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凛冽的寒冬中,伴随人们对清洁供暖需求的日益增长,地热能也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了解,中国工程院2019年将继续设立《中国地热产业规划与布局战略研究》二期项目,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深入研究。本刊日前采访了国家地热能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他认为,地热能是一种来自地球本土的未来可再生能源,最适合分布式能源系统,当下会在清洁供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发展方向是多能互补、一能多用,通过“地热+”让地球变身充电/热宝(简称充电宝),实现天地合一、动静结合。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ID:CEO_ER 作者:王伟)
非化石能源增长看地热
《能源评论》:地热是一种来自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同时又是一种古老的能源,近期热起来的原因有哪些?
汪集暘: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需求,二是资源条件。当前,我国对地热应用的需求来自于雾霾治理、节能减排、供暖制冷以及“一带一路”等多个方面。同时,地热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并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相对于风能、太阳能,地热是唯一不受天气、季节变化影响的可再生能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连续性和利用率高。因此,在风能、太阳能等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热不能仅仅甘心做新能源家族中的小兄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能源评论》:从资源情况来看,目前全球以及中国的总量如何?
汪集暘:从全球来看,据估算,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其中,可利用量相当于4948万亿吨标准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亿吨标煤计算,能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需求。对我国而言,初步估算,0~3千米深度区间的热量在5000~50000亿吨标煤。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显示,中国大陆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研究显示,在回灌情景下,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亿吨标准煤。
《能源评论》:实际的应用规模是否比较乐观?
汪集暘:人类对地热能的利用方式有三种:蒸汽发电、直接利用中低温流体以及地源热泵。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到2015年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国家已达48个,地源热泵总装机容量约为5万兆瓦,占直接利用总量约71%,其中,瑞典、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装机占欧洲64%;水热型地热装机为7556兆瓦,占比10.7%,规模较大的国家包括中国、土耳其、冰岛、法国、德国等。目前我国对地热非电直接开发利用已居世界首位。截止到2015年,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国家能源局2017年公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地热利用量达到7000万吨标准煤,即实现将近翻两番的目标。
《能源评论》:这个目标的支撑是国家在清洁供暖方面提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您认为对于不同地区,有何实际意义?
汪集暘: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今年清洁供暖工作范围在过去的京津冀“2+26”通道城市之外,又增加了汾渭平原地区。实际上,南方地区也存在清洁供暖的空间。比如长江流域地区,涉及14个省(直辖市),约1.5亿城镇人口,也可以在有条件地区,如广东丰顺、江苏南通小洋口等地,利用浅层(<200米)中低温地热资源,打造“分布式地热供暖、制冷系统”,以解决南方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空调)问题。
《能源评论》:从长期来看,地热能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汪集暘:是这样的,地热的规模化发展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也将发挥突出贡献。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提高3个百分点。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将实现替代标煤7000万吨。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非化石能源“十三五”期间3个百分点的增幅中,地热将“三分天下有其一”。
干热岩开发要慎重
《能源评论》:未来地热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哪里,应坚持什么原则?
汪集暘: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现有建筑面积>500亿平方米),若以现有建筑面积的5%,新增建筑面积的40%采用地源热泵供热,则供热面积可达32.5亿平方米,潜在市场规模1万亿元。东部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如大庆、松辽、胜利等,资源潜力巨大,且这些油田已到开发后期,在转型过程中应大力开发地热,使油田变热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热电并举,以热为主;深浅结合,由浅及深;东西兼顾,西电东热;干湿有度,先湿后干;一带一路,地热先行。
《能源评论》:对于居于技术前沿的干热岩地热开发,该如何看待?
汪集暘:干热岩指的是地下深处(一般>3千米),不含水的干热岩体。其实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在国际上是有界定的:温度必须≥200℃,流量必须≥80公斤/秒=288吨/小时=6912吨/天。目前的技术难点在于,一是深钻,二是水力压裂。往往压开后又闭合,压开后裂隙间不连通或形成短路,无法将周围岩体中的热量充分吸收进来,而且成本极高,资金回收期长,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我国干热岩开发必须要有新思路。
《能源评论》:国际上有哪些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
汪集暘:自上世纪70年代,干热岩地热开发研究兴起至今,国外已经建立了试验性质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工程31项,累积发电能力约12兆瓦。目前国际上的做法主要是两类:一是在现有水热系统深部找干热岩体进行开发,如美国的Geysers深部,德国的Landau;二是在没有任何天然水热系统与地表热显示的地区开发干热岩。但要完全造出一个水热系统,并不容易,比如澳大利亚CooperBasin公司,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FentonHill开始第一次干热岩开发现场试验,近50年的时间,至今仍没有收获。总体上看,世界干热岩开发仍然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还没有进入工业化进程,而且在瑞士巴塞尔、韩国浦项,干热岩开采还诱发了地震。由此看来,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要慎重决策,要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不能完全照抄别人。
《能源评论》:您曾说过,我国地热发电徘徊多年没有发展,该如何规划其科学之路?
汪集暘:地热发电平均利用效率达73%,为太阳光伏发电的5.2倍,风力发电的3.5倍且可靠性强,既可作为基本载荷,亦可作为调峰载荷。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有地热电站,2015年,世界水热型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26万兆瓦,而我国仅为25兆瓦。我国西部滇藏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能源短缺,但高温地热资源丰富,据估算,滇藏地热带可供开发的地热资源约为500万千瓦,为现已开发(羊八井地热电站25兆瓦)量的200倍,因此地热发电应该是解决西部地区尤其是西藏能源问题的最好选择。
《能源评论》:《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兆瓦,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您认为是否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汪集暘:清洁供暖领域努把力估计是没问题的,发电的规划目标还要看实施的力度和决心。以羊八井地热电站为例,目前装机量为25兆瓦,每年发电量达到1.4亿多千瓦时。但已开发的主要是浅层资源,储藏于地表1400米以下的“大储量、高品质”的地热资源尚未开发,这部分的总装机容量保守估计至少为3万千瓦。羊八井地热田钻井深度超过1000米的四口井中,ZK4001孔井口温度高达200℃,工作压力为1.5兆帕,据估算,该井单井发电出力即达12.5兆瓦,但由于釆用了不当的发电设备,目前只能发1000千瓦电力,十分可惜。
终极目标是地球充电宝
《能源评论》:对于目前地热开发利用的支持政策,您如何评价,有哪些建议?
汪集暘: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地热能明确认定属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应得到应有的优惠和保护。自2013年,国家就开始出台鼓励政策,现有财政和价格激励政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不充分。具体表现在:其一,相关财税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实施条款和落实细则,对优惠税率和补贴力度等激励政策没有统一确的标准,导致政策落地难;资源税税额标准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能源消耗带来的社会成本,缺少体现可再生能源性质的“取热不耗水”的税收激励政策。其二,优惠力度不足。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要求,对地热能发电商业化运行项目给予电价补贴政策,但细化支持措施偏少且存在缺陷,比如土地使用、设备制造和产品消费的政策不明确等。其三,补贴模式不科学,支持方式有待完善。比如,目前都采用事前和生产环节补贴模式,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直接补贴居多,缺乏市场化手段;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领取周期过长。可以参照风电、光伏等扶持政策,将地热能开发纳入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范围,并按照绿色证书制度发放绿证配额,进而落实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并研究制定以热(冷)量为单位进行补贴的政策。
《能源评论》:从2019年1月份开始,某些制造行业资质将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这对地热能项目下放有何参考?
汪集暘:可以考虑将地热发电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层面,待条件成熟时,可试点推广特许经营权,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对参与基础性公益性地热能勘查并将数据统一纳入国家地热能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企业,可优先获得特许经营资格(采矿权)。
《能源评论》:在您心目中,地热能开发终极模式是什么样的?
汪集暘:未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地热+”,将地热这一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和来自太阳系的其他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结合起来一并加以开发利用,打造多能互补储/供能系统——“地球充电宝”,真正做到“多能互补、一能多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地热”+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天(太阳能)/地(地热能)合一”、“动(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静(地热能)结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中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项目开展了省级验收。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确认德州市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6个地热能项目验收合格,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其中中深层地热能项目3个,77口开采井。现予以公布。
近日,由中国节能承担设计的西安热电“地热+”减碳互补清洁供热一期工程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地热能集中替代传统供热的示范项目,也是国内单站换热规模最大的地热能热源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内,采用地热井工厂模式。项目在厂区内群式布设20口中深层地热井,运用
近日,中国石化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超1000座换热站陆续投入运行,可为北京、天津、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全国11个省(直辖市),70余个市(县、区)的超110万户居民提供清洁供暖,累计供暖能力超1.1亿平方米,同比增加16%,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90万吨。近年来,地热能越来越多被应用到供暖领
11月11日,由中国石化部署实施的国内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获突破,对进一步探索形成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高温地热发电、制冷及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助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
今天,立冬啦~北方的小伙伴家里的暖气陆续要来了,每年一到供暖季,南方的小伙伴们都在调侃“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冻成冰棍”。今天,小石头给南方的小伙伴带来一个暖暖的好消息。近日,由中国石化部署实施的国内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
近日,中国电建在非洲承建的又一座地热电站开工,肯尼亚总统鲁托出席开工典礼,双手点赞并亲自驾驶挖掘机,该项目作为中企在非洲首个投建营一体化的地热电站,将助力肯尼亚早日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目标。近日,由中国电建所属上海电建公司承建的肯尼亚梅嫩加伊地热开发项目一期Orpower22地热电站举行
近日,中国石化咸阳中深层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集中低温发电、水溶氦气提取、供暖于一体,是中国石化首个地热发电示范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对于拓展地热能产业链、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属于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是一个大型
据日本时报报道,初步迹象表明,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可能会偏离他的前任的一些(但不是全部)政策。在处理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问题和实现减排目标方面,石破茂的观点似乎与前首相岸田大体一致,特别是在使用核能方面。另一方面,石破茂似乎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特别是他正在努力扩大一种日
近日,由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咸阳宝石佳苑ORC发电实验项目顺利实现系统联动运行,并成功并网发电。这是陕西省首个地热发电实验项目。中石化绿源陕西公司凭借自身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对地热ORC发电技术进行创新优化,自主设计建造了这座ORC地热发电技术实
9月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总部与来访的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吕刚,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友好交流。海南州委常委、秘书长张继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孙军霞参加会谈。张传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4〕759号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汝州市供电公司近日发布关于“一户一表”城乡居民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公告,汝州市“一户一表”城乡居民可自愿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和供暖期阶梯电价政策。一、“一户一表”用户,可自愿选择分时电价全市“一户一表”城乡居民可自愿选择分时电价。用电的峰谷分时电价标准是每日22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055号建议的答复国能建电力〔2024〕79号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截至2023年底,
9月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总部与来访的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吕刚,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友好交流。海南州委常委、秘书长张继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孙军霞参加会谈。张传江
近日,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中节能木兰200MW风电+清洁供暖项目的议案》,同意投资建设木兰项目,木兰项目总投资为152335.30万元。木兰项目总装机容量200MW,项目可研设计安装40台单机容量5.0MW的风电机组,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场内集电线路、新建一座220kV
近日,青海省能源局会同省财政厅下达2024年清洁供暖省级奖补资金投资计划7000万元。项目涵盖海北、玉树、果洛、黄南州清洁热源改造,以及直热式电锅炉加装蓄热装置。今年清洁供暖奖补资金项目计划完成供暖改造面积55.27万平方米,受惠群众六千余户。下一步,青海省能源局将继续组织各市州做好清洁供暖
3月21日至3月22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国核示范、山东总公司(山东院)、中国电力山东能源调研。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在国核示范参加调研。在国核示范,刘明胜了解了安全生产情况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情况。刘明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
迎着浩荡东风,“两会时间”再度开启。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乘高质量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
为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和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技术服务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在京举办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此次培训以线上形式举办,重点围绕农村沼气、太阳能光热光伏、秸秆能源化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为解决弃风弃光及燃煤燃气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京津冀地区率先启动北方清洁供暖工作。清洁取暖是保障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缓解雾霾污染的重要途径,亟需解决煤改电利用率偏低问题较为突出、配套支持政策亟待完善、电采暖技术路径待优化等问题。将北方清洁取暖规划落到实处,最大化发挥政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7日消息,2023年北京市市两批“煤改电”工程均已完工,在供暖季前投用,共涉及5个区88个村近3万户。2023年8月,北京市发改委批复2023年第一批“煤改电”工程资金申请报告,支持怀柔、密云两区共10个乡镇59个村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覆盖近2万户居民,改造变压器443台,敷设电缆
10月27日,甘肃省首个高校综合能源项目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顺利投入使用。该项目由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当天上午,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智慧能源管控室,值班人员监测着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过查看用能量、能耗指标等各项数据,分析设备的能耗情况。该管控室被称作“能源驾驶舱”,值班人员
近日,“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中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项目开展了省级验收。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确认德州市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6个地热能项目验收合格,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其中中深层地热能项目3个,77口开采井。现予以公布。
近日,中国电建在非洲承建的又一座地热电站开工,肯尼亚总统鲁托出席开工典礼,双手点赞并亲自驾驶挖掘机,该项目作为中企在非洲首个投建营一体化的地热电站,将助力肯尼亚早日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目标。近日,由中国电建所属上海电建公司承建的肯尼亚梅嫩加伊地热开发项目一期Orpower22地热电站举行
近日,中国石化咸阳中深层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集中低温发电、水溶氦气提取、供暖于一体,是中国石化首个地热发电示范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对于拓展地热能产业链、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属于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是一个大型
据日本时报报道,初步迹象表明,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可能会偏离他的前任的一些(但不是全部)政策。在处理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问题和实现减排目标方面,石破茂的观点似乎与前首相岸田大体一致,特别是在使用核能方面。另一方面,石破茂似乎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特别是他正在努力扩大一种日
近日,由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咸阳宝石佳苑ORC发电实验项目顺利实现系统联动运行,并成功并网发电。这是陕西省首个地热发电实验项目。中石化绿源陕西公司凭借自身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对地热ORC发电技术进行创新优化,自主设计建造了这座ORC地热发电技术实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六个项目将获得高达3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在全国示范新型地热技术。这些项目将改善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设,并展示储层热能储存如何支持美国能源部的地热能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将增强型地温系统(EGS)的成本降低90%,发展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工业热脱碳技术,到2035年底将排放
随着拉美各国能源系统脱碳进程提速,低碳、稳定的地热能吸引了大量关注,已成为该地区开发清洁能源的最新“热点”。近日,哥伦比亚政府宣布,今年下半年将开启第一轮地热能项目招标,以进一步探索境内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无独有偶,萨尔瓦多也在近期宣布,将加大地热资源开发,推动本土地热能应用。随着
中国地热发电的未来还需政策支持——专访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前主任郑克棪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我国曾于1970年成为世界第8个地热发电国家,至今地热发电已历经54年。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成了7处中低温地热发电站,其中1971年江西省
4月8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并在多个地层获得地热资源,标志着华南地区深层地热勘探取得新突破。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这口井采用“双驱钻井+高压喷射”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在3900米附近钻获温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本土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等特点,可用于供暖制冷、发电、工业供热、种植养殖等。大力开发地热能,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国殿斌黄嘉超)一、我国地热能
1月17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通过一项法案,旨在将地热能与石油和天然气置于同等地位。油价网撰文称,美国出台新法案将使地热能与油气行业“平起平坐”,尽管目前有关细节仍在酝酿中,但此举无疑将掀起新一轮地热能开发浪潮,并为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带来更多助力。■提供更多便利据了解,美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