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发用电量角度来看,2018 年发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和四川等省份,前四者发电主要以火电为主,四川则以水电为主。2018 年用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北等省份,整体上以华东及华南地区为主。从电能输送的方向来看,西南水电大省(四川、云南等)和西北火电大省(内蒙古、新疆等)均为电力净流出省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用电需求较高,保持电力净流入。
为了解决能源生产与消费呈现逆向分布的问题,我国能源规划制定了输煤及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模式。输电战略主要是西电东送,根据煤炭资源及水力发电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等地规划了一批坑口煤电基地;在四川、云南、湖北等水电资源富集的省份规划了一批以外送电为主的大型水电站。同时针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全国电力负荷中心,国家合理规划特高压交直流通道,形成了北、中、南三条西电东送通道,在保障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的同时也极大了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输煤战略主要包括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即围绕煤炭产量占全国近七成的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通过铁路、水路等方式将煤炭疏运到缺乏煤炭资源的省份。总的来说,西煤东运通道相对较为畅通,内蒙古及山西的煤炭经由大秦线、朔黄线、蒙冀线、瓦日线等铁路通道由西向东送达北方各港口,再经由海运送达华东及华南地区或由海进江向内陆输运。北煤南运通道相对较少,主要通过太焦—焦柳线、京广线等铁路通道向华中地区运煤,但相关线路并非煤炭专用运输线路,运力难以保障。待2019 年10 月蒙华铁路投产后,北煤南运的输送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能源外送:输煤还是输电?
从国家铁路的运输数据来看,煤炭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近年来保持稳定,维持在50%左右。从跨区送电量占用电量比来看,其近年来占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自2016 年后跨区域送电量绝对值维持15%以上的增速,我们认为跨区送电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煤炭运输方式来看,省内煤炭运输由于运距较短,普遍以公路为主;省际间煤炭运输则以铁路和水路(含铁水中转、海进江等)为主。整体而言,铁路得益于其运力大、单位成本低且较为环保等优势,目前仍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铁路运煤最大的缺点在于其运输方式较为固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难以解决,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综合而言,输煤和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两种能源调配手段。早期受限于输电技术,我国采用远煤、近输电的能源送策略,即距离800公里以内倾向于输电,1000公里以上倾向于输煤。从煤质来看,高热值 从煤质来看,高热值的优质煤炭通常倾向于外送,而低热值煤倾向于就地发电消纳。但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的展叠加炭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输电通道经济性优势逐步体现。根据2015年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李立浧士等人在《输煤输电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及其重要战略意义》一文中的研究结论,如以5500大卡煤炭作为输送源,当送端煤价差在100元/吨时,输送距离在1800 公里以内则特高压直流输电较有经济性优势。
我们依据部分特高压线路披露的数据,结合最新核定的特高压输电价格(随着电改推进,特高压输价格有明显下降) 及线损率进行测算,发现其度电输成本在6.68分到12.67分之间,折算5500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0.128元到 0.265元之间。虽然复奉直流、锦苏宾金等均为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无法简单直接的对比煤炭输送成本,但其相对较低的能源输送成本也佐证了特高压线路是解决西部地区清洁消纳问题的不二选择。哈密-河南(天中直流)和宁东-浙江(灵邵直流)均是西北火电加清洁能源打包外送的特高压线路,输送距离相对较远。据我们测算显示天中直流折算5500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 大卡吨煤每公里能源输送成本为0.134元,低于国铁货物综合运价率0.155元/吨公里。如进一步考虑铁路的煤炭装车费、换装费、点装费等用,当前特高压线路已经具有一定的济性优势。
此外,特高压线路输送火电也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尽管特高压输电会增加送出端污染物排放,但如果综合考虑受端地区人口较密集,其污染物排放减少可以带来更大的环境价值,叠加可以减少煤炭疏运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特高压输电的环保优势较为明显。根据江智军等人在《输煤与输电环境效益比较分析》一文中的研究结论,采用完全输电的能源传输模式有望比完全输煤减少 0.26 元/千瓦时的环境污染物排放价值。
除此之外,特高压线路也有助于西北送出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整体而言,我国能源输送以输煤为主、输电为辅的大格局仍将长期维持,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使得输电逐步成为未来新增能源输送通道的优先选择。综合考虑经济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消纳和能源安全等因素,我们认为未来应优化能源输送方式、适当提升输电占比,相关规划中的特高压工程有望尽快落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3月23日,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贯通。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称“宁电入湘”工程)于2023年6月11日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预计预计2025年6月送电。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
截至3月24日0时,±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年累计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达到1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14%。扎青直流是东北地区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换流站,止于山东潍坊市青州换流站,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自2017年12月投运以来,扎青直流累计
3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最后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
麦积区是甘肃天水市的“东大门”,山脉纵横,峰峦绵延。小陇山林场多个区段排布其中,广袤的原始森林包裹着山峦。初春的山里,天气微寒。3月21日6时30分,在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2标段一基铁塔下的牵引场,现场工作负责人任宝玉向18名施工人员讲解当天现场作业的
3月19日,宁夏750千伏北地变电站新建330千伏乾地Ⅰ线投运,可提升宁夏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优化宁东区域能源结构。近年来,宁夏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位于灵武市的宝乾变电站为依托当地200万千瓦光伏复合电站项目的新建变电站,通过乾地Ⅰ线接
3月24日,长沙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核准获批。一、核准依据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第八条、《湖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湘政发〔2017〕2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完成首批国产化±1100千伏直流穿墙套管挂网运行情况评估,结果显示设备状态良好,运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本次评估工作的顺利完成,为稳步推进特高压直流关键设备国产化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批套管由公司牵头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
截至3月23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直流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000亿度,达6052.7亿度。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787.5亿度。据悉,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全面开展电力外送,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实现连续7年增长,仅2024年一年外送电量就达1706亿度。自2017年9月以来,内蒙古依靠锡盟至泰州、扎鲁特至青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贯通。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称“宁电入湘”工程)于2023年6月11日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预计预计2025年6月送电。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
截至3月24日0时,±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年累计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达到1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14%。扎青直流是东北地区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换流站,止于山东潍坊市青州换流站,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自2017年12月投运以来,扎青直流累计
3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最后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
麦积区是甘肃天水市的“东大门”,山脉纵横,峰峦绵延。小陇山林场多个区段排布其中,广袤的原始森林包裹着山峦。初春的山里,天气微寒。3月21日6时30分,在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2标段一基铁塔下的牵引场,现场工作负责人任宝玉向18名施工人员讲解当天现场作业的
3月19日,宁夏750千伏北地变电站新建330千伏乾地Ⅰ线投运,可提升宁夏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优化宁东区域能源结构。近年来,宁夏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位于灵武市的宝乾变电站为依托当地200万千瓦光伏复合电站项目的新建变电站,通过乾地Ⅰ线接
截至3月23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直流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000亿度,达6052.7亿度。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787.5亿度。据悉,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全面开展电力外送,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实现连续7年增长,仅2024年一年外送电量就达1706亿度。自2017年9月以来,内蒙古依靠锡盟至泰州、扎鲁特至青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3月24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经过18个月的艰苦奋战,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贯通。据悉,该工程全线投产后,年送电量预计达400亿千瓦时。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
3月17日,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持续在零下徘徊,雾霾与小雪交织弥漫,给户外作业带来极大挑战。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监理初检验收工作在这片恶劣天地间紧张推进着。国网福建建设(咨询)公司工程监理部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与专业担当,积极响应工程需求,迅速组建专业无人机飞手团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截至2月19日零时,今年新疆电网已完成“疆电外送”电量10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累计外送电量达2711.4亿千瓦时。外送电量不断输送送至北京、湖北等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今年“疆电外送”电量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目前,±1100千伏准东—皖南
作为跨区电能输送中典型的受电端城市,外来电力是上海城市用电的重要来源。黄浦江两岸间,每三盏灯中就有一盏的电能来自特高压练塘变电站。练塘站满负荷输送可以满足上海超过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练塘站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高压练塘站党支部把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示范带头作
近日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系统,能将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的的电量输送回电网,为大型建筑物提供电能,同时仍然有足够的电量完成车辆的日常行驶。该研究还表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延长车载锂离子电池的整体寿命。这项新的研究为车载电网(V2G)技术铺平道路,巧妙地使用停放的电动汽
7月26日,浙江杭州萧山区的不少市民已用上了防晒霜、墨镜、遮阳帽组成的抗伏三件套。自入伏以来,杭州的气温一直保持低调,昨天一下冲上了35摄氏度,高温天来了。市民王先生说道。据浙江省气象台预计,随着副热带高压不断在该省延伸,下周杭州的最高气温最高将升至38摄氏度。高温天气能否可靠用电,成
6月3日,针对500千伏江城直流满负荷运行,广东惠州500千伏鹅城换流站组织运维人员,开展迎峰度夏期间首次全站设备红外测温工作。500千伏江城直流(江陵至鹅城)于6月1日8时15分,双极功率升至300万千瓦,实现该跨区电网线路今年首次满负荷运行,较2014年提前45天满负荷运行。截至5月31日24时,2015年国家
4月22日,由湖南电力检修公司承担的湖南岳阳昆山500千伏变电站第四期工程电气安装正式启动,工程竣工后将为湖南省提供可靠供电再添保障。该项工程由湖南电力检修公司承建,是即将投产的长沙500千伏星沙变电站新建工程的配套工程,通过扩建500千伏昆山变电站间隔,将湖南大型火电厂岳阳华能电厂的电能输
近日,湖南岳阳500千伏昆山变电站扩建工程正加紧扩建,工程竣工后将有效提升湖南主电网今夏供电可靠性。该工程由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承建,是即将投产的长沙500千伏星沙变电站新建工程的配套工程,通过扩建500千伏昆山变电站间隔,将湖南大型火电厂岳阳华能电厂的电能输送至长沙星沙经济开发区,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项目投产后,将并入湖南500千伏超高压电网运行,以长距离低损耗输送优质电能,满足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改善用电高峰期的供电紧张状况。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电力供需平衡预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做好2014年电力运行调节工作总结,做好2015年电力供需平衡预测,以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确保顺利迎峰度夏、度冬,促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通知》提出,今年以来,电力供需形势总体较为宽松,与此同时,特殊时段、局部地区供需仍然偏紧。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应在总结经营区域内2014年电力运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跨区跨省电能输送情况,并就2015年用电需求预测及有关建议做出分析报告。《通知》要求,各地经济
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经贸委、经委),吉林省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今年以来,电力供需形势总体较为宽松,因用电增速迅速回落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凸显,与此同时,特殊时段、局部地区供需仍然偏紧。为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确保顺利迎峰度夏、度冬,促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现就做好2014年电力运行
4月10日上午8时至12时,国网湖北检修公司鄂西北运维分部对1000千伏特高压南荆Ⅰ线开展4个小时的北送500万千瓦大负荷试验,最终顺利通过运行试验。图为工作人员在1000kV南荆Ⅰ线铁路地段进行温度测量。尚华珍 摄为保证此次试验的顺利进行,鄂西北运维分部安排人员对沿线进行巡查,在特别重要线路1000kV南荆Ⅰ线#209-#214区段内设置特高压南荆一线大负荷保电指挥部,由检修公司鄂西北运维分部负责巡查;在重点线路有工作人员对关键部位进行红外测温,对跨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的地段进行线路弧垂和安全距离测量;如发现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危机缺陷和重大隐患,要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