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历史是理解未来的钥匙。
在改革开放40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回望历史,会发现在诞生之初率先引进外资办电的时候, 在三地上市华丽亮相国际资本市场的时候,在大 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在不断优化结构提 升发展质量的时候,资本运作时而走上前台,时而 如草蛇灰线,伴随着华能三十年敢闯敢试、勇搏激 流,见证了华能数十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为历史换一种“打开方式”,用资本的故事读懂华能。
(来源:《中国华能》 作者:华能集团公司新闻中心 柳田)
诞生:资本是一种磅礴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民正铆足了一股劲 儿想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改革开放,电力先行”,然而当时的“国民记忆”却是缺电,家中常备蜡烛, 企业“停三开四”,电力短板一度成为限制国民经 济发展的瓶颈。而电力发展的瓶颈则是一缺资金、 二缺设备。可我们眼中的缺电,实际是国际投资人 眼中的“蛋糕”——众多海外投资者和设备制造商 正带着资金和设备积极洽商沿海城市推销设备、 投资建厂。
“借外国的钱,建自己的电厂”,一个引进外 资、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想法逐步形成。1985年5 月,国务院正式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联合电力 工业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润集团公司,发起成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能 开发公司”)。这是首家以“华能”字头命名的公司, 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家独立电源公司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建设长期由国家包办的计划管理体制自此被打破。
甫一成立,华能开发公司就是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和法人 实体,实行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自主 开发模式。利用外资、引进设备、自借自还的办电 方式,作为间接融资,实际上也是资本运作在华能 的开端。
有了引进外资的机制,加上“把电搞上去”的 使命感,华能迅速开展设备供货谈判和电厂建设,大连、南通、福州、上安等一批电厂落地生根。在 华能开发公司成立后8年时间里,华能完成投资超 30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88亿元,占当时全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40%以上 ;投产装机容量1124 万千瓦,占同期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11%。
在华能开发公司成立后,“华能系”逐渐壮大, 华能精煤公司、华能原材料公司、华能综合利用公 司等一批公司相继宣告成立。在“政企分开、转变 职能”的政府机构改革大背景下,1989年3月,华 能集团正式组建,原挂靠在国家计委的“华能”各 公司以及原水电部归口管理的多家公司一并划入华能集团旗下。至此,华能完成了国有企业从政府 行政机关附属向独立的市场主体、法人主体的转 变,成为我国首家独立发电企业集团。
上市:资本是一种放大效应
电力工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金实力限 定了企业扩张的边界。进入90年代,随着办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已建成电厂到达还贷高峰,新建电 厂又急需资金投入。这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大幅贬值,国内人民币长期贷款利率也持续攀高。自有资金不足,负债率高,华能迫切需要寻找 新的融资渠道。
到国际资本市场去直接融资,成为华能发展 的历史必然。
1993年底,华能争取到国家体改委股份制改 造试点单位名额。抓住机遇,1994年,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分别选择一部分所属优质电 力资产,发起设立了华能控股的原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能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股份公司”),开启了中国企业到境外直接融资的先河。
初探国际资本市场,首先面临的是一系列财 务问题。比如当时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与国际 惯例接轨,国际投资者无法理解我国的“会计语 言”。另一方面,按美国惯例,上市公司要提供三年业绩,而进入华能股份公司、山东华能公司的几 家电厂在此前既不是独立法人,也没有独立的会 计账簿。在中国证监会支持下,经过与美国证管会 就财务审计等问题进行磋商,对方同意华能股份 公司、山东华能公司只需提供一年的模拟财务报 告,作为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的特别 豁免,这才扫清了赴美上市的障碍。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1994年8月4日,山东华 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在上市 前4个小时里即有1300万份托存股票(ADS)易手,融资3.33亿美元。1994年10月6日,华能股 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开发 行12.5亿股,当天交易263万份ADS,筹得资金 6.25亿美元,也成了当时我国企业在美国股市筹 得资金最多的一家上市公司。
境外上市融资为华能偿还国外贷款、推进电 源建设和资产收购提供了有力保证。大连电厂二 期、福州电厂二期、山东德州电厂三期等一批项目 相继开工建设 ;围绕明晰产权,开展了一批电厂 股权收购,进一步增强了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和 盈利能力;同时华能第一批投产电厂的还贷额已 达40%以上,具备了自我滚动发展的实力。
打通了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华能并 没有止步。1997年,华能股份公司在海外成功发 行了我国电力企业第一只公司可转换债券 ;1998 年,华能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2001年,华能股份公司回归国内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筹资27.8亿元人民币。
境内外三地上市,给华能带来了国内外资本 市场通畅的融资渠道。比获得资金更重要的是,经 过了资本市场洗礼的华能,学习引进了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 与国际接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提升了 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赢得了良好的资本结构和 企业信誉。
而华能成功“出海”的先例,也为众多后继者到美国上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资本市场为 我国发电装机迅猛增长提供了资本支持,为经济 腾飞建造了一台又一台“发电机”。
发展:资本是一种凝聚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宏观经济市场 化、法治化制度日趋完善,资本市场天然的融资、价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在华能得以彰显。 2000年7月18日,华能在京宣布对其在美国
上市的公司华能股份公司和山东华能公司实施战 略性并购。华能股份公司以57.68亿元人民币全 额一次性支付现金方式,并购山东华能公司。并 购后,华能股份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 1105.7万千瓦,华能集团公司对华能股份公司的 持股也从原来的34.76%增加到51.98%。
这是当时我国两个境外上市公司间规模最大 的一次合并,因此备受国内外投资者、电力行业和 媒体关注。资本市场反响尤为强烈,并购消息一经 报道,两家公司的股价当天快速飚升,到次日纽约 股市收盘时,华能股份公司和山东华能公司的股 价分别上涨了12.17%和58.67%。
舆论普遍认为,通过并购,华能两个境外上 市公司之间实现强强联合,理顺了股权关系,优化 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华能的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 的能力。
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华能电力主业的整合,经 营业绩持续增长。到2003年底,华能股份公司在 纽约股市的价格达到67.41美元,比宣布合并山 东华能公司时增长了5.4倍,年均上涨率为155%。
在对电力资产开展重组与收购的同时,华能 按照“以电为主,综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对非电 产业进行了重组优化。集团内部从事非电产业开 发经营的公司通过专业化重组,初步形成金融、交 通、综合产业等专业控股公司,一方面强化经营的 专业性和独立性,一方面强化产业公司的利润功 能。这为后来华能“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 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电力主业的并购整合,非电产业的重新定位, 华能优化了资源配置,扩大了电力产业的经营规 模,增强了华能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后华能以 电力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逐步建立了以母子公司结构为主、总分公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有资本 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优化:资本是高质量发展的工具
经济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日渐明 晰,华能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用资本之 力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明确资本布局。2012年华能确立了分板 块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资本 战略布局规划,擎画出“1+M+N”的资本布局蓝 图:“1”即集团公司作为投资者,“M”即稳步推进 火电、水电、金融等产业板块上市,“N”即继续孵 化产业公司,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上市目标。分板 块上市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发电企业由于建设、生 产、运营方式不同造成的估值难以统一的问题,大 大提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截至今年10月,华能 的资产证券化达70%,86%的电力主业资产装在了 上市公司的“盘子”里,资产证券化比例和上市公 司资源集中度均显著提高。
——合理扩大规模。华能收购了深圳能源集 团25%的股份,成为该集团第二大股东 ;与内蒙 古自治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北方电 力联合公司 ;相继实施了“骏腾项目”和“飞扬项 目”,进一步将非上市火电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做 大做强火电板块。2016年,华能股份公司完成历 史上资产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本运作,收购华能集 团公司山东公司80%、吉林公司100%、黑龙江公 司100%和中原燃机90%股权,使得可控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调整电源结构。华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步伐。2011年 6月10日,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 所开始挂牌交易,全球发行24.85亿股,募集资金 总额7.99亿美元。华能新能源公司备受国际投资 者青睐,国际配售部分在投资者推介会当日即获 足额认购,反映出对华能新能源产业的肯定和未 来发展信心。2017年12月15日,华能澜沧江水电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是去 年发行规模最大、募集资金最多的实体经济企业。本次发行18亿股,募资总额为39.06亿元,首个 交易日开盘后,即快速涨停,涨幅43.78%。华能 水电定位为集团公司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 台,形成了澜沧江全流域水电开发与运营管理的 宏伟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实施 保驾护航。
——拓展经营版图。2003年,华能提出了“利 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海外投资建设、管理、开发、拥有电厂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走出 去”战略。当年12月16日,华能以2.27亿美元成功 竞标收购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大发电厂权益的 OzGen公司50%的股权,迈出了华能“走出去”战略 中实质性的第一步,成为第一家在发达国家收购电力资产的中国电力企业。2008年4月,华能股份公 司收购了新加坡中新电力(私人)有限公司100%的 股权,从而全资拥有了新加坡大士能源有限公司。
——培育产业板块。今年10月26日,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 挂牌上市。长城证券本次发行约3.10亿股,合计 募集资金19.58亿元,首个交易日开盘后快速涨 停,涨幅44.06%,上市募集资金将进一步充实资 本实力。作为集团公司金融产业首家上市公司,长城证券成功上市也是“1+M+N”布局落地的又 一力证。
——融资创新支持。资本运作离不开资金支 持,华能不断开拓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 财务费用,为提升公司和央企在市场的信誉做出 了贡献。华能致力于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2006年,华能作为6家发起单位之一,向中国人民 银行提出了筹备成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华 能也是该协会中唯一一家出任常任理事单位的非 金融企业。近年来,华能取得了一系列的市场融资 突破 :银行间市场第一家短融注册单位、首批超 短融发行企业、第一家中债资信再评级企业,并创 新发行了“贴现式”超短融、非平台类企业15年期 超长期中票、超长期限含权中票、首只DFI项下央 企债券等。为做好资金精细化文章,华能提出“五 个百分百”的要求,加大资金集中统筹,降低流动 性风险。目前,账户集中开立比率、资金账户监管 率、收支预算管控率都保持100%,可归集资金集 中率在99%以上。
“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 山涉水。”33年前一个不到50人、资本金1亿美元 的公司成长为今天拥有17000多万千瓦装机容量、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发电集团,因改革开放 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是 华能的真实写照 ;与资本一 路同行,是华能的一个有力 注脚。
今天,对改革开放40周 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改革更 深化、开放更扩大。华能将 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 姿态,迎接深化改革进程中 的险滩激流,拥抱开放世界 中的机遇挑战,开足马力、劈波斩浪,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自然资源局下发《关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联合体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已完成联合体组建并签订联合体协议。牵头企业为:华能内蒙古蒙东新能源有限公司,为确保项目光伏设备“蒙
1月12日,浙江分公司玉环电厂煤棚轻质柔性光伏发电创新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0兆瓦,利用厂内煤棚顶部约7万平方米弧形部分铺设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平均年发电量约1000万千瓦时,全部接入厂用电系统,实现自发自用。
2024年12月31日,华能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和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也是北方公司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创新发展的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配有光伏、储能系统以及增量配电网,通过源网
1月16日至1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法国和德国开展访问交流,推动与境外合作伙伴在能源转型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国,温枢刚一行先后访问法国电力集团总部、法国电力萨克雷研发中心、道达尔能源公司总部,就进一步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
1月20日至2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有关活动,现场聆听丁薛祥副总理特别致辞,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与央企负责人集体会见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活动,并担任核能分论坛发言嘉宾。在分论坛上,温枢刚指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
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长春热电厂滑温灵活性改造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1-1-202)项目所在地区:吉林省,长春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长春热电厂滑温灵活性改造工程施工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水电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经华能水电(以下简称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8.48亿元到90.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2.10亿元到14.49亿元,同比增加2.75%到18.97%。华能水电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公司完
近日,吉林分公司“吉林省华能基本能源联合研究院科学家工作室”获吉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是吉林省能源领域首个科学家工作室。工作室聘请中国工程院岳光溪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以清华大学耿华教授等11名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在清洁燃烧与低碳高效发电、燃煤碳减排与多种污染物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近日发布5项火电相关招标公告,整理如下:华能福建公司福州分公司二期机组低温省煤器改造工程施工安装项目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1-1-143)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福建公司福州分公司二期机组低温省煤器改造工程施工安装项目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
1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后,华能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谋发展话落实,一起来看各单位怎么做。办公室强化政治担当勇担使命责任坚决当好集团党组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办公室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年度工作会议精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德州电厂高灵活性清洁高效2台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相关的4项设备中标公示,整理如下:1、标段(包)[HNZB2024-11-1-193-08]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高灵活性清洁高效2台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标段八:给水泵汽轮机):中标候选人基本情况中标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电国际近日披露2024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11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2024年全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上网电量4,52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2024年全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7日,华能国际公告称,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朱大庆先生因工作调动,于近日依据有关规定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申请不再担任公司总会计师,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朱大庆先生不再担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任何职务。在公司聘任新任总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22日,华能雨汪二期(云南)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华能国际持股51%,华能水电持股49%。据悉,该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水力发电、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供暖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2日,华能(永新)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建林,注册资本约15.8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水力发电,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储能技术服务。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华能国际、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能(永新)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建林,注册资本约15.8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水力发电,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储能技术服务。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华能国际、中国中铁下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0家火电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19家火电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9家火电企业盈利超过20亿元,华能国际净利润超100亿元;晋控电力、大连热电、深南电A净利润出现亏损。华能国际10月29日,华能国际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843.96亿元,同比减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29日,华能水电公告称,华能水电拟作为参股股东与关联人华能国际共同出资成立华能云南雨汪二期能源有限公司(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最终核准的名称为准,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双方于2024年10月29日签署《关于雨汪二期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项目之合资协议》,华能国际拟以现金出资认缴合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29日,华能国际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843.96亿元,同比减少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4.13亿元,同比减少17.12%。营收减少主要由于境内业务结算电价同比下降,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归属少数股东和类REITs持有人的损益同比增加。
ESG评价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绩效的评价方法。可以说,这三个维度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在微观企业层面的具象投影。作为对传统财务信息披露的补充,ESG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政府、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的外部背景下,践行ESG理念不仅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59.40亿人民币增至约79.04亿人民币,同时,经营范围新增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静铁岩,由华能国际全资持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18日,华能国际公告称,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30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上网电量3,4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
近日,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中国大唐全力抢电量、控煤价、保电价,年度新增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能源电力产量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大唐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一利五率”考核目标,发电量同比增长4.81%,供热量增
自2020年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分别制定了与“双碳”进程匹配的“十四五”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目标。如今,“十四五”进入收官之年,五大发电目标完成情况与2025如何开篇布局?我们通过多个渠道梳理为读者一一呈现。五大发电,三家已完成新能源目
近日,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全年,中国大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56%,新能源开工、投产规模等创历史新高,国家首批6个百万千瓦级装机新能源基地全部投产,装机总规模迈上2亿千瓦大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50%。2024年,中国大唐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
引言: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中国发电企业和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分析报告2024》。报告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目标方向,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4个维度,设置17项对标指标,选取24家国内外代表性能源企业,开展对标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助力中国发电企业增强
1月20日,哈电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伟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龙江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举行会谈,各方就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压舱石、主力军作用,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龙江全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严”的基调、“实”的导向和“
时间的指针划过2024年,奋进的足迹再次被历史铭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大力推进管控体系优化,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稳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业绩卓越、事迹感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国家能源集团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授予102名同志“
受历史、定位和党组领导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的发展格局与路径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国家能源集团为了承担起“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在国家能源集团的业务版图中,煤炭与煤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能源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4.29亿吨的核定煤炭产能和1.6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成为了
聚焦均衡增长深化改革创新国家电投集团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1月16日至17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1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聚力改革创新,提升管理质效,奋力推动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