化工园区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化工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市场出清。
——拓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产品种类。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和齐鲁石化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围绕终端消费市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日用品等领域用精细化工产品,拓展新型催化剂及助剂、专用化学品、医药农药中间体、颜料染料涂料等精细化学品门类,巩固增塑剂、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抗氧剂系列、钛白粉、氯化亚砜等拳头产品市场优势,实施一批搬迁改造、技术升级重大项目。支持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丁二烯法制己二腈等先进工艺技术加速产业化进程。发挥原材料充足和配套能力强等优势,依托现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聚烯烃、氟硅材料、聚酰胺、聚氨酯四大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项目。以产品、技术为纽带,推进与齐鲁石化公司共建25万吨/年聚丙烯等混合所有制项目。
——全面提升基础化工精深加工能力。不再新上基础化工、化工原材料项目,严格控制氯碱化工、煤化工规模。加快炼化一体化进程。支持齐鲁石化对现有装置实施大规模、全系统技术改造,加快向精细化工转型;整合地方炼油资源,依托金诚石化、汇丰石化、清源石化、鑫泰石化四大骨干企业,发挥原油输送管道、铁路专用线等物流优势,加强与鲁北石化基地的产业协作,推动石油化工向炼化一体化方向转型,开发生产石油炼化下游产品,推动地炼产业向“油头化尾”转变。重点抓好金诚石化MZRCC联产EPM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清源集团特种油生产基地项目、汇丰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改造,贯通原油直购和加油站终端建设两个环节,打造淄博地炼成品油销售品牌。延伸氯碱化工产业链。巩固氯乙酸、聚氯乙烯等主打产品市场优势,研发攻关氯系新产品,组织实施一批氢气综合回收项目。支持骨干企业构建循环产业链,打造齐鲁化工区、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等石化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二、传统机械
立足基础优势,发挥地域特色,推广应用柔性生产系统、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积极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车间,推动机械产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到2022年,传统机械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5%以上,骨干企业ERP系统普及率达到100%。
——压减淘汰低效装备制造产能。削减淘汰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普通电机、水泵、传统球磨机械、普通减速机械、普通铅酸电池、低效输变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淘汰低速电动车产能。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大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创新制造和生产经营模式,拓展发展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整体方案解决、再制造、运维服务等业务领域,构建起机械工业适应信息时代的“产品+服务”的产业体系,推进机械工业提质增效升级。
——推动传统装备产品升级换代。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新装备、新工艺等方面寻求突破,提高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改造升级基础零部件、汽车、船舶配套、农业机械等传统产品,大力发展新型载货车、专用车、减速机、精密轴承、船用发动机、大型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等机械产品。
三、建材
按照“控总量、优结构、提档次”的总体思路,从品牌、设计、装备、工艺等环节入手,推行清洁生产和能源升级改造,提升建材产业配套及技术水平,打造国内建陶行业高端品牌。
——压缩低端水泥、建陶产能。严格控制水泥熟料新增产能,鼓励和引导水泥粉磨站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持续推进建陶产业布局调整,实施改造提升、搬迁入园、关停淘汰“三个一批”,依法关停淘汰环保、安全不达标及未按规定进行搬迁或改造的企业。
——加快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延伸水泥生产上下游产业链,依托龙泉管道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输水管、城市地下综合管网、高铁水泥枕等水泥制品。推动水泥回转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污泥,加快环亿公司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及再生骨料、优质混凝土项目实施进程。支持东华水泥绿色产业示范园建设,建成集绿色矿山开采、智能制造、垃圾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发展特种水泥,对接在海工、核电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开发具有抗腐蚀性能好、抗渗性能好、水化热低、耐久性好的海工水泥,以及具备高强、中热、低收缩等特性的核电水泥。积极推动薄膜太阳能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加快汉能集团汉瓦系列新型生态建材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新模式,加快实施方大杭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
——改造升级建陶、玻璃等传统产能。借鉴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平台经验做法,建立以“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为核心的产业链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集中采购、价格指数、节能减排、外贸出口等服务,打响淄博建陶地域品牌。依托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分院、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协会和现有骨干企业,以自主研发和工业设计为突破口,重点开发超薄型、节能环保型、功能型新产品,推动行业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突出抓好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建设,推广多层窑炉、节能宽体窑、干法制粉、连续球磨等领先技术,建设国际国内一流的陶瓷生产线,做到统一使用天然气、统一建设标准厂房、统一整治外立面、统一处理废弃物、统一安装光伏发电“五统一”。有效利用中国(淄博)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中国(淄博)财富陶瓷城等优势资源,整建制推进建陶展示中心、交易(国际采购)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五个中心”建设,构建高效服务链。大力发展功能玻璃,依托金晶集团等重点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突破超厚、超薄、本体着色、在线镀膜等浮法玻璃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玻璃、汽车玻璃、家电配套玻璃等功能玻璃和节能门窗、工艺美术玻璃、装饰装潢玻璃等,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冶金
以控制产能、调整结构、提高档次为重点,加快推进钢铁、有色金属、耐火材料等重点领域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引导冶金产业向精深化方向发展。
——有序推进钢铁行业减量减产。发挥节能、环保、安全倒逼机制,规范行业准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去产能任务,2018年压减炼铁产能60万吨、粗钢产能70万吨。
——延伸拓展有色金属产业链条。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电子家电、新材料等领域,加快研发生产高性能、高精度铝型材深加工产品,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深加工程度,发展铝精深加工行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中铝齐鲁工业园。支持企业转型发展高性能金属钛及钛合金材料,加速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提升钢铁、耐火材料行业综合竞争力。鼓励钢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围绕高铁、核电、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提高钢铁装备水平,转型开发高端钢铁产品。坚持需求引导和创新驱动并重,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大力开发长寿命耐火材料、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及无铬耐火材料等高端产品。
五、纺织
着力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打造一线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纺织产业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淘汰落后印染设备和燃煤锅炉,推广少水印染、废水有机物提取等绿色工艺。
——持续扩大高档产品规模。以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桓台县、高青县纺织产业基地为载体,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围绕纺织全产业链,重点发展功能型面料、高档服装、产业用新型纺织品、丝绸制品等高端产品,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组织实施蓝帆护理6万吨高档水刺非织造新材料及深加工项目、银仕来新型面料智慧车间项目、恒利纺织高档环保面料生产和研发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加快推广制造及运维新模式。充分运用印染数字化监控系统、光机电一体化缝纫系统等先进装备技术,集成应用MES、ERP、PLM等信息系统,形成联网协同、智能管控、大数据服务的制造新模式,实现关键装备智能升级。引导纺织制造企业实施柔性化改造,鼓励开展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鲁泰在线”、海思堡、“中国淄川服装城商城网”等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沃源公司高档面料生产线搬迁改造项目、如意纺织高档牛仔面料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海思堡服装服饰全球服装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项目、鲁泰纺织高档面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纺织制造企业建设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行绿色设计及绿色纺织品认证。改造提升淄川、周村两大专业市场,建设大型智慧商贸新城。
六、轻工
通过加强创意设计、技术改造、推广“互联网+”运营模式等,进一步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牌影响力,重点推动塑料、造纸、家具、食品4大领域转调升级。加快淘汰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
——大力发展功能型高端产品。加快构建塑料加工业产业体系,以临淄区、桓台县、高新区塑料行业特色产业聚集区为依托,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降解塑料、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医用塑料制品、氟塑产品、功能膜和PO膜等高档优质产品和绿色环保产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功能纸制品,包括高强度瓦楞纸、高档文化用纸、特种纸等高档纸制品和装饰原纸、耐磨纸等。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定制家具、功能家具、智慧家具等新产品,加快全球家居会展中心和五洲国际家居博览城等专业化市场建设。
——扩大传统轻工产品市场影响力。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传统造纸产品进行低成本再造与产品价值提升。以国井集团、周村烧饼、得益乳业等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重点发展休闲旅游特色食品、美食文化特色食品、中高端白酒、乳制品、保健食品、健康绿色食品,全力打造我市食品行业的升级版。
七、陶瓷
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国家级艺术大师等人才优势,加强陶瓷、琉璃行业技术创新和工业设计,开发新材质、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提升“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地域品牌影响力。
——压减普通日用产品。加快淘汰资源消耗高、技术水平落后、附加值低的普通日用瓷器、咖啡杯等。
——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和艺术陶瓷产业。推动陶琉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中华陶琉文化城、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琉璃之乡品牌优势,以艺术陶瓷、琉璃文化为重点,提升艺术格调,促进陶瓷琉璃产业从一般工艺品向高端文化创意转型升级。
——改造提升陶瓷材料和日用陶瓷产品。推进陶瓷基础材料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通过新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及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实现基础材料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绿色高效低碳生产。围绕在原料加工、窑具和模型制作、装备创新升级方面形成标准的专业化分工生产机制,创新二次烧成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低温烧成新材质、新工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档骨质瓷、华青瓷、高石英瓷、水晶骨瓷、鲁青瓷、抗菌骨瓷等高级日用细瓷。
第二节 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
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等三大优势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壮大优势,促进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两大潜力产业重点突破、加速崛起,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一、新材料
顺应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面向冶金、航空、化工、机械等应用行业,围绕先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三大领域,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由基础通用型材料为主向高端专用型材料为主转变,超前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生物基材料、超导材料、量子材料、3D打印基础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打造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国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中心,打响“新材料名都”品牌。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
——做大做强聚烯烃、氟硅材料、聚酰胺、聚氨酯等先进高分子材料。依托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积极开发耐高低温、高强度、具有特殊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各类改性聚烯烃材料,大力发展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稀土异戊橡胶等高品质合成橡胶,积极引入高性能碳纤维等先导方向项目;围绕新能源、环保对氟硅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氟涂料、氟树脂、膜材料、绿色制冷剂、新能源专用含氟材料、新型环保型氟碳涂料等高端功能型氟硅材料;加快推进丁二烯直接氰化合成己二腈工艺优化和产业化,发展聚碳酸酯及共混改性材料、超透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D打印用高分子材料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积极开发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聚氨酯产品和各类聚醚,推动HDI、尼龙66、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及相关制品和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等新型聚合物材料做大规模。
——加快发展功能陶瓷、功能晶体材料、功能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碱触控玻璃用功能陶瓷、高温除尘用壁流式蜂窝陶瓷、新型无毒高效催化剂、高端压电陶瓷、8.5代溢流砖、耐高温抗氧化SIBCN陶瓷、生物陶瓷、电力电子陶瓷等功能陶瓷,做大做强大尺寸高质量非线性光学晶体LBO、蓝宝石晶体、铝基新材料、陶瓷基材料等功能晶体材料,巩固提升TCO导电膜玻璃、LOW-E节能中空玻璃、玄武岩针刺毡、高性能电子级玻纤薄布等功能玻璃及玻纤材料的优势,加快推动高性能耐火材料更新换代,提升产品水平。
——提升发展铝基新材料、精品钢材料、稀土新材料等高性能金属材料。推进中铝齐鲁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铝基新材料、精品钢加工等冶金新材料和钛及钛合金、铝镁合金、锆及锆合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依托山东省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稀有金属电子靶材、高性能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等稀有金属材料膨胀规模、形成优势,延伸发展稀土材料高端应用领域新产品,打造百亿级稀土分离和深加工产业链。
二、智能装备
顺应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特种专用装备、高效电机和泵等领域,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技术合作,加快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力争到2022年,全市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伺服电机、微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压光机、制瓶机等关键零部件,开展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加快推进超精密机床、数控化机床、3D打印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各类工业机器人及专用控制器,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着力构建机器人产业体系。围绕医疗康复、家庭服务、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快发展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壮大发展特种专用装备产业。重点推动高端能源利用及动力装备、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纺织成套设备、智慧海洋装备、高端厨房设备等产品扩大优势,积极促进高铁车轮及高速轴承、转向架、车轴、变速器、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形成规模,加快推进全伺服玻璃器皿装备等生产线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提升发展高效电机和泵产业。重点突破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等核心技术,推动电机及驱动控制产品向高效节能、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突破精密加工、优化设计、精密检测等对国外依赖性较大的技术,推动发展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用精密减速机;重点突破高真空技术、碳纤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新材料应用、控制系统嵌入等核心技术,推动发展生物医药、污水处理、石油化工等领域用泵,推动泵产品向高效节能、大型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发展。推动博山区高效电机和泵业产业基地高端化发展。
三、新医药
以医药健康产业“一核四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医药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产业,重点培育制药、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药用包装材料及药用辅料等三大产业集群,促进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国内重要的医药强市和医养健康高地。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制剂产品占制药及保健品比例达到60%以上。
——推动制药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开发特色、高附加值化学创新药物和高端医药配套中间体,做强做精头孢菌素、解热镇痛等优势药物产业链。依托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和新华制药、瑞阳制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研发创新,重点开发新型疫苗、癌症治疗靶向药物、抗体类药物、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病毒载体药物以及抗体偶联药物领域新产品。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新药研发和中药的二次开发,结合新型生化技术重点培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开展药品上市后疗效、安全、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再评价,实现中药国际注册突破。做精做强新华制药鱼油、圣海系列保健品等保健产品,拓展高附加值的现代保健品、中药保健品种类。
——做优做强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产业。充分发挥新华医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最大的放射治疗、消毒灭菌和制药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优势,巩固医用放射诊断与治疗设备、医用消毒灭菌设备、高端制药设备、血浆处理和病毒灭活类新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集中力量加快高端影像医疗设备的研发,下决心突破高端医疗设备制造瓶颈,实现医疗设备制造高端化。加快培育发展以新华医疗为龙头的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产业集群,开发放疗、体外诊断、透析设备、生物材料等新产品。加快感染控制整体方案、口腔诊疗整体方案、生物制药验证平台等产业化步伐,提升制药装备集成供应能力,延伸发展医疗机器人、医疗云计算等领域新产品,实现医疗器械和制药设备优化升级。加快血浆处理和病毒灭活类新产品、无痛高压给药装置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推进新型高效安全防回血输液技术研究与开发。
——提升优化药用包装材料及药用辅料产业。加快一级耐水药用玻璃材料、三层共挤输液用膜、非PVC药用软袋包装材料等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提升药包材产品结构档次;大力开发缓释纤维素植物空心胶囊、缓释充液胶囊、肠溶性胶囊等新型高档药用辅料;推进多规格预灌封注射器产品产业化进程,打造亚洲最大的预灌封产业基地。压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双低”产品产能。
——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积极引进北大医疗、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发展大型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打造鲁中地区医疗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健康咨询管理、健康体检等健康产业,推动构建生物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医学检验检测、影像诊断等服务专业化发展,支持生物信息服务机构提升技术水平,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健康创新谷。创新发展医养结合产业,积极推进医养与科技、文化、旅游、体育、食品等的融合发展,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养老社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向社区延伸。积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和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x2B;治污#x2B;节能#x2B;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01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国能综通电力〔2023〕141号)和《
近日,由装备集团(合肥院)承建的华夏特钢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大规模脱硫石膏+电解锰渣制酸生产线二期工程成功投料运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固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实现全线投产。继一期工程于2025年2月下旬顺利投产后,二期工程在一期运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艺,目前两期生产线均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7月13日,金山热电厂2×100万千瓦煤电联营扩建项目(简称金山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再传捷报,5号机组发电机转子穿装一次成功,为项目建设按下“冲刺键”。5号机组发电机转子重96.6吨,长15.02米,是汽轮发电机组的核心精密部件。其穿装工作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作业步骤复杂,安装精度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
7月11日,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1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在上高召开,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为机组顺利投产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启委会主任委员、江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揭小健,启委会主任委员、江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曾昭和出席会议,启委会副主任委员
7月15日,河北省临西具福皓热力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改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不新增用地,利用公司现有场地,在厂区内建设一套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换热器、再热器、喷淋塔等设各共计12台(套),配套完善供水、供电、环保、消防、安全等设施。铺设供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7月10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全过程监理服务中标公告,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标该热电联产项目全过程监理服务,中标金额:1220万元。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蔄山镇东,威海路与南京路交叉口东南侧。西距烟台市
河北建投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四期工程(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扩建)EPC总承包项目脱硫工程EPC项目建筑安装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507XBPAZ-S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6998889.00元,工期:2026.08.28,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
华能福建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1-167)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福建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华能福建分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1-165)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福建分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
7月1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三大主机设备采购中标公告。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锅炉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含烟气脱硝装置)采购重新招标中标公告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该热电联产项目锅炉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含烟气脱硝装置),中标金额:85800万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7月14日,西乡县人民政府发布陕煤汉中西乡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第一次),详情如下:陕煤汉中西乡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第一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环境影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4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4×1000MW煤电项目获得核准,两台1000MW机组投产,660MW项目投运。【开工】南充燃煤发电项目获四川省发改委核准6月25日,南充燃煤发电项目获得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文件。该项目是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整合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超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7日,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金昌2×1000MW调峰煤电项目2号主厂房结构顺利封顶。甘肃华电金昌腾格里2×1000MW煤电项目位于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同步建设高效脱硝、除尘、脱硫设施。
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5-3-325)中标候选人第1名: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890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服务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湖南葆华环保有限公司,投标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为全面评估河南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体系、系统参数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持续检验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全面验证电力现货市场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扩大用户侧参与范围,探索新能源入市机制和电量比例,测算新能源大发时期市场发用结算偏差资金规模,分析发电侧、用户侧、新型经营主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