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资料来源:德国外交部
图13 德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变化趋势
2.供热历史与现状
德国的供热分为集中供热和独立供热。德国集中供热系统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受当时不同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德的热电厂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集中供暖占供热系统的9%,居住密度比较高的高层住宅基本都采用集中供暖;东德继承了前苏联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并把减少投资放在首位,集中供暖占供热系统的30%。如今德国集中供热仅占全部供热系统的12%左右,虽然占比不大,却很发达。集中供暖的热源为区域能源网络的热电厂和调峰锅炉、独立供暖锅炉。其中热电联产占集中供暖系统的60%,把通过吸收太阳能得到的热量作为调峰锅炉和独立供暖锅炉的热量补充。
德国是欧洲热电联产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前,德国热电联产全部使用煤炭,危机爆发后,德国开始探索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作为热电联产的来源。目前,德国主要采用天然气和燃油,配合少量的电、煤炭和可再生能源进行热电联产。热力生产企业往往非常注重生产效率。首先是控制锅炉大小,现代的锅炉可以精确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其次还要改良控制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烟道、回收预热等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如今,德国集中供热系统依旧发达,但家庭独立供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德国,一户或几户使用一个锅炉进行供热,城市里许多楼房的地下室设有天然气锅炉,负责全楼的供暖和热水供应。德国大多数家庭采用天然气、燃油等方式供热,还有少量住宅用电或煤等方式采暖。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应用到独立供热领域,化石能源在建筑热源中的占比正在削减。2015年,德国既有建筑热源中天然气占80%,燃油占11%,其余种类相加不足一成;而新建建筑热源结构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天然气消费比例大幅降低,降至51%,燃油比例降至2%,代替天然气和燃油的是地源热泵以及集中供暖,占比分别达到30%和8%。
供热计量方面,两德统一后,从1991年开始德国对既有住宅建筑开展大范围的综合改造,其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建筑能耗,如改造楼内采暖系统、安装新的散热器和自动温控阀进行温度调节、增加电子式热分配器进行供热计量。1994年德国集中供暖开始全面实现分户热计量收费。实施供热计量的住宅,供暖和热水供应能耗大幅减少。
3.经验总结
在德国,供热板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一半,而国内总共约4000万个家庭用于采暖和热水的能源又占供热板块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何提高热能生产效率,增加建筑保温,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家的法律条例、供暖设备到房屋结构设计,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节能、环保的观念贯穿始终。
(1)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德国很早就发现建筑物拥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早在1976年,当时的德国政府就从石油危机中汲取教训,推出了第一部《节能法》和紧随其后的《保温条例》。这些法规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根据技术进步加以调整。2002年生效的《节能法》就旨在规范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法》要求自2009年起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能源需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用太阳能供热辅助燃气或燃油供热,或者采用热泵、颗粒燃料供热等100%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2013年《节能法》要求自2019年起新建政府公共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21年起所有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2050年所有存量建筑改造成近零能耗建筑。此外,德国政府还配套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促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取暖设备发展计划等,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度。
(2)注重低能耗房屋设计 推广节能供暖设备
采用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和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德国实现能效目标的主要技术路线。德国70%的住宅年龄超过35年,其建造时间是在第一个《保温条例》通过之前。许多建筑隔热处理不足,锅炉老旧,供暖使用的也是燃油或天燃气等化石能源。一般德国家庭的年供暖需求约为每平方米居住面积145千瓦时,相当于14.5升石油。高能效的新建筑(被动式节能住宅)仅需十分之一(见图14)。既有建筑可以通过节能改造和改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一次能源需要量最多可达80%。改造措施包括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新建筑构件、升级供热供冷系统和改进控制技术。德国仅在2015年一年就为建筑物节能改造投入了530亿欧元。德国政府通过利率优惠的贷款和补贴为这类改造措施提供支持。
资料来源:德国外交部
图14 德国不同类型住宅年度供暖功耗(单位:升/平方米)
扶持政策的一大重点是更换陈旧的供暖设备和从化石能源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1975年,德国一半以上的住宅供暖使用的是燃油,现在这一比例已不足三分之一。住宅新装供暖设备大部分使用的是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热能设施、生物质能暖气和利用环境热源的热泵已经可以覆盖供暖需求的10%以上。为加快更新速度,德国政府自2000年开始为暖气改造提供补贴。
根据德国建筑物热能需求方面的节能目标,与2008年相比,到2020年,建筑物热力需求要降低20%,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要达到14%。201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热力需求中的占比已达到13.2%。2008~2016年间,德国国内与建筑物相关的终端能源消费下降了6.3%,降至3234拍焦耳(见图15),即占到其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35%。其中,建筑物采暖约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28%,热水供应和制冷约占5%。虽然住宅面积和有效空间增加,建筑物供热的能源消耗仍然是减少的(个别年份会出现增加是由天气情况所致)。这主要是新建筑和翻新旧建筑能效标准提高的结果。德国政府还计划到2050年将建筑物对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一次能源的需要量降低80%。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还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和制冷方面的比例。
*根据德国2010年能源构想,该国2020年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应较2008年下降20%。
资料来源:Working Group of Energy Balances, Anwendungsbilanzen
图15 德国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费
(3)培养民众节能意识
数十年来,德国公众逐渐培养起了对高效利用能源的意识。德国人习惯在出门前或入睡前调低暖气用量,如果家中长时间无人就直接关掉暖气阀门,以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德国政府在引导国民节能方面也采用了多重手段,如执行热量计量,使能源消费透明化,通过查询消费账单了解用户的节能意识和用能习惯,督促用户节能,并通过配备恒温阀帮助用户节能。再如通过电价、油价调整来限制电暖气、油供暖的使用等。
(三)
俄罗斯
1.能源概况
俄罗斯领土广阔,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八,接近100亿吨,是全球大型的石油生产国,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占比接近30%,产量居世界首位,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而煤炭等其他资源储量也非常巨大。自前苏联时期起,能源开采业就是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体制急剧转轨之后,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能源依然是其经济的主心骨。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因此十分重视供热技术的发展,是全世界最早发展集中供热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的集中供热历史。
2.供热历史与现状
俄罗斯的供热以集中供热为主,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主要热源。前苏联的集中供热,无论是热负荷数量、热网长度、热电厂规模,还是供热综合技术等各方面,在国际上都曾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热电联产早在前苏联的供电和供热系统中就已经大量使用,在城市和大型工业中心布设大型装机的热电厂后,热电联产的应用主要有利于在严寒气候环境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上世纪50年代末期,热电联产系统已在城市及工业中心全范围应用。70年代初,热电厂保证了城市和工业36%的用热需求。至90年代,供热功率超过300兆瓦的热电厂已超过80个,其中12个热电厂供热功率超过600~700兆瓦,9个超过1000兆瓦。前苏联解体后集中供热发展停滞,热电联产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大型热电设施停止建设,设备与管网加速老化。从1995年至今,俄罗斯国内热力生产减少了25%以上,其中热电厂的热力生产减少了19%。俄罗斯国内发电量逐渐增长,但热电厂的发电量从2010年开始已经减少了4%。尽管热电厂的产量绝对水平有所下降,但对于俄罗斯来说,热电厂在国内电力生产中的占比持续维持在三分之一以上,在热力生产中的占比接近二分之一(见图16)。
资料来源:俄罗斯统计署
图16 俄罗斯热电厂在国内发电制热结构中的占比
截至2016年底,俄罗斯在运热电厂总计512座,与2015年相比减少了7座。供热锅炉房总计7.38万座,安装锅炉超过18.6万个,其中61.3%的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除了集中供热系统的锅炉房外,国内还有大约15.5万个独立的小型燃气供热锅炉(装机不超过0.001Gcal/h),这些锅炉多数安装在教育、卫生、文化机构,以及市政部门等公共场所,用于为建筑物房屋供暖和提供热水。2016年全年,俄罗斯新投运供热锅炉房6637座,其中78%为装机不超过3Gcal/h的小型锅炉房,1.5%为装机大于等于100Gcal/h的大型锅炉房。2005~2016年间,全俄热力总装机容量减少了6%。其中供热锅炉房平均装机从9.6Gcal/h降至8.0Gcal/h,降幅16.7%,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俄罗斯国内小装机锅炉房数量增加以及热力供应去中心化的趋势。
2016年,在俄罗斯供热系统热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比74%,是最主要的供热能源,煤炭和燃油的占比分别为21.5%和2.8%,其他燃料约1.6%(见图17)。与2012年相比,2016年燃煤锅炉数量减少了1064个,降幅4.1%;重油锅炉减少了303座,降幅11.6%;燃气锅炉增加了1892个,增幅4.4%。地区的可再生热源主要包括薪材、木屑块等。
资料来源:俄罗斯能源部
图17 俄罗斯供热热源结构
2012~2016年间,俄罗斯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管网总长度及其管径分布变化较小。管线(主要是直径200~400毫米管线)长度增长了2020千米,达到17.15万千米,其中以中央联邦区热力管网最为发达,长度4.42万千米,占全俄热力管线总长度的25.7%。如果按照管线的服役年限统计,2016年,俄罗斯供热系统管线中有28.8%超年限服役,需要更换。俄罗斯当年供热管网的热损失约占全国供热总消费量的8%~9%(见表2)。
表2 俄罗斯热力总消费量及管网热损(单位:million Gcal)
资料来源:俄罗斯能源部
供热计量方面,俄罗斯的供热费用主要根据住房面积加上公摊面积计量。如果个人住宅有专业供暖计量设备,可按量缴费;如果没有,则按当地规定缴纳。住宅房间数量、登记住户人口数量、按全年还是供暖期缴费等也都是影响暖气费用的因素。自2012年起俄罗斯发布联邦法规实行供热计量,既有建筑实行楼栋计量按面积分摊热量,新建建筑实行分户热计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沈阳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利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参加会见。王新伟对张文峰一行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海尔新能源、中核汇能承接国家战略,在河南省落地“天光地热”清洁供暖项目,探索出一条“零碳供暖+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过程中,海尔新能源了解到以河南省武
3月18日0时,随着各换热站阀门陆续关闭,河南分公司郑州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完成了为期128天的供暖任务。作为华能集团首个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该项目在首个供暖季成功服务近2000户居民,相当于累计替代标准煤1932.5吨,减排二氧化碳0.724万吨。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国家电投集团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国核电力院“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山东核电“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云南国际“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柔性直流微网供电技术”、远达环
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为契机,从清洁能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到能源管理的智慧升级,从突破发展瓶颈到惠及“三农”,兰考为农村地区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让我们一同走进兰考,见证这场深刻变革如何点亮中国农村地区的绿色未来。探索农村绿色发展的兰考之“变”系列文章付楼村:零碳乡村的绿色画卷自2018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彰武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彰武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公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公告,加快发展新能源。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统筹电力、国土、气象、地质、生态等数据资源,深化全县光伏、风电资源调查,强化新能源用地等要素保障。在探索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
5月12日,“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在广东深圳举行。活动现场举行了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宣布仪式,发布了2024年粤港澳绿色电力(绿证)消费报告。来自国家能源局、地方政府、电力交易中心、国际组织、粤港澳三地企业及智库等单位的200余
海风轻拂,夏韵初浓。五月的深圳,草木葳蕤,湾区大地浸染层层新绿。置身这片热土,创新驱动的脉搏与低碳发展的呼吸同频共振——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时代画卷,正在南海之滨徐徐展开。5月12日下午,“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顺利举行。这场汇聚来自国家能源局、
5月8日,气候组织正式宣布其所发起的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以下简称“RE100”)全面认可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中国绿证”),这一突破性进展引发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绿证缘何获得RE100全面认可?其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战略价值?又将为企业实践与市场发展带来哪些深层影响?带着上述问题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12日在深圳举行,现场举行了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宣布仪式,并达成绿证绿电交易意向400亿千瓦时。据介绍,近两年来,中国已构建起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代表绿色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两高”项目能耗替代管理办法》意见的通告。文件明确,替代获取的主要途径包括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以下简称绿电)、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两高”项目能耗替代管理办法》意见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在顶层设计上的空白,重构了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法治意义。为贯彻落实宪法法制统一原则,需加快修订电力法,并确保精神与能源法保持一致。加快修订电力法是当务之急能源法是能源革命的顶层制度设计。自20
近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率江西省代表团访问了西门子能源位于德国柏林的总部,与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妮珞(Anne-LauredeChammard)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进行了深入交流。江联重工集团董事长丁杰、西门子能源工业汽轮机和发电机高级副总裁TobiasPanse等参与会见。访问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拼搏五月,正是各重点项目的建设黄金期。集团各单位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任务目标,以强劲势头抓安全、抓进度、抓质量,各工程项目“拔节生长”,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近期,集团保定公司二期项目迎来多个重要节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节点+1!精准管控刷新建设速度近期,项目主厂房屋面顺利断水,标志着
华能山东分公司泰安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第二批辅机柴油发电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5-2-067-01)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山东分公司泰安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第二批辅机柴油发电机设备采购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准东能源集团吉木萨尔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举行复工仪式。2016年3月,大唐吉木萨尔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正式获批;项目于2018年3月20日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正式开始浇筑,因西北五省煤电资源整合战略等原因,自2019年4月停建。2024年12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下
5月9日5时08分,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迎来重大节点——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自1号机组进入整套启动以来,西南热电公司统筹协调调试、施工、监理等各方专业力量,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全面做好现场条件确认和设备状态检查工作。全体参建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在24小时内高效完成锅炉点火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9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1×350MW项目核准,2×660MW可研审查,2×1000MW投入商运。【核准】赵楼电厂二期1×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获核准批复日前,兖矿能源华聚能源赵楼综合利用电厂二期1×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获山东省发改委核准批复,这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9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能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全容量投入商运4月30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正宁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9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能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全容量投入商运4月30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火电项目动态,共47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2个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3个项目并网、7个项目投产/投运。华电、华能各有1个项目获得核准,其中华电淄博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以“超超临界”“原址扩建”“上大压小”“五个减量替代”“热电联产”等方式建设,具备安全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