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前风机主流还是两兆瓦,在这种条件下,大叶片设计材料仍然沿用了玻纤环氧的体系,另外结构形式基本上保持了不变。如何打破这个现状,这就涉及到结构设计的目标。从客户需求方面来说,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叶片,一是高质量,二是快交付,三是低成本。10月17日,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大结构机械部经理鲁晓锋出席2018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并在“风电机组大型化技术论坛”中发表主旨演讲。北极星电力网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鲁晓锋表示,结构设计未来的趋势是需要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需要模块化和通用化的结构形式,需要参数化和差异化的刚度设计,需要精准化和精细化的强度校核以及需要层级化系统化的测试验证。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大结构机械部经理鲁晓锋
以下为发言实录:
鲁晓锋:尊敬的各位嘉宾,还有业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大叶片结构设计发展趋势,本次跟大家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包含下面三个方面,一个是大叶片结构设计的背景和现状,第二个就是说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挑战,第三个就是实现路径和趋势,因为这次题目主要就是讲趋势,所以我从下面5个方面对趋势一一做了分析。
讲大叶片的背景就是行业的背景,刚才包括前半场各位演讲嘉宾还有刚才上海电气的马总都讲到了,我这边就简单介绍一下,第一个就是整个行业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第二个就是大家一直在提到平价上网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接近了,第三个就是刚才海装的侯总也提了,海上风电的推进,日益临近,对我们叶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前面马总讲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单位千瓦的扫风面积,风电总是要配上一个大的叶轮,配上一个大的叶轮确实是需要我们有一个比较大的叶片。
说一下大叶片结构设计现状是一个什么样的。这个背景是需要一个大叶片,我们看看大叶片这些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简单地以当前比较流行的两兆瓦,虽然说根据(英文)的预测,我们未来中国的市场在3兆瓦上,国外在4兆瓦上,但是主流还是两兆瓦,两兆瓦现在都是什么样的发展呢?首先就是从前几年,两兆瓦是一个93的风轮直径,我这里面提的系列也是我们发展的系列,它差不多是每隔5米就是一个台阶,两兆瓦发展到111是54米,121是59米,我们也有141的叶片用于两兆瓦,应该会在明年的时候大量上市了这样一个状态。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大叶片设计是什么样的,我们材料方面仍然沿用了玻纤环氧的体系,这是中国市场上,前面有演讲嘉宾提到碳纤维的应用会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分析。第二个就是结构形式基本上保持了不变,基本上做了尺寸的放大,我想可能不光光是叶片,其他的机组部件也是放大放大再放大,第三个是安全余量逐步降低,一个标志性就是极限应变是越来越大的,这个其实大家做技术都感同身受。第四个在我们测试验证方面,我们依然是采用了四个方向静力加上两个方向疲劳区域去做,下面是如何打破这个现状。
讲到结构设计,我们需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设计目标呢?前面马总讲了,要低的度电成本,实际上就是说在这里面我提的不光光就是说是低的度电成本,核心就是三个,从客户需求方面来的,客户要什么样的产品,要什么样的叶片,第一个就是高质量,第二个快交付,第三个是低成本,当然低成本是客户最看重的,质量是底线,特别是两海战略下面这个更是企业的生命线。交付上,大家都知道中国风电市场切换很频繁,变换也很频繁,所以大家都在讲要把我的供货能力要快速批产,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另外就是说基于这三个重要的指标,其实我们衍生出来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第一个我要比较轻的重量,大家关注于成本的时候通常都不会说我要一个多少钱的大叶片,我要一个12吨以下的,我要一个10吨以下的大叶片。第二个就是说需要多样化的,因为每一家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是最优化的,还有一个就是基于快交付和低成本,大家都希望测试的时间那么长,能不能少一些测试呢?这个就是我们结构设计需要达成的目标,需要满足这些目标才能称得上是比较好的结构设计。
但是要满足这个设计目标我们存在着很多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哪里呢?首先就是我想定义一下为什么是大叶片有这样的一些挑战,什么样的叶片是大叶片,其实在这个里面,在整个领域里面没有一个人去定义我的叶片是不是叫大叶片,那从规范上讲,大于45米的叶片叫大叶片,但是现在看大家不愿意这样叫了。我从物理上讲大叶片是什么大,长度大,面积大,还有体积大,我觉得还是比较贴切的。我也统计了一些数据,给出了一些指标。第一个就是说长度大于60米的叫大叶片,第二个最大的弦长大于4米,投影面积大于130个平方,体积大于120个立方,或者净体积大于7个立方,这样造成我的叶片很难制造,很难运输,很难获得很高的质量,很难把重量减下来,很难去做一些更少的验证,很难进行各种各样的变种,所以在这个条件下,我们的挑战来自于四个方面。
第一个成型的占模周期时间长,上午我也和同行做了交流,说我们现在一个模具两天才能出一只叶片,正是因为叶片长度的增加,它的整个体积增加,导致了我们整个物料的投放会增加,会导致占模的时间会更长。第二个挑战是什么呢,我一次成型的质量比较低,因为叶片比较大以后,我们都知道叶片是真空灌注一体成型的,这样灌注出来或多或少有一些地方,比如说有一些地方因为尺寸的变化比较大,或者怎么样会有一些褶皱的产生,我也稍微呼吁一下,叶片一次成型出来有一些缺陷,它是很正常的行为,因为叶片是复合材料,它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修复性,修复完了强度和刚度是非常非常高的。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质量,但是我们也需要去正确地看待大型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本身所涵盖的一些质量缺陷。第三个就是说成本高,这个不多解释,大家都知道大叶片越卖越贵,第四个就是安全余度越来越低,基于这四个挑战,我们设计为制造,第二个就是设计为质量,第三个设计为成本,第四个设计为全生命周期,这是我们整个设计理念。基于这些目标和挑战我们去看,我们怎么样做大型结构的叶片设计和未来是在哪里呢?
讲到怎么样去做,我其实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方法论,就是QFD,质量功能展开有四个非常重要阶段,第一个将客户要求通过规划矩阵转化为特性,然后得到部件特性,第三个从部件特性得到工艺特性,第四个从工艺特性得到生产特性。我们结构设计主要就做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就是将产品的特性转化为部件特性,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做后面的所有工作,我们在策划阶段是按照QFD把所有的指标全部量化以后,结构设计主要是负责解决将产品的核心转化为部件的特性,实现了一个路径,我给了5个方面,是叶片结构设计的流程或者程序,这个程序不光光是适应于叶片的结构设计也适用于其他的零部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第二个是构型的选择,第三个是刚度设计,第四个是强度分析,第五个测试验证。
具体的就是说,怎么样从产品的特性变成部件的特性,从产品的特性可以看到左边这一列就是产品的特性,然后我们上面这一横排是部件,左边是顾客需求,右边是产品特性,顾客最终需求是什么?就是低的度电成本,分母是什么?分母就是要发更多的电,我在这里不做发电量高的分解,因为这是一个气动设计重要指标。这底下就是说,我们从开发成本,材料成本、维修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全生命周期下我们进行了一个打分还有重要的产品特性,我们总结下来我这边列出了四个很重要的设计特征。从产品特征到部件特征,我把相关性也做了分析,具体来讲设计趋势,这5个方面为什么是重要趋势,第一个材料,材料核心指标就是说需要单位成本比刚度和比强度,我们不是看碳纤维性能高,我们就用它,是要看单位成本,以成本为核心。未来的趋势就是更高的模量的玻纤以及其他的。
树脂这一块也是,我们关注的是拉伸强度指标,未来趋势可能会有高韧性的环氧体系,还有聚氨指数值,还有一些快速固化体系还有一些其他的。
芯材要看比模量,这个要看性能,比如说纤维增强的芯材可以替代轻木,包括可回收。
梁结构更多是独立主梁结构将梁和疲的功能分离化,我把它总结为多梁弱疲型,叶片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宽了,我们增加了很多的腹板,这个时候做结构设计,设计为制造,舍己为质量的时候,设计为成本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尽可能减少,而不是越来越增加,这是对设计上非常好的解决途径,但是不是为制造也不是为成本。
刚才讲到分段叶片,我们未来可能不光光是说分段,我们要共享叶根或者共享叶间段,其他的就是个性化。还有多目标参数优化算法,另外还有一个对于刚度设计很重要的就是由纤维去提供的,纤维提供最重要就是优化纤维的角度,但是目前我们所用的玻纤都是市面上很规定的规格,三轴织物逐渐退出。
在刚度设计上另外一个就是考虑到载荷互动的情况,关于强度方面,做强度不是说单纯就是去满足安全,我这个东西算完了以后安全系数大于1,最重要的要做到的一点是精准不是安全,只有精准才知道安全的边界,第一目标就是精准,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趋势是精细化的有限元是3D的准则会更多来应用到更多校核上,这也是叶片很多粘接开裂,这个时候对于未来来讲,我们需要用全局模型和子模型进行粘接胶的开裂分析。测试验证就是多层级的,就是会增加咱们部件测试和子结构测试,这是为了减少验证周期,减少验证成本,同时更精确了解叶片结构响应最佳的方法。
最后做一个总结,其实刚才讲了那么多,我觉得结构设计,未来的趋势是需要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需要模块化和通用化的结构形式,需要参数化和差异化的刚度设计,以及精准化和精细化的强度校核,和层级化系统化的测试验证。
(发言为能见APP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总体技术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水下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围绕海上风电输变电安全运维重大需求,针对行业长
5月17日,中湘海外联合中湘资本新能源公司与香港绿洲电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建设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香港绿洲电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危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振来,中湘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少林出席并见证签约。中湘资本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传递价值的无声语言,更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力量。多年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以匠心铸品质,以创新塑特色,让公司品牌在行业浪潮中熠熠生辉,赢得广泛认可与信赖。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
超声AI扳手助力螺栓的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提升至3%。风电螺栓施拧工具世界性革命螺栓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间接换算轴力反馈)提升至3%(直接轴力反馈)。可节省约三分之二的风电塔筒螺栓和叶根螺栓的运维工作量。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螺栓紧固一致性差导致的风机螺栓断裂风险。精准的轴力定
5月8日,“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期间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中日两国的能源领域代表就“绿色智慧能源,安全永续未来”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该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主办,明阳智能作为唯一一家中国风电企业亮相本次活动。明阳智能业务总裁刘连玉出席论坛,在主题演讲中向全球
5月7日,在甘肃崇信黄寨风电二期5万千瓦项目现场,三一重能、三一重起的建设者携手完成了186米混塔风电机组的吊装工作。三一重能自研风机、自研混塔与自主建设,搭配三一重起自研吊装设备,自成一脉的“三一血统”创造了风电混塔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项目采用三一重能SI-200455混塔机型,是三一重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家企业,在风电齿轮箱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卓越的技术与优质的产品,南高齿在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中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榜首。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在风电齿轮箱全球细分市场,南高齿占有率已连续11年排名第一,截
近日,兴蓝风电发布严正声明:XE、XD、HE系列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该产品”)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曾用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并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技术文档及相关成果拥有完全所有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陈棋:“绿能”风起处,守正同向新陈棋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4年,机遇与挑战交织,探索与创新并行。同为能源革命征程上的追风行者,我们终究挥别了这栉风沐雨的旧岁。回首来时路,是年装机容量屡创新高的舍我其谁,是海陆风电并驾齐驱的浩浩荡荡,是“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
大储已经降至0.417元/Wh,工商储首次突破0.499元/Wh!储能内卷仍在持续?反内卷公约是否失效?储能价格持续探底2024年以来,储能系统报价持续走低,4h储能系统最低报价已跌破0.4元/Wh。而新年伊始,这一趋势非但没有减缓,反而进一步加剧,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以0.417元/Wh中标中国电建青海60MW/240
01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技术”双委会助推公司发展2024年3月,由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下称兴蓝风电)牵头(湘潭电机、湖南大学)组建的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
一、CCTV2《经济新闻联播》扎实推动中部崛起三一重能奋勇担当报道内容习主席湖南考察聚焦新质生产力,3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新闻联播》“扎实推动中部崛起”专题来到三一重能郴州产业园区,探索风电主机数字化产线。据报道,这座风电主机智能制造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核心部件的自动装配以及多
作为中国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与服务解决方案领域的先行者,3S中际联合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全球视野发展高空安全事业,以国际标准打造民族品牌,积极拓展全球化服务网络,向世界展示创新科技与研发实力。目前,中际联合已形成了以北京总部、天津智能制造中心及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多个
构网型技术,成为近几年与新能源相关的各类新闻和展会的一个热点。风电整机和部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已有多家企业推出相关产品,并完成了现场测试。那么,当前构网型风电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远的距离?围绕这些问题,《风能》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能事业部(下称“阳
在历经了长期的价格“内卷”后,我国风电产业正逐步回归理性。昨日,国家电投集团2024年第二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项目正式开标,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了解,本次共有9家风电整机企业参与竞标,竞争颇为激烈。项目总规模8.4GW,包括采购容量7.2GW以及储备容量1.2GW,单机容量要求5MW-10MW。其中7.
11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风能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后永杰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借着此次座谈会,分享智慧,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集思广益,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两大主力军,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提升。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风电、光伏设备批量退役难题摆在眼前。然而,当前我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着技术、标准、环保、经济性等诸多瓶颈,成为待解的重要课
近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我国大兆瓦风机加速度,配套大部件的研发,则能更强有力助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盘点了展会上的大部件及海上风电装备相关产品展示,以下为不完全统计:风电齿轮箱相关南高齿:重点推出了10MW三级行星一级平行(3P1H)滑动轴承齿轮箱,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中广核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三山岛五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域,西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青洲场址34公里,东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帆石场址2公里,场址中心距离陆岸77公里,场址面积53k㎡,水深45-48m。三山岛六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
近日,“第五届(2025)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年会暨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发布会”在安徽池州圆满举行。金风慧能电气团队负责人杨长梓发表《风力发电机组智慧运维服务探索及应用》主题演讲。杨长梓指出,随着风电机组走向沙戈荒、远海等复杂环境,运维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金风慧能智慧运
在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湖南通道县,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机伫立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与群山间错落有致的侗族古村落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千日无故障“机王”的诞生地——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便坐落于此。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了14台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运达股份总经理程晨光率队赴湖北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与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开展座谈。双方围绕电芯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全球市场拓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代德明表示,运达股份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其智慧储能系统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中广核嵊泗于2025年5月22日与上海电气风电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51亿元。此次采购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根据公告,合同价格由基本价格5.96亿元和可选备件及安装技术支持的预期成本5521万元组成。合同的付款安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5月2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500kV海底电缆供货及敷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距离33km,风机离岸超30km。项目总规划容量为500MW,拟建设一座50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500kV海上无功补偿站,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