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4年的一天,宁德时代的电芯工艺研发部门突然抽调走了几名骨干工程师,他们随即被组建成一支秘密小组。很快,这支秘密小分队接到总部安排的一个机密任务:研发软包电池。
这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因为这群人才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地把BMW提供的德文版的800多页动力电池生产工艺资料啃下来,前几批合格的方形电池产品也刚刚完成对华晨宝马的第一款电动车之诺的配套。当前仅有的这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还没彻底地磨合出来,怎么就突然要上软包了呢?
四年之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福建沿海小厂破茧成蝶,化成世界排位第一的动力电池企业。这个坐落在宁德市蕉城区一个小镇上的规模堪称宏大的工厂,已然成为地球上出产方形动力电池最多的地方。在这其中的一个角落,一条产线在静悄悄的运转,从这里下线的第一批有别于方形硬壳封装形式的软包电池,经过一千公里的跋涉被运到东风日产的广东花都工厂,装配在一款叫做轩逸的电动车上。
全球方形动力电池的龙头老大,就此拉开了量产软包电池的大幕。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个格局改变的开启。或许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洗牌已经开始。
锂离子电池,经过或卷绕或叠加这两种不同的结构工艺完成内部组织的生产之后,在外壳封装的材质和形状上走了三条不同道路:圆柱、方形和软包。虽然本质上三种路线的电化学原理都一样,材料组成也基本相同,但就是这不同的封装形式和形状特征,决定了三种电池和背后生产厂商迥然的命运。
一
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锂离子电池,受限于二十多年前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条件,以及笔记本电脑配套的市场需求,索尼最终选择了一条当时最稳妥可行的技术方案——18650圆柱形电池。但是,之后由于误判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及深陷连年亏损的泥淖,索尼在2016年底彻底卖掉了其锂电池业务。所以很遗憾,锂电池发明者成了最早的出局者,索尼不是本文的主角。
但是,索尼犯下的重大战略失误却成就了它的日本同乡,松下电子。
继索尼之后,这家日本电气业巨头在1994年就开始了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到了1998年,松下生产的18650圆柱电池已经批量装配在世界多个品牌的笔记本电脑里,成为这个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十年之后(2008年),松下收购了被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干趴下了的三洋电机,自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商。
1997年12月,日本爱知县的丰田工厂里,一辆内部代号为NHW10的第一代普锐斯缓缓驶下生产线,如同歌里唱的那样,全球汽车产业“走进新时代”。
虽然是弱混合动力车型,但动力电池还是必需的。第一代普锐斯装载的正是1996年丰田和松下合资(松下和丰田分别持股60%和40%)成立的PEVE(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Panasonic EV Energy Co)生产的圆柱形镍氢电池。这一代普锐斯在全球畅销12.3万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乃至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动力电池的世界,是圆柱的天下。
2010年6月,PEVE更名为Primearth EV能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 Co.),名字缩写还是PEVE。原因是丰田成了这家合资公司的控股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80.5%)。2013年,第二代普锐斯上市前夕,其电池包里的圆柱电池被换成了方形镍氢电池。丰田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能量密度。
2017年1月,丰田宣布了一项世界纪录,旗下混动车型的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其中含普锐斯将近400万辆(398.46万辆)。四年时间,仅丰田(或者说松下)一家的方形电池就完成了上千万组的装机量,但绝对的数量又不算大,因为每辆混动车里只有3~5kWh的动力电池。
今天,丰田动辄被人们诟病在纯电动汽车方面的进展拖沓不前,但谁成想到其实这家公司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了对纯电动汽车的探索和尝试。1997年,丰田推出了RAV4的纯电动版车型,即RAV4 EV。这一代的RAV4 EV在北美小范围的租赁使用,不出所料使用的正是PEVE生产的圆柱形镍氢电池。
2008 年 2 月,特斯拉交付了第一辆Roadster,这个地球上99.999%的人都不会想到新能源汽车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如此的速度狂飙突进,就像电动汽车那令人恐怖的加速。
后世总是称道当年特斯拉从全球范围内上百个电池品牌和型号中选定供应商,却鲜有人提马丁·艾伯哈德(特斯拉之父)在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电池厂时吃了多少闭门羹,最后坚定地选择了锂电池的阵营,现在可以明确的说,选择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是具有历史开创性的。
2010年,在美国加州试驾了一圈Roadster之后,丰田章男就做了向特斯拉投资5000万美元的决定。替特斯拉解决了燃眉之急的同时,丰田提出的条件是要马斯克替第二代RAV4 EV开发锂电池系统。
丰田这么做都是被逼的。
底特律巨头通用在2006年就早于丰田推出了纯电动汽车EV1,却在市场上被RAV4 EV打败。所以通用干脆将持有镍氢电池专利的子公司Ovonics卖给了美国一家石油巨头雪佛龙,后者随即起诉了丰田、松下和PEVE的侵犯专利诉讼。虽然最后达成和解,但结果是丰田不能在纯电动车上使用镍氢电池。
所以,丰田最初的目的是押宝特斯拉能够帮助其解决在纯电动车上应用锂电池的难题,虽然两家最后不欢而散。但拿到丰田投资和工厂支持的特斯拉,却最终让圆柱电池异军突起。
二
松下与特斯拉的合作,将道路是曲折的,而前景是光明的:他们共同开创了圆柱形锂电池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的时代。
从2008年Roadster上的18650钴酸锂电池,到2012年Model S和2015年Model X上的18650镍钴铝电池,直至2017年Model 3上的21700电池,乘着特斯拉畅销的东风,松下连年来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头把交椅。
2014年,特斯拉卖了超过3万辆的电动汽车。松下实现2.7GWh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其中特斯拉的圆柱电池占2.6GWh,在当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11.9GWh)22%的份额。
特斯拉选择圆柱电池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封装形式的锂电池已经有了超过20年的量产历史,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一致性也是最高的。但圆柱电池的劣势同样非常明显,即单体电芯的容量太小,直接导致需要大量(7000~8000颗)电芯组成模组和电池包,造成连接损耗和管理的复杂程度都成几何量级的增加。
以至于到了今天,中国搞电池包的同仁们都在感概: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水平仍旧要领先国内好几年啊。
当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圆柱获得了最大比例的增幅,比2013年猛增了将近1倍,取得22%的市场份额。
2014年,占有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最大份额的是方形电池,45%。
因为异军突起的中国市场。到了下半年,在一连串利好政策的强烈刺激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爆发。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暴涨,从2013年的1.76万辆一路飙升325%到7.48万辆,下游需求的猛增打得所有动力电池企业措手不及,以至于出现车企在电池厂门口排队抢电池的盛况。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旧完成3.7GWh的动力电池出货量。这其中,方形电池占有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湖南中嶒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嶒能源)在吉林公主岭轻量化产业园内隆重举行了“吉林省公主岭市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暨签约仪式。公主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杜克远,中嶒能源副总经理林鑫伟代表双方签署电池项目补充协议,计划新增建设年产3GWh钛锂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就目前的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锂作为固态电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美国储能行业迎来重磅消息——美国本土企业StrytenEnergy宣布将全美电池产能扩大至24GWh。这一战略布局覆盖军用、电网储能等关键领域。StrytenEnerg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贾德(MikeJudd)表示:“扩大本土产能是公司对美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坚定承诺。在能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StrytenEnergy制造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21日,中能建储能6GWh储能电芯框采中标公示,共有亿纬动力、瑞浦兰钧、欣旺达动力、中创新航、楚能新能源、赣锋锂电、远景动力、德赛电池8家企业入围。其中欣旺达和中创新航分别入围两个标段,成为本次框采大赢家。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2024年12月,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据韩媒TheElec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对其位于韩国安城的工厂生产线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生产的软包电池基础上,新增了方形电池的生产能力。报道称,现代汽车安城工厂现有的四条生产线中,两条用于生产方形电池,另两条继续生产软包电池。四条生产线的总产能达到1GWh,每种电池类型各占0.5GWh。虽然产能只有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有关公司公司软包电池前景的问题。孚能科技表示,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软包路线,研发与制造经验丰富,连续多年软包电池出货量稳居国内一。与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相比,公司生产的软包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轻量化等优
大圆柱电池放量“爆发”是在2025还是在更远的未来?2020年特斯拉公布4680后,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重拾对大圆柱技术路线关注。然而,四年多时间过去,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的放量显然不及预期。业内曾判断2023年会是大圆柱电池放量“元年”,但实际的量产装车进度陷入滞后。反观2024年市场动态,大圆柱电池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以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为指引,锂电池产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向更安全、更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全固态电池技术已成为产业研究焦点。瑞浦兰钧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该项目将推动公司全固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通用汽车宣布与LG新能源将延续双方长达14年的电池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合作方形电池的开发。通用汽车表示,根据该协议开发的方形电池技术将为未来的通用汽车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据了解,方形电池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和坚固的外壳,可在电池模块和电池组中节省空间。这种方
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DOE)为电池行业厂商提供的另一笔贷款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户用储能与工商业(CI)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NeoVolta公司已经完成了美国能源部贷款项目办公室(LPO)清洁能源融资计划2.5亿美元贷款申请的第一阶段,并获批进入技术尽职调查的第二阶段。NeoVolta公
当前,储能行业洗牌迹象日益明显。上一代电芯的性能、成本濒临极限,下一代“大容量”趋势下、研发制造将受瓶颈制约,企业弯道超车机会悄悄来临。01储能向“大”而生刀片横向切入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之下,储能装机量和技术都在迈入新平台,储能企业也就此迈入技术、研发实力全面比拼新阶段。随着众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代号为“霸王计划”的诺曼底登陆一役,彻底改变了战争格局。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EESA储能展”上,中车株洲所联手13家储能企业,掀起储能领域的“诺曼底登陆”。688Ah储能电芯,12kW储能“直冷”,一芯一管理CCS+融合技术。此前被业内奉为“低价卷王”的中车,此次摇身一变为“储能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6C快充正逐步成为高端电动汽车“标配”,也已然成为电池企业角逐的新“赛点”,这一趋势不仅大大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还在用户体验、电池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与产业升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华为推出高端车型尊界S800,其中增程版搭载的巨鲸电池2.0,电池容量达65kWh,支持6C快充;纯电版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财报。电池销量进一步增长了近两成,但却罕见的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增利不增收?毛利润在上升在2024年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但其营收却罕见下降了9.7%,为3620.13亿元。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双登集团主要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具有对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储能应用客户服务十余年的累计的丰富经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双登集团2023年在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3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正极采用高镍三元、负极采用高硅负极/锂金属、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固态电池已进入实测阶段
3月4日-5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汽车动力系统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孚能科技推出大软包6C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SPS超级大软包CTP系统架构,首创五面液冷设计(大面+双窄面+双极耳),散热效率提升4-5倍,通过冷板、排气通道与结构件三合一深度集成,能量密度提升和减重降本效果显著。同时
据韩媒TheElec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对其位于韩国安城的工厂生产线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生产的软包电池基础上,新增了方形电池的生产能力。报道称,现代汽车安城工厂现有的四条生产线中,两条用于生产方形电池,另两条继续生产软包电池。四条生产线的总产能达到1GWh,每种电池类型各占0.5GWh。虽然产能只有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