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8月底,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碳氢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CCSI)工业示范产业化方案在西安通过专家审查。专家们认为,该技术先进可靠,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耦合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建议加快实施延长石油榆林百万吨CCSI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这是国内又一个即将开建的低阶煤利用项目。
(来源:微信公众号“煤化工网”ID:cpcia-coalchem 作者:李军)
煤热解即煤的干馏或热分解。这项在国内外都历史悠久的技术如今日趋成熟,新技术层出不穷,单套装置规模越来越大。但粉煤热解关键技术、环保处理等瓶颈仍待突破。同时,业内对热解煤项目的争议声不绝于耳。
古老技术焕发生机
低阶煤是处于低变质程度的煤,主要是褐煤和低变质烟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占我国煤炭总量一半以上。我国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新疆和云南等地区。低变质烟煤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贺永德告诉记者,低阶煤一般油含率高,通过中低温热解,在隔绝空气或缺氧条件下加热到500~800摄氏度,可将煤分解为气体(热解气)、液体(煤焦油)和固体(半焦,也称兰炭)三相物质。这个物理化学变化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裂解反应、二次反应和缩聚反应等。
煤热解技术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后期中低温热解就开始出现。1805年低温热解开始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60年德国建立较大的褐煤低温热解工厂制取灯油和石蜡。20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汽化器式内燃机的出现和应用,汽油需求量激增,缺乏天然石油资源的国家千方百计利用煤制取液体燃料,低温热解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德国Lurgi-Spuelgas、美国Disco、德国Lurgi-Ruhrgas(鲁奇-鲁尔煤气公司)、前苏联固体热载快速热解等工艺,并达到可观的规模。
我国的煤中低温热解工业始于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有外热式铁甄煤热解小型工厂。建国之前,在吉林曾修建4台鲁奇低温热解炉,但未正式运行。建国之初,我国拟恢复和建立中低温热解工厂。1953年抚顺石油四厂着手设计新建1套试验装置和1台日处理量45吨的低温热解炉,其工艺类似鲁奇炉。到1957年以后,中低温热解单炉规模达到330~450吨/天。
20世纪60年代,由于炼油和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煤中低温热解工业陷入低潮。90年代至今,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中低温热解技术研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低阶煤热解技术开发和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一代热解技术达20多种,一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中核心热解装置包括内热立式方形炉、外热立式方形炉、回转炉、国富炉、带式炉、双循环快速热解炉、固体热载体热解炉、气体热载体热解炉、流化床热解炉、气流床、热解气化一体化炉、真空微波干馏炉等,单炉年处理规模从几万吨、10万吨到80万吨以上,原料煤既有块煤,也有碎煤和粒度小于1毫米的粉煤。
2016年9月,陕煤集团旗下的陕西陕北乾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该技术在陕西榆林建成50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以粒度小于30毫米的长焰煤为原料进行联运试车,至今年6月25日连续运行277天。今年6月26~28日,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该装置进行72小时现场标定考核。标定结果显示,该装置运行稳定,处理量达到设计值的102%,吨煤半焦收率为65.69%,焦油产率为原煤的8.09%,达到同基格金焦油产率的87.2%,煤气产量167标方/吨煤。煤气中有效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烃基化合物)占比达84.4%,能源转化效率91.9%,综合能耗低。这一项目标志着我国低阶煤利用技术开始成熟。
综合利用规模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热解是低阶煤清洁分质利用的最好方式,技术优势明显。一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阶煤是由芳环、脂肪链等官能团缩合形成的大分子聚集体,直接燃烧会形成大量高附加值组分转化为二氧化碳。若气化依然存在过度拆分的问题,将高附加值组分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热解,可将煤中的焦油提出来,同时产出煤气和半焦,将原煤一分为三,避免资源浪费。二是生产工艺条件温和。煤热解温度一般为550~700摄氏度,反应压力接近常压,且采用隔绝空气加热,生产系统不需要大型空分装置,设备投资较小。三是具有良好的环保性,煤热解得到的半焦可作为锅炉燃料和气化原料,所含的污染物少于原煤,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热解过程相对于气化来说水耗较低。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挥发分高、灰分低、化学反应性好等特点,非常适合通过煤热解技术进行分质综合利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显著。若在西部地区就地转化10亿吨低阶煤,粗略估算,每年可生产半焦6.5亿吨、焦油8000万吨、煤气1600亿立方米。
据介绍,在我国单系列50万吨/年及以上的低阶煤热解技术中,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或试验的,包括河南龙成集团80万吨/年旋转床低温热解项目、陕煤集团与北京国电富通合作开发的50万吨/年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项目、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褐煤带式炉热解项目等。此外,陕煤集团在建的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快速热解项目,单套装置处理能力达120万吨/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在建的粉煤回转炉热解项目,单套装置处理能力60万吨/年。
在国家能源局《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中,新建的低阶煤分质利用项目有5个,包括陕煤集团榆林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其中热解单套装置处理能力将超过100万吨/年)、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800万吨/年煤提取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产业示范项目、陕西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粉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热解单套装置处理能力200万吨/年)、京能集团500万吨/年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项目、呼伦贝尔圣山洁净新能源有限公司30万吨/年褐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热融催化技术)。
“大型化固然是煤热解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综合利用和降低能耗,但也不是越大越好。要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单套规模。”贺永德对记者说,热解炉体积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出现问题。不同热解炉型应有不同的经济规模,同时还要考虑焦油、煤气和半焦3者之间的优化产率。
贺永德表示,煤热解目标是要提高焦油收率和能源转化效率,降低能耗。因此热解温度应控制在600摄氏度以下,缩短热解的时间。同时可通过煤-油-电-化多联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更友好。
关键技术尚待突破
那么,这样一个可以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的技术方向,为什么又会引起争议呢?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有人不赞成搞煤热解这一技术,是认为该技术落后。同样是从煤中提取焦油加工柴油和石脑油,但在技术先进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煤热解技术赶不上现在的煤制油新技术。同时,煤热解产生的大量半焦(兰炭)没有很好的利用途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还有专家甚至表示,煤热解技术是本末倒置,为了提取副产的焦油而大上热解项目,是一种资源浪费。
这些争议鞭策着煤热解技术要尽快完善,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话。
目前,粉煤热解技术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热点和攻关方向。比如,陕煤集团自主研发的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工艺(SM-SP)、陕煤-国富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工艺、北京煤化院外热式多段回转炉工艺、大唐华银-中国五环LCC工艺、清华-天素固体热载体褐煤热解技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固体热载体流化床低温热解工艺、西安华龙公司真空微波煤干馏等,绝大多数已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有的正在开展工业化示范。
“粉煤热解迄今尚没有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贺永德坦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解油、气、煤尘在线分离和干熄焦技术,以及粉焦的钝化、储运和大规模应用等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废水有效处理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大型化的工程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还不理想,热解炉气固分布的特殊结构仍需完善优化。
贺永德表示,煤热解的综合利用仍需下功夫。比如产品附加值需进一步提高,资源还没有完全充分利用,热解气、焦油和半焦的后续利用也应创新突破,实现油、热、电、化、建材等多联产。又比如热解气主要组分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及部分短链烃,提取后可制成乙二醇、液化天然气、烷烃、烯烃等。还有,焦油富含高级酚及吡啶等高附加值组分,应先提取后再加氢合成柴油和石脑油馏分等,若将其加工为高密度航空煤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等则更具竞争力。半焦具有多孔结构、高活性、高发热量、高固定碳含量等特性,除常规作为高炉喷吹原料、工业及民用燃料外,还可经活化制取吸附材料或过滤材料,也可将其进行气化生产甲醇,进一步与焦油制取的石脑油重整耦合生产芳烃,再与热解气加工的乙二醇合成精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用甲醇直接生产烯烃,形成完整的高附加值产业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氢车万里行”是全球首次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大规模示范活动,旨在通过实车示范、实地加氢、实时监控,综合评估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物流等典型场景下实际运营效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参考。近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撑办公室向行业广泛征集“氢车万里行”示范线路,共20余家企业上报了近50条示范线
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K1500002025042201001)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一、招标条件本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招标人为巴彦淖尔太阳沟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
五月份,国内煤炭市场延续弱势运行态势,主产地价格稳中偏弱,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大集团外购价格连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气氛。大秦线与呼铁局运量维持高位,但下游需求疲软,派船拉煤不积极,造成港口库存持续累积,贸易商继续降价促销,市场承压下行。中旬,高库存和疏港压力、疏运措施等将继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第二批智能化试点推广煤矿的公示。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自2025年5月9日起至2025年5月22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第二批智能化试点推广煤矿的公示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火电项目动态,共47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2个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3个项目并网、7个项目投产/投运。华电、华能各有1个项目获得核准,其中华电淄博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以“超超临界”“原址扩建”“上大压小”“五个减量替代”“热电联产”等方式建设,具备安全
近日,贵州黔东电厂、二郎电厂首次成功转送贵州电网,标志着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首次实现电力灵活转网互济。今后,黔东电厂可同时向贵州、湖南电网供电,二郎电厂可同时向贵州、重庆电网供电,有效促进省市间电力互补互济,提升应急状态下电力保障响应速度。贵州水电、煤炭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势头
5月9日,电力板块拉升,淮河能源、晋控电力涨停;华电辽能、九洲集团等跟涨。5月8日,淮河能源刚刚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已获安徽省国资委批复。据悉,淮河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
9月26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榆林化学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现在我宣布,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随着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下达指令,现场机械鸣笛、
8月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举行线上发布会,推出了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研发的“微波煤制氢技术”。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标志着氢能发展正式
4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新疆泰亨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详情如下:新疆泰亨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我公司于2024年3月5日
春风浩荡,朝阳映照下的黄河泛起粼粼金光,风陵古渡旁的麦田翻卷起层层绿浪。走进矗立其间的陕煤电力运城公司,岗位职工有序操作,各类设备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抢发增产脉动愈发强劲......这是一个美丽、奋进的春天!今年以来,陕煤电力运城公司深入贯彻“一抢、二降、三控、四提升”生产经
近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三大煤化工项目环评审批公告,分别对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陕煤集团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获生态环境部批复。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占地及总投资:项目分北区和南区,北区占地面积为62.67h㎡,南区占地面积为1016.3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项目设计原料煤用量1642.41万吨/年、燃料煤用量433.50万吨/年,新鲜水用量5456.91万立方米/年。详情如下:关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
发电量53.63亿千瓦时,创9年来新高;利润总额556万元,同比增盈1.51亿元......2023年,陕煤电力运城公司超额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结束了持续8年的亏损状态,整体创效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变观念启新程连年亏损,除去客观因素,陕煤电力运城公司自身在作风转变、创效创收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朔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朔州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提升绿色产业比重,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建立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绿色供给体系。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原煤热解装置一、二期VOCs治理EPC项目三次招标公告,项目预算1200万元。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原煤热解装置一期、二期VOCs治理EPC项目,包含一、二期炭化、净化、地下通廊尾气收集、治理工程。EPC总承包范围包括设计、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原煤热解装置一、二期VOCs治理EPC项目二次招标公告,项目预算1200万元。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原煤热解装置一期、二期VOCs治理EPC项目,包含一、二期炭化、净化、地下通廊尾气收集、治理工程。EPC总承包范围包括设计、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科环集团国能水务河北地区电厂水岛项目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科环集团国能水务河北地区电厂水岛项目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4167,招标人为国能水务环保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
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4232,招标人为国能江油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江油热电有限公司,资金
国电电力胜利电厂2×660MW供热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电电力胜利电厂2×660MW供热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4259,招标人为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粤电力A披露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同比下降403.2%。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晋控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06亿元,同比下降13.22%;归母净利润6072.3万元,同比增长111.9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深圳能源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22.31%。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