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会议正文

中国船级社蔡安民:海上风电事故频发!海上风电认证及风险控制需重视

2018-09-14 12:28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风电产业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8年9月14日—15日,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联合中国长江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18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江苏省南京市盛大开幕。电力头条APP将对本次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产品认证运营副总监 蔡安民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产品认证运营副总监 蔡安民为大家带来在主题演讲是:《CCS海上风电认证及风险控制》

以下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为您整理的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风电同仁上午好,我的名字叫蔡安民,来自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负责新能源产品认证。

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的专题报告是“海上风电认证及风险控制”,近两年海上风电开发速度已经加快,由于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历程才经历了不到10年,整个行业经验各方面都是比较缺失的,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风险,整个行业也越来越重视这块的风险。那么CCS在海工领域积攒了60多年的经验,CCS希望能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海上风电中来,以促进行业安全、可靠、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的整个汇报介绍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CCS有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个方面分享一些事故案例,第三方面就CCS如何做风险识别与控制介绍,第四个方面是海上风电项目认证。

先介绍一下CCS的历史沿革,CCS叫中国船级社,可能大家在我加入CCS之前也其实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一个外企,包括我加入到这个公司之后很多人认为这个名字挺怪的,中国船级社是14个国际船级社之一,是195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局,1956年船舶登记局成立,1986年组建中国船级社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8年加入国际船级社。这个是CCS的全球服务网络以及国内的服务网点,这个是IACS的船舶检验资格证书,右侧是关于海洋平台检验许可证书,这个是CNCA颁发的产品认证批准书,这个是CNAS颁发的产品认证业务批准书,这个是我们的实验室获得了CNAS和CNCA的资格证书,CCS从1999年进入风能领域,2003年出版了第一本《风电发电机组规范》,在2012年颁布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及设计评估指南》,2017年我们颁布了《海上风电设施检测指南》,目前正在编制《海上风电风险识别控制及控制指南》。这是我们的部分客户。

下面是案例分享,我们近期做的海上风电升压站在并网前的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左边这张图是在一个电缆桥架,整个防火灾设计的一个问题,细水雾喷头在电缆桥架的下方无法进行有效进行实时的保护。右边这个是通过电缆穿电缆孔不符合相应的标准,按照船舶海工领域相应的标准是应该满足A60的防火等级。右边这个是无论是海上风电还是陆上风电都不允许的未使用阻燃电缆。

这两张图片左边这张图片也是一个在GIS室和一个变压剂室喷头过高,发生火灾不能对保护设施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右边这张图是火灾发生的时候一张这样的照片,损失是非常惨重的。

这一张图片是我们在做的一个海缆的高压交流耐压实验,护套被击穿,整个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右边可以看到海缆失效,欧洲海上风电索赔的一个金额占比,达到了83.2%,海缆的失效是海上风电故障的一个重灾区。

第三说两个制造中存在的风险,这个是我们发现的制造工艺缺陷导致叶片折断,右边是我们在事故调查过程中,由于基础被振裂开了,从整个风电机组系统设计的角度进行调查,风险因为叶片零位标记错误,也就是说车间工作在标示的时候就标错了,其实并不是现场安装的问题,最后导致了三叶片气动的不平衡,不到两年机组基础就已经振裂了,后来花了大量的资金把基础修复。

左边这张图是国外一个运维船的侧翻,右边这个是江苏1016年5月份海域风电安装船装船的事故,通过调研发现一方面我们在前期方案策划的时候,我们发现在某一个海域的方案直接就拿到事故海域运用的,又直接在另外一个工地引用并没有做针对详细的设计,实际上在船舶吊装由于物体的重量包括海域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都应该做详细的方案,同时又没有专业海工专家来指导这个工作。任何一次风险只要发生了一次风险都是巨大的。

这张图片很多业内的如果经常关注风电行业的公众号会看到的,这个是在荷兰某一次海上风电项目吊装时,自升式平台吊臂断裂,没有人伤亡,一人重伤两人轻伤。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海上风电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海水与大气的腐蚀,一个是油脂泄露,还有齿轮箱齿断裂,还有变浆螺栓断裂,从陆上风电机组目前爆发的事故来讲的话,今天黄总也在现场,大家可以咨询一下他,目前吊装下塔的事故概率有多少,这个风险还是非常大的。这个不是一个海上风电的一个平台,这个是北海挪威的一个亚历山大基兰号钻井平台,右边这个图片是在1980年6月的某一个晚上,整个平台有212名员工,当时大家都在聚餐或者有的在娱乐,甚至有60多名员工在看电影,当时是刮了9级多的大风,实际上这个平台设计的抗台风的等级是13级,大家对这么小的风根本就不予理会,大风刮过来仅仅过了15分钟整个平台就倒塌了,沉入海底。参与这一次的营救投入了80艘船舶、20架直升机参与营救,最后只营救了89个人。但是通过事故的调研发现,这是德国的两家权威机构调研的一个结果,确认平台设计施工并没有问题,而是在小孔安装钻井定位仪的时候在一个支腿上打孔,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做一个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没考虑要装一些辅助设备,工人没有这些风险意识所以他就做了这个事情,实际上一个小的动作就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我们也发现过国内海上风电场也有类似的问题。

近两年,海上风电的开发从最早江苏海域逐渐的向南部往广东、福建这些台风海域发展,台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无论是2003广东汕尾"杜鹃"台风,还是2006浙江苍南的"桑美"台风,还是2014年广东湛江的"威马逊"台风都对机组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些风机倒塌,这些损失都是巨大的,而目前国内通过我和国家气象局的一些专家沟通,中国的台风包括一方面中国的海上的台风数据是不充分不够的,缺准确的模型,这是一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整个风电机组的技术源头就来自于欧洲,大家知道北海是没有中国这么多台风的,整个这一套体系,风标委也在2015年发布了国标台风型风力发电标准,一定要满足GBT31517和GBT31519这两个国家标准。

第三个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如何在施工阶段做一个风险识别和控制,实际上真正完整的一个风险控制应该在通过完整的项目认证。在规划阶段、建造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弃置拆除阶段,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有一个严格风险的识别,形成一个完整的检查表,我们在施工阶段实际上首先对整个各个施工步骤、环节提出相应的细节技术要求,同时对风险的识别分级,分成四个等级,一个是非常高风险,一个高风险,一个中等风险,一个低风险,按照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程度来予以识别和分级。

那么在整个海上风电厂主要包括三大设施,一个是风电机组,一个是海上施压站,另外一个是输电线路也就是海缆,这三个部分都要经历七个步骤,从前期的地质勘察、内陆运输、陆上装配和储存、海上运输、海上施工、海上辅助安装工程、调试和试运行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风险识别。我们按照施工步骤我们做每一个施工操作,对风险分别说明,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目前我们正在编制海上风电风险识别及控制,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来操作的,这里面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但是关键的是我们在每一个风电场建设过程中,行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一个风险控制方案,来规避风险,同时也缺少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参与,传统电力行业的监理单位是没有海洋工程经验的。

第四部分是对海上风电项目认证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和欧洲多家保险机构沟通,其实欧洲海上风电在15到20年前跟中国现在也是类似的,当然他们的项目建设速度还是没有现在中国这么快,但是整个状况还是跟目前中国的海上风电也是类似的,后来欧洲海上风电这些金融机构,包括保险机构以及相关的融资机构都需要海上风电项目认证。在银行机构融资是需要项目认证的,由于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项目周期是在7到8年的时间,国内从开工到建成可能也就两年时间就建完了,从规划到建成可能也就3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可能是不允许我们做全面完整的项目认证的,但是如果我们早期策划把时间都往前放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个系统的风险的识别和控制。那么我们做项目认证的过程中对于海上风电机组来讲,首先是有风机的认证,然后这台机组放到每一个风厂,对特定厂址进行识别,对特定项目进行设计评估,同时在整个设施建造过程中对制造进行检验,同时对运输、安装进行监督,包括航运做一个监督,安装完以后对调试进行监督,整个过程如果满足相关的规范,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提到的整个风险识别分级之后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导入到项目论证过程中来,这样从根本上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

最后我们可以也可以做整个项目的认证,也可以选取单一模块,比如说在制造检验阶段我们进行监督,或者我们在整个运输安装过程中我们进行做一个模块认证。如果客户认为哪一块的风险高或者缺乏经验我们可以提供相关的服务,但是从保险目前的发展过程来讲,发展阶段来讲,再过三五年可能海上风电的保险如果中间缺乏专业的检验,第三方检验报告,那么你在出了五年质保期之后业主再投保的时候,包括主保和再保,可能无法操作。从目前来说海上风易缺乏的认证监管,是存在巨大风险的。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言为电力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