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第二次革命”,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0年间,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浦东闯关,平潭浪涌,前海开发,雄安启航……中国从全面落后到大步追赶再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超过15%。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超过1亿户,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立,为中国电力明确了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从改革开放初期电力供应普遍不足,中国奋起直追,逐步走向电力大国,并向世界电力强国迈进——
1978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仅有5712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仅2.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只有0.25亿千伏安。中国电力总体规模不大、技术相对落后、供应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7.7亿千瓦,年发电量6.4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4600千瓦时,分别是1978年的31倍、25倍和18倍;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长度达68.8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37.3亿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30倍和148倍;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从220(330)千伏升至±800千伏、1000千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实现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联网和户户通电,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增强,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
这是令世界惊异的规模速度升级——中国发电装机、发电量、电网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发电技术和装机规模世界领先,中国电力经历大机组、超高压、特高压、全国联网,逐渐改变了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和区域分割的电网发展模式,走上了电力跨区跨省大范围配置与输送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电力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型跨越。
这是脱胎换骨式的体制机制变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等多轮次市场化改革,到如今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电力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改革的方向、时机和节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改善服务,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大大解放了电力生产力,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电力发展模式。
这是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的力量积聚——国运兴,则电力兴;电力兴,助国运兴。电力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无不有赖于电力的持续增长及电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是电力所产生的强大动力,让中国的资源禀赋和人力禀赋科学匹配,让农业嫁接了现代的引擎,让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科技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改革是主旋律,改革是发动机,改革是冲锋号。从初期的投资体制改革到如今的深化市场化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中国电力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是解放思想、矢志变革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思想解放的大潮,冲破思想的禁区,打破发展的僵局,更带来行动的破冰。
破冰前行,需要坚定自我改革的勇气与重整再生的决心,需要大力转变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方式。中国电力体制的每一次改革,正是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作出的战略调整,始终围绕如何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垄断与竞争的关系而展开,正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最适合电力发展的制度体系的过程。
改革开放伊始,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中央财政独家投资办电,资金匮乏导致电力发展滞后,无法适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最早就是为解决全国性缺电的难题而开始的。
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就必须吸收各种资金为我所用。政府投资实行“拨改贷”、发行债券办电、利用外资办电、合作出资办电、股份制公司办电……众人拾柴火焰高,各方打破思想桎梏,大胆想、勇敢闯、务实干。事实证明,正是解放思想,中国电力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这是求真务实、破旧立新的历程——
在“让电力行业资源配置机制更加制度化”的强烈需求下,中国电力逐步推进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各项改革: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在全国自然垄断行业中率先脱离政府序列,中国电力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重要一步。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5号文出台,确立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任务,并引入竞争,重组国有电力资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
这一改革,强化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发展活力,中国电力又一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来自市场的力量迅速转化为电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投资规模持续加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快速成长,电源电网快速发展……短短几年间,就基本改变了我国电力大范围短缺的现状。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力发展的一系列世界之最群星闪耀:2011年,国家电网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网系统;2012年,水电、风电、太阳能装机纷纷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电源装机总规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世界第一;随着“八交十三直”21个特高压工程的投运,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能源资源通过坚强电网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持续增长。
这是持续发力、全面深化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了改革新篇章,汇聚起发展新动能。
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9号文印发,将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向深入。中国电力正在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能,实现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跃升。
从2015年“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到2016年的“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再到2017年的“下调用电价格”,电价改革成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民生获得感最强的措施之一。
2016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运营,35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相继成立,我国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体系,形成了公平规范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2017年全国电力交易规模达1.6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6%。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公示的售电公司达3300余家。增量配电改革积极推进,四批业务试点相继启动,基本实现我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全覆盖。
国资国企改革也在中国电力企业中开启征程,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增红利。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大潮中,电力企业主动作为,拥抱改革,在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正是改革这“关键一招”,让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电力这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得以挣脱僵化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真正“活跃起来”。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最生动的体现。
(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照射出最闪耀的光芒。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力人一步一个脚印,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追赶超越,在多项关键技术、设备制造和标准体系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我国首个超高压直流工程——葛洲坝—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其换流站设备100%依靠进口。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的中方员工回忆,当时“就像等外教来上课的学生”,上班跟着国外专家,看他们怎么安装调试。而调试开始前,外国专家的一句“请无关人员离场”,刺痛了每一位中方技术人员的心。
“这是面子问题,更是尊严问题。”“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敢搞。”
落后和被动,让我们更加坚定奋起直追的信念,增强奋发图强的力量。面对薄弱落后的技术基础,中国电力人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坚持走一条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
从直流输电工程甚至连“一颗钉子都需要进口”,到如今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引领世界电网技术发展,关键技术和装备占领国际电工领域制高点,中国电力技术走过了不平凡的跨越历程。
从1981年年底平武工程投运,我国500千伏电网工程迈出第一步,到葛洲坝—上海、天生桥—广州±500千伏直流工程先后投产,再到河南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我国直流输电逐步实现从系统设计、建设到调试全环节均立足国内,达到国产化要求;从2015年,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成为当时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柔直工程,到2016年,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完全采用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在这条艰辛的创新之路上,中国电力人不畏艰难,刻苦攻关,我国输变电工程国产化率逐步提升,核心技术和装备越发强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电力一路走来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保证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才能实现效率效益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如今,中国电力工业整体水平大幅跃升,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电力发展的最前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四期)将定于6月10-13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辽宁省发改委公布《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7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700万千瓦规模分解下放到沈阳市(100万千瓦风电),朝阳市(100万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暂停交易资格售电公司相关情况的公告。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对河南驿诚售电有限公司等3家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2025年度信息披露期间异议问题进行了核验,发现上述售电公司未按要求持续满足注册条件。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河南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合计24家售电公司退市,其中4家售电公司被强制退市,20家售电公司自主注销。详情如下: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活动推荐:2025年电力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为适应新形势、新业态下的电力市场,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为满足投资人了解不同省份储能电站的电能量收益情况,飔合科技广泛收集市场数据,基于聆风智储收益测算模型,暂不考虑系统运行、运营等费用对收益的影响,仅考虑设备性能(设备充电深度100%,转化效率80%,额定功率100MW),测算独立储能电站在各省现货市场低充高放收益表现,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数据公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稳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文件明确,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
2025年3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旗下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重金打造的新主体——国能(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正式成立。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开采、建设工程勘察、发输供(配)电业务等。这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3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3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3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0件,其中新申请4件,登记事项变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来源:中国电力作者:李健,张钧,韩新阳,靳晓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引用本文Cited李健,张钧,韩新阳,等.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J].中国电力,2025,58(3):1-7,97.LIJian,ZHANGJun,HANXinyang,etal.Overallfram
“通过这个系统,不仅能实时查看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出力等情况,还能实时监视各断面功率曲线和新能源出力曲线,当监视断面越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越限预警和恢复策略。”3月27日,在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安顺网区各片区新能源场站接入数量、新能源可调容量占比统计、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甘肃省玉门市发布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其中提到,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畅通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主导力的省级、酒泉市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强化跟踪监测,及时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保持稳定运行,协调保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