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按《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定下的总目标,到2020年我国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部署六项重点任务,要求力争用3年时间大幅提升充电技术水平,全面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
有了车,充电就是刚性需求,充电运营行业的增量空间将由此不断扩容。业内人士普遍估计,电费和服务费的未来市场将达上千亿级别。
不少企业看中这片蓝海,投身市场角逐。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8.5万台。运营商排名前三位的是特来电、国网公司和星星充电,特来电运营11.8万台,占比超过41%。
据特锐德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特来电已初步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充电生态网,累计充电量超过15亿度,是国内首家充电量突破10亿度的充电运营商。目前每月累计充电量均能达到1亿度。
在充电运营这个先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行业中,技术研发及快速布局很容易带来较大亏损,并导致企业退出。而随着市场扩大,部分企业的亏损不断收窄,并进入良性循环。
以特来电为例,其亏损从2016年的3亿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000万元,亏损额急速收窄。
对此,于德翔称,特来电开展“共建共享”运营模式,是通过联合政府、车企、分时租赁运营商等社会资源,快速在全国各地铺设充电桩网络。
储能:能源削峰填谷 用户卖电赚钱?
汽车进化百余年来,尚未真正改变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质,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其功能或将发生质变。
这是一个普通的上午,在青岛特锐德公司停车场,不少新能源车插着充电枪,走近观察发现,车是在向外输电。“上午是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电价较高,员工将车内的电输入公司用电网络,等到下午用电较低时再反向充电。”该公司人员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电网之间的双向流动,改变传统的电力单向流动模式,为能源利用方式开启了新的可能。
“智能化充电技术能够大规模运用,将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于德翔说,这将是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新能源,能大大减少传统石化能源产生的雾霾和环境污染。
我国用电量峰谷差距较大,电力储存成本高,在用电低谷时,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难以杜绝。如果新能源车达到一定的保有量,就能变成无数个能随时保存多余电量的电量储存池,在电价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向充电站输出,进而保证电网效率和稳定。这套体系,可构成新能源的微循环系统。
“未来1亿辆电动汽车成为一个巨大的储能网,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于德翔说,“光电、水电等能被充分利用,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就会提升。如果以后哪里都能借助新能源汽车存储电,就哪里都可以设光伏电板,新能源电力占比就可以大幅提升。而退役的电池,可以二次利用,在蓄能电站上使用,作为城市的备用应急能源。”
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来说,亦能得益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电价差异,若选择低谷充电高峰卖电,给车充电或许不仅少花钱,甚至能在“一买一卖”中抹平自己出行的能源成本。
智能:当汽车是电子品 如何影响生活?
传统燃油车时代,跨国汽车厂商在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拥有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国内厂商短时间内难以逾越。而在产业风向转变时,自主品牌绕过了以往的技术限制,技术壁垒不断突破,“换道超车”前景可期。
换的“道”就是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工程”,明确要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
汽车变得“聪明”,充电设施也需要跟着变“聪明”。多家企业将电网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今年9月,我国超过25万个充电桩均接入“一张网”,能够统一接入和统一支付,成为全球最广的充电网络。
各项新技术频频出现在充电领域,我国部分技术开始引领世界充电网的发展。
特来电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并搭建国内最大的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数据云平台,将造车、开车、用车、充电融合在一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在于德翔眼中,这是在打造中国最大的汽车充电生态网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多能管理生态网。
由此累积的“工业大数据”将得以应用。比如特来电通过主动防护和大数据监控来保护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业内人士将这项技术比喻成新能源汽车的“警察”与“医生”,“警察”是抓出有事故隐患、有问题的汽车,“医生”是通过大数据的异常检测提供维修建议。
特来电4年多来累计投入50亿元布局充电网,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十个研发中心遍布各地。其中充电弓大功率充电等被鉴定为“产品世界首创”。
“奉浦快线”是上海首条BRT线路,该线路的无人充电和快速充电技术很有“未来感”。当公交车借助缓冲带准确停在充电位置,类似路灯的充电弓自动识别、自动下压并启动充电,无需司机下车操作。目前仅充电40秒,公交车可行驶10公里。
精准定位、自动充电,充电弓技术瞄准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时代。在很多企业的远景中,未来的车将会变成一个智能电子产品,实现数据化、智能化,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
于德翔说,汽车将和手机类似,集成为生活、娱乐和工作的工具。车主只需要上车、下车,其他的都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到那时,续航里程不再是问题,充电网到处都是,随时可充。你不会因为智能手机需要一天一充电而嫌弃它。”
投资技术,就是投资未来。市场和技术的良性循环,意味着充电运营行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新能源这个未来多年的产业风口,必将推动各类创新企业更好发展,更好塑造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8日,四川安州发展集团与乐创能源交流座谈会召开,双方就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展开了深入业务合作交流。安州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李波,乐创供应链管理部部长邓传运出席会议。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由安州发展集团与乐创能源联合开发,通过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桩等多种技术,将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相关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企查查APP显示,2月18日,雅砻江(江苏)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羽,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涉及储能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充电桩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间接共同持股。
据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公司2月18日消息,目前浙江已打造1315个“绿色充电桩”,累计投放绿色电量4037.2万千瓦时,40.71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了绿色电力。2024年,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共同制订了《浙江省电动汽车消费绿色电力试点工作方案》,在杭州、湖州试点打造“绿色充电桩”
2月18日,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获悉,目前浙江已打造1315个“绿色充电桩”,累计投放绿色电量4037.2万千瓦时,40.71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了绿色电力。2024年,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共同制订了《浙江省电动汽车消费绿色电力试点工作方案》,在杭州、湖州试点打造“绿色充电桩
赢科数能与奥地利当地客户达成合作,采用赢科数能的明星产品——258kWh的储能充电柜,分布式储能通过与光伏设施协同工作,为当地的工厂、小型园区、充电桩等提供稳定的电力。项目配置STS(静态转换开关),能够精准地控制电力的流向,确保在不同电源之间进行快速、平稳的切换,避免因电力波动对用电设
2月1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目前该公司已打造1315个“绿色充电桩”,服务40.71万辆新能源汽车用上绿电,累计用绿电超4000万千瓦时,达4037.2万千瓦时。2024年,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制订了“浙江省电动汽车消费绿色电力试点工作方案”,在杭州、湖州试点打造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并完善与电力市场衔接的需求响应价格机制。根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鼓励和引导新型储能、分布
2025年1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5年1月比2024年12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8.1万台,1月同比增长35.1%。截至2025年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76.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71.4万台、交流充电桩204.6万台。从2024年2月到2025年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3日,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新能源项目框架协议进展情况。其中,涉及储能的项目有4个。项目概况:新能源集团华北分公司和艾嘉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工农能一体化”碳中和产业集群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其中投资建设新疆建设兵团十一师(
2月12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其中提到,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原文如下: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
2025年春节假期(1月28日—2月4日),广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有序,广东全社会用电量79.44亿千瓦时,比去年春节农历假期(2月10日—17日)同比增长5.89%。其中,铁路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平均同比增长近7%;全省最高负荷6549万千瓦(2月4日),同比增长10.4%。广东温暖宜人的海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共同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出行体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2月21日,盛弘股份发布公告,2025年2月20日,公司举行了针对特定对象的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包括博时基金、天风证券等多家机构。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围绕电能质量行业未来发展、充换电产品线增长原因、未来毛利率展望、在电能质量领域的市场地位及储能业务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公司表示,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甘肃以新能源汽车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光伏产品制造为代表的生产用电量4.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54%。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用电量0.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11%;锂离子电池制造业用电量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01%;光伏产品制造业用电量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
上海海思#x2B;力高新能nbsp;强强联合2月18日,上海海思AP2711BMSAFE芯片在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浪潮的背景下诞生(同步量产配套的AP2710通信桥片)。力高新能作为车规级BMS领域的领先企业,国内BMS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并在海外TOP级车企和主机厂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深厚的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9日,在青岛市政府举办的“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上,西门子与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样板工程,致力于建设零碳排、智能化、数字
北极星储能网,2月18日,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KATOTAKERO,注册资本1071亿日元(约51.7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汽车零部件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丰田汽车公司全资持股。公开信息显示,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宁德时代在河北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谢刚义。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等,公司由时代电服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9日,“问界用户服务”官微发布《关于湖南长沙M9失火事件的声明》称,2025年2月10日13点43分,一辆M9在湖南长沙失火。事件发生后,问界第一时间与用户取得联系并提供必要协助。经现场确认,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车辆电池包未起火、未燃烧。问界已积极协助用户处理相关事宜,充分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门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拓展延伸。以下为政策解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门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拓展延伸。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优化消费环境是
2月18日下午,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发布仪式在杭州举行。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军出席并讲话。省金融控股公司、杭州市政府、杭州资本、滨江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60余家企业和机构代表参加。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70亿元,注册于杭州,是“4+1”专项基金群规
2月19日,一则曝光的上汽集团干部任免完整名单,让外界目光再度聚焦在这家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身上。上汽乘用车发布《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对乘用车板块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涉及多达63位中高层干部。具体来看,此次调整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签发,已于2月12日起正式生效。“大乘用车板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亚迪首席技术官孙华军透露,公司已成功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而大规模上车则有望在2030年后实现。除比亚迪外,多家车企也已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亮相其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已开展150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新浪科技2月15日消息,小米汽车日前迎来重要人事调整,涉及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等多位高管。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小米汽车管理团队结构,提升业务运营效率。所有新任命的负责人均直接向集团CEO兼汽车部总裁雷军汇报。具体调整如下:任命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9日,福田汽车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整体销量为50054辆,同比减少3.93%。其中,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亮眼,当月销量为7098辆,同比增加129.56%。公告显示,福田汽车1月份整体产量为53956辆,同比减少4.0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92辆,同比增加108.77%。资料显示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9日晚,多家上市企业发布公告显示,两大央企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重组事项。据悉,东风科技、东风股份分别公告称,2月9日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本次重组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丰田发布消息称丰田汽车公司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丰田计划在上海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L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3日,港股恒大汽车公告称,公司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帮助缓解本集团流动资金问题并推进本集团适当重组的战略投资者买家,这意味着恒大汽车的自救行动又一次失败。回顾恒大汽车发展历程,2019年1月25日、注资20亿美元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调入局,2020年12月立下“到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提到,2025年1月,深蓝汽车交付24575辆,1月全系交付同比增长34%;阿维塔1月销量达8826辆,同比增长超25%;长安启源1月销量10816辆,长安启源累计销量已突破19万辆。长安汽车司当前对汽车行业的研判中称,预计2025年将接近1亿辆规模,2030年将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与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Honda)的合并终止。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以及三菱联合召开发布会,其中本田和日产官宣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并打造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2月1日,各大车企2025年首份月销榜单出炉。在经历了2024年底冲量,以及春节假期影响后,1月多数新势力交付量环比出现断崖式下滑。但与去年1月相比,小鹏、零跑交付量实现翻倍暴涨。具体来看,自从2022年9月小鹏被理想超越后,时隔2年4个月,小鹏再次超越理想汽车。而凭借一款打天下的小米SU7,1月交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