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确保迎峰度冬和岁末年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华中分部在全面落实迎峰度冬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提前谋划,全力做好渝鄂背靠背柔直工程投产的相关工作。
国网华中分部认真开展渝鄂背靠背投产专题分析,深入分析工程投产后的华中电网特性变化,开展柔性直流参与交流系统运行控制研究,提出电网补强方案,完善三峡近区电网结构;启动全网“一次调频提升年”活动,重点解决机组滑压运行、参数不规范等问题,组织开展三峡电厂接入华中电网AGC、AVC联调试验,提升电网频率、电压控制能力;配合完成西南电网异步运行试验,完成渝鄂背靠背柔直工程投产后的电网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分析,以及保护适应性研究。
面对工程投产调试过程长、过渡方式多的困难,国网华中分部认真组织筹备,统筹投产调试、电力电量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基建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完成工程投产调试(含安控系统)配套试验方案、投产过渡期及投产后稳定规定编制;严格执行涉及渝鄂背靠背柔直工程的年度检修计划,确保工程进度;联合国网西南分部召开渝鄂背靠背柔直工程交流系统调试工作协调会,落实调试责任清单,确定交流系统调试方案。
国网华中分部进一步优化完善交流系统调试方案,确保调试工作按期完成,并结合工程进度开展工程投产后的华中电网二三道防线调整、近区电网后备保护定值调整、自动化、电网通信相关的建模、数据采集、调度数据网和通信网络接入及电路开通等工作。
今冬,华中电网还面临水电来水偏枯、电煤供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电网重载断面多、电力供应紧张等严峻形势。国网华中分部认真抓好试验期间和工程投产过渡期间的电网运行控制,确保华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01引言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叶片断裂事故频发,正在为这一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例如,总装机806MW的美国VineyardWind-1海上风电项目,是该国在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计划安装62台GEHaliade-X13MW海上风机,叶片长
5月10日0时56分,330千伏玉树二回线路工程接入期间供电保障工作正式启动。这是青海电网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施工检修和电力保供工作。330千伏玉树二回线路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计划于今年6月底投运。该工程投运后,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网将形成双回路供电,进一步提升玉树地区供电可靠性。此次供电保障是为配
4月27日10时,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大厅,自动化处专责袁龙查看分布式光伏采集监视平台上的发电实时出力情况,并分析研判出力波动原因。“分布式光伏采集监视平台可实时感知河北南网69万户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数据准确率达99%。”袁龙说。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动光伏发电、风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瞄准网省协同保障京津唐电网和首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目标,协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和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按照“安全第一、稳妥推进、平稳过渡”工作要求以及“统筹全网、关注分区、协同保障”调整原则,优化网省两级调度在京津唐电网调度运行管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12日消息,新疆电力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大关,达到2.0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1.12亿千瓦,占到电力总装机的55.72%。当前,新疆正努力打造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十大风区、五大光区的先天优势,开启“追风逐日”的新型电力模式,新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4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近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首次完成省公司侧国网云平台全场景应急实战演练。演练模拟了云平台真实故障恢复场景,提升了云上系统的安全性,增强了运维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国网云平台是支撑公司业务应用的核心信息技术底座,承载了新一代设备精益管理(PMS3.0)、营销2.0等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电网也能像人一样思考?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超级引擎”。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这股智能化浪潮中,国家电网奋勇争先,于2024年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逐渐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转变,充分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空调负荷具有较强的季节规律、良好的可控性和可短时中断特性,在可调节负荷侧资源中具有较大的调控潜力。以市场化手段挖掘空调负荷调节能力,对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送电上海工程受端配套过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为保障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新能源电力可靠送出,保障上海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送电上海工程受端配套过江工程。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在浩瀚无垠的东海之滨,“绿色”的海风徐徐轻拂;在柔情温婉的西子湖畔,亚运的旗帜迎风招展。一项为深远海风电送出而生的新技术——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浙江这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热土生根发芽。柔性低频输电示范01总体情况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具备系统电压支撑和潮流柔性调节能力,在“沙戈荒”新能源外
9月26日12时42分,在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崔家坝镇的500千伏建始变电站内,随着运维人员昼夜不间断操作,500千伏恩施东—朝阳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该工程是渝鄂背靠背联网湖北电网配套加强工程之一,此前,单薄的湖北南部送电通道需要承接川渝跨区电能以及湖北西部多个水电站的电力输送任务,送电距离长,
西南地区河流众多,是我国大多数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区域内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达3.32亿千瓦,位居全国首位,国家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有六个在西南地区,规划容量占比超过全部水电开发容量的50%。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主要负责四川、重庆、西藏三省(市、区)骨干电网发展规
华中电网由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电网组成,华中电网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9095亿kWh,截至2020年底,全口径电源装机275390MW(含三峡电站22400MW),区内通过鄂豫1回1000kV及4回500kV线路、鄂湘3回500kV线路、鄂赣3回500kV线路实现省间互联,与川渝通过渝鄂背靠背异步互联、与华北通过1回1000kV线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规划中提出,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产,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规划提出,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发挥煤电托底保供和辅助服务作用,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项目。统筹“调峰、保供”双重需求,有序推进天然气发电发展,研究指标落后、服役期满煤电机组转为燃气发电机组的可行性,新增气电装机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通知中称,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改革总体思路,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力、天然气价格交叉补贴改革。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通知中称,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配售电改革,完善售电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和增量配电业务,有序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加快存量试点项目供区划分。建立市场化电力电量
6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通知指出,持续提高清洁能源供给占比。启动一批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试点示范。开展风电场技改扩能“退旧换新”大容量高效率机组,提高风电发电效率。有序推进整县屋顶光伏建设,加快工业园区、经济开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结合《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1—2035年)》,建成铜梁、秀山、武隆、綦江、合川、垫江、黔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动璧山、荣昌、潼南、丰都、奉节、梁平、巫山、大足、云阳、涪
5月4日获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日前组织召开“IGBT数字驱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实现了高压直流输电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数字驱动器的自主化研发与应用,系列产品可靠性高、兼容性强、电磁防护性能优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IGBT状
5月1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粤西“风火打捆”送出工程投产》,报道4月30日鹅凰系列工程投产。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以下简称“鹅凰系列工程”)投产。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该站汇集了粤西6座巨型海上风电场和两座常规火电厂资源,此次并网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7日举行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其间透露,2025年,该公司在粤投资规模将保持在千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供电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南方电网公司表示,今年将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重点输配电项目建设,推动三山岛海上风电送出等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日前,由中国能建广东院负责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个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1回115公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1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贺之渊同志被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人物奖。贺之渊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科技创新的责任更加重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无人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