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下行压力加大。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晴雨表的电力需求,却实现了快速增长,明显超出预期。是什么原因拉动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用电量快速增长是一个长期还是短期趋势?本文通过对各行业和各地区用电增长的分析,解读今年以来用电增长的特点和原因,并对今年全年用电趋势进行判断。
用电量快速增长
明显超出预期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51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速创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第二、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同比均有所加快。前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保持不变;第二、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34714亿、8259亿、753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7.3%、13.5%、11.5%,增速同比分别上升1.3、3.3、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分行业看,工业用电快速增长,结构优化仍在持续。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34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6.9%,比重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257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增速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外,共29个行业用电实现正增长。
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小幅回升,黑色金属行业是拉动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四大高耗能行业累计用电14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分别增长2.6%、5.9%、11.2%和3.6%,建材、黑色金属用电增速同比分别上升2.1、9.7个百分点,化工、有色金属同比分别下降1.2、6.2个百分点。黑色行业用电对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是拉动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三产业多数部门用电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增速为13.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从子行业看,除金融业外第三产业各部门用电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拉动全社会用电分别增长0.4、0.3、0.3个百分点,用电增速分别是13.6%、24.6%、17.7%。
居民生活用电驱动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为11.5%,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个百分点,提高0.6个百分点,主要受今年极端气温、电能替代力度加大、家用电器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分别偏低1.5、1.9摄氏度,且夏季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导致居民降温/采暖负荷大量释放;前三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在分散电采暖领域完成电能替代量的同比增速达31.0%;全国家用空调内销量达7592万台,创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长8.3%。此外,脱贫攻坚也有利用于居民生活用电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快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西藏、江西、安徽、湖南、青海、甘肃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27.0%、16.1%、15.6%、13.6%、11.9%、10.6%,增速同比分别提高7.5、7.6、7.3、7.9、1.5、1.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西南地区用电增速最高,除西北外各地区用电增速同比上升。前三季度,西南地区用电增速最高,为13.3%,增速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主要受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南方地区用电增速分别为8.6%、8.2%、9.9%、7.1%、8.8%、9.0%,其中西北地区增速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南方同比分别上升1.9、1.4、3.1、2.6、2.2个百分点。
用电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今年以来用电量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电能替代力度加大、气候气温影响明显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和短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产业升级成效明显,淘汰落后产能为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黑色金属行业为例,前三季度,粗钢产量累计增长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而钢材产量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部分城市进入补库存周期。
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拉动上游行业生产恢复,房地产销售额增长平稳拉动房地产相关服务业较快增长;减税降费、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放管服”等措施有效推进,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提升。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31元,同比减少0.29元;我国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环保等领域的补短板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促进高技术投资、生产技改、服务消费、环保设备等较快发展。
二是新动能快速成长。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光纤、金属集装箱、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4.8%、45.1%、32.4%、28.0%、26.1%、20.9%。服务业布局结构明显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明显提高。信息技术、金融、物流、医疗保健、教育、旅游、文化娱乐、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上升。
三是电能替代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产业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带动下,电能替代工作全面推进,在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例如在工业领域,电炉钢、建材电窑炉大量投产拉动钢铁、建材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在交通领域,铁路电气化、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拉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增长;在居民生活领域,电采暖、家用电器快速发展拉动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此外,各地区加大煤炭总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能替代电量。电能替代领域不断拓展,替代电量稳步提升,实现了由最初的宣传推介向纵深推进转变,由试点示范向大规模、多领域全面实施转变,有效推进能源消费再电气化进程。前三季度,电能替代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29.1%,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量分别占77%、11%、8%。
四是气候气温因素拉动用电增长。伴随空调制冷设备和电采暖设备的普及率与使用率“双提高”,降温、采暖电量对气候、气温变化更加敏感,总体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2017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分别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第三高;降温负荷分别约2.3亿、2.4亿千瓦,分别约占当年最高负荷的27%、26%;降温电量分别约1945亿、213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约29%、10%。之前预测时,考虑2018年冬季、夏季气温与常年平均相当;年初气温偏低导致采暖用电超预期大幅增长,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但降水频繁、台风偏多导致降温用电在去年高基数上小幅增长。经测算,前三季度,采暖/降温电量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17.6%,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个百分点。
全年用电将持续快速增长
2018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断显现,但央行降准、减税降费、鼓励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措施将有助于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对电力需求增长提供一定的支撑;电能替代方面,随着电锅炉、电窑炉、港口岸电、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电能替代项目的实施,电能替代成效将进一步显现;气温方面,根据国家气象局10月16日的最新预测,今年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高,但受居民生产水平提升和清洁采暖持续推进等影响,采暖电量仍将增加。另外,区域限产政策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四季度限产的力度同比会有所减弱。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测第四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左右,增速环比第三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9.7%,增速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6.7%,增速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4.6%,增速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3.4%,增速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的贡献率分别为1.2%、53.7%、24.4%和20.8%。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联合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11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办“电力交易员仿真训练”,在分析各省电力交易规则的基础上,运用仿真训练带领售电企业对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竞价操作、竞价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在帮助售电企业取得电力交易真经的同时,还有机会获得“电力交易能力素质测评证书”。报名请联系:陈老师13693626116;迟老师1864673311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近日。国网江苏电力发布《碳绩效责任报告(2024—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累计贡献碳减排量1.2亿吨,较上年增长15.2%。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开展“供电+能效”服务,推广电能替代项目,营造节能氛围,助力打造节能示范。《报告》从服务政府碳考核、服务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