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8449亿千瓦时,增幅超过8.5%,而同期我国GDP增幅只有6.6%。时隔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再次超过GDP增幅。对此有观点表示:我国用电量将再次进入高增长(用电量增幅高于GDP增幅)时期。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未来10年,我国用电量增速仍将低于GDP增速。
用电量与GDP短期“背离”
不会改变其“晴雨表”作用
2009到2018年10年间的年均用电量增幅低于GDP增幅——10年间用电量年均增幅为6.6%,而GDP年均增幅为7.95%。换言之,用电量在过去10年平均增幅低于GDP增幅1.45个百分点。在过去10年中,有7年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只有3年出现了“反超”。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用电量增幅仅为0.5%,远低于GDP6.9%的增速,同时2018年用电量增幅是8.5%,是近年来首次高于GDP增幅。原因何在?笔者认为,2018年二者之间的“背离”主要原因是2014—2015年连续两年用电量增幅过低,导致基数较低,同时去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用电结构、天气等综合因素也是导致用电增速提升的重要原因。而2015年二者之间的“脱钩”主要是国家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抓质量、创效益等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发力的结果。因为电是特殊商品,不能储存,而煤炭、钢铁、水泥等商品生产多了,可以放在库房里,也就是说,2015年甚至2014年及以前生产的这些商品都可以在2015年出售,而这些产品并不需要消耗当年的电量。事实上,电量与经济发展不匹配不仅在我国多次出现,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我们不能因为二者短暂的“脱钩”就否定其长期存在的“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关系。
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踏上了快车道。但不能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三高一低”(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遍地开花。尤其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以鼓励用电拉动经济增长。当年10月,国务院发文废除了所有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的文件。地方政府不甘落后,也纷纷推出鼓励用电的政策,大批高耗能项目恢复、上马,用电量也应声上涨,致使用电量增幅连续多年高于GDP增幅。比如从2000年至2007年,连续8年全国用电量增幅高于GDP增幅,其中2003年用电量增幅超过了15%,为几十年来最高值,高于当年GDP增幅6个百分点。
但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宏观政策调控出现明显变化。比如,电力工业将“上大”与“压小”捆绑起来,其它行业也是如此。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突出质量和效益,国家财政金融等政策不断发力,各项措施陆续出台,动真的、碰硬的,并进行严格考核。因此,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受到了制约,而高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反映在用电结构上就是,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上升。比如2017年全国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74.7%下降到70.4%,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同期却由10.7%提高到14%。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百分点,因为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因为同样1千瓦时电用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创造的产值相差悬殊。2017年第二产业用电量44413亿千瓦时,创造GDP为334623亿元,单位电能产值7.54元/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8814亿千瓦时,创造GDP为427032亿元,单位电能产值48.4元/千瓦时。也就是说,同样1千瓦时电用在第三产业上创造的产值是第二产业的6.5倍。产业结构的优化、用电结构的变化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比如我国2009年、2014年、2017年用电量分别是36430亿千瓦时、55233亿千瓦时、63027亿千瓦时,创造的GDP分别是335353亿元、636463亿元、827126亿元,单位电能产值分别是9.2元/千瓦时、11.5元/千瓦时和13.1元/千瓦时。即2017年单位电能产值较2009年提高了3.9元/千瓦时,这就是宏观政策调控、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常态”决定了今后10年
年均用电量增幅将进一步下降
展望未来10年(2019—2028年),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只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在此大背景下,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用电结构将更趋合理,用电增幅较上个10年会进一步下降。预计用电量年均增幅低于GDP年均增幅1.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未来10年GDP增幅为6.5%,那么用电量年均增幅在5%左右,但并不排除个别年份二者重现“倒挂”。
第三产业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为农业,所占GDP比重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比重不大,2017年占7.9%。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GDP占比一直超过50%。第三产业是服务业,长期以来GDP占比位居第二。但这一情况在2013年开始改变,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5%,首次突破50%。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更是达到52.2%。
但必须指出的是,一般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GDP比重在70%左右,我国差距依旧很大。所以,我国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任重道远。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进一步促进用电结构的变化、电能效益的提升以及用电量增幅的下降,即同样的1千瓦时电量,将比过去创造出更多的GDP。
比如,2009—2013年GDP年均增长9.04%,而用电量年均增长8.16%,即用电量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支撑GDP增长1.06个百分点。2014—2018年用电量年均增幅为4.88%,GDP年均增幅为6.86%,即用电量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支撑GDP增长1.4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过去的10年间,后5年(2014—2018)较前5年(2009—2013)用电量支撑GDP的能力大幅提升了。笔者认为,今后10年用电量对GDP的支撑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期间用电量增幅将进一步降低。
(王改现 作者系原国电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党组成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日公布,2024年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617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68%。该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为广东省内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约355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中国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中,改革重点之一即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
2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8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1%。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3%。全省原油产量32.49万吨,同比下降9.88%;原油加工量74.00万吨,同比下降0.54%。天然气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4%;天然气消费量3.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原煤产量50.52万吨,同比下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贵州省黔西南州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及发电量数据。1-2月,全州全社会用电量32.28亿千瓦时,增长4.39%(南网用电11.32亿千瓦时,增长15.14%;地网用电20.96亿千瓦时,下降0.62%);工业用电量20.57亿千瓦时,下降1.31%(南网用电2.47亿千瓦时,增长12.28%;地网用
算电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点——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观察在宏观经济长期向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技术能级不断跃迁下,“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得到广泛认同。算力、电力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增长点。3月26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2月电力数据简报。截至2025年2月底,全社会电力装机容量约12710万千瓦,其中火电6303万千瓦、风电930万千瓦、太阳能4578万千瓦。2025年2月,全社会发电约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全社会用电26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浙江省内发电量68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9%。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5.88%,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15%,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05%,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03%,太阳能同比增长61.95%。其中2月全社会发电量32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34%。2025年1-2月浙江省全社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推进入市发电企业下网用电参与市场交易工作的通知,要求入市发电企业10千伏及以上下网用电量应于2025年6月份全部进入市场。通知中提到,相关发电企业按照附件核查,完整、准确填报对应下网用电户号、户名等信息,4月2日前邮件反馈至陕西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披露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愿、行动、绩效等情况。《报告》指出,2024年,江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8487亿千瓦时,比2023年的7833亿千瓦时增长8.35%。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保障省内能源应发尽发,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29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累计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47%。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3.36亿千瓦时、同比增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电力行业持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6%,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仍是主力,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
电力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前两个月电力数据,用电总量、结构、新增报装数量等一系列指标映射出开年以来新疆经济活力恢复、结构优化等向好态势。数据显示,1至2月,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营区的用电量达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今年年初,新疆提出加快打造以“八大
在能源总量有限且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条件下,深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提升效率是我国当前正在解决的大课题。在能耗指标中,电力消费一直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用电结构的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ID:Encoreport作者:享能汇
进入21世纪,新一轮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在近日举办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众多海内外能源领域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能源革命的未来,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嘉宾们认为清洁低碳和电气化成为各国能源革命的方向,并对电网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面对能源发展新形势,未来电网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其中,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蓬勃发展,三产用电量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
2019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较2018年全年的用电量有所回落,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降温的担忧。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25日回应说,虽然2019年上半年用电量增速回落,但仍然是近6年来相对较高的一个增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用电量增长4.1%,2015年增1.0%,2016年增4
事件近日,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通知》(发改运行〔2019〕1105号),针对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们结合《通知》和当前的市场电情况进行点评。点评本次政策与前期政策进行了呼应,但具体措施要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改委审核
“空气源热泵技术成效明显,这几天气温低,生态园依然温暖如春。”10月30日,青海海南供电公司员工回访电能替代项目运行情况时,贵德县林木良种繁育示范中心负责人说。林木良种繁育中心主要从事育苗、育树,以及农作物培育等业务,对环境温度要求高。该中心一直采用燃煤取暖,成本高,温度难以控制。了
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0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其中,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8%。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呈现先回落后回升的态势,1-4月份,上年同期全省经济稳步向好,基数较高,本年累计增速不断回落;5-6月份,上年同期受环保因素影响,基数较低,本年累计增速逐渐回升。分组来
2000-2015年,随着技术进步,工业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用电结构调整,ldquo;一带一路rdquo;典型国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较高范围内波动(总体在1以上),从2000-2007年的3.5回落至2008-2015年的2.3。2000-2015年ldquo;一带一路rdquo;典型国家GDP年均增速为5.6%,用电量增速为15.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2.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5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6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5月用电需求呈现淡季不淡,工业生产旺盛、阶段性高温天气等因素共同推动当月二产、三产、居民用电增速超预期。5月份,二产、三产、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分别上升10.9%、15.3%、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凭借“新型高可靠110千伏移相器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首创满足电力潮流频繁调节需求的高可靠移相器技术,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形成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为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开辟了能源发展新的征途。在过去,电力
DeepSeek通过模型算法优化,在显著降低训练成本与能耗的情形下,实现了与国际顶尖大模型相当的智能水平。对于算力行业的电力需求而言,一方面,DeepSeek的系列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芯片运算,降低当前算力行业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DeekSeek将适配更多的国产GPU芯片,有效缓解“卡脖子”问题并激发社
德国联邦统计局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3%,占总发电量的59.4%,达到历史新高,这一占比明显高于欧盟47.4%的整体水平。数据显示,风能依然是德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占总发电量的31.5%;光伏发电同比大幅增长10.4%,达到59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3.8%;水力发电
3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申报工作的通知。本次申报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加速赋能,人工智能为千行百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和电力可以结合出什
今年是山东实施“外电入鲁”战略20周年。记者日前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获悉,20年间山东已累计接纳省外来电1.22万亿千瓦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2005年以前,山东电网一直未与外省互联,是全国少数独立省网之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控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电力需求响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补偿标准。响应补偿标准单位为元/千瓦·次,起步阶段仅提交单段报价。其中:(一)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最终补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二)实时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并完善与电力市场衔接的需求响应价格机制。根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鼓励和引导新型储能、分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促进节电降碳。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经营主体培育。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电力交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